在我們門診,經常會有這樣的對話:
大夫,我貧血了,怎麼辦?
多吃點蛋白質食物,比如豬肉、牛羊肉、雞鴨、魚蝦。
哎,懷孕了就不愛吃肉了。
大夫,我血糖高,怎麼吃飯,您給指導一下吧~
每餐都有蛋白質類食物,比如豬肉、牛羊肉、雞鴨、魚蝦。
不知道怎麼回事,懷孕了肉就吃不進去了......
大夫,B超說我孩子有點小,怎麼增加點營養啊!
多吃點蛋白質食物,比如豬肉、牛羊肉、雞鴨、魚蝦。
我確實吃肉不多了,以前還挺愛吃的。
大夫,B超說我孩子有點大,醫生讓控制體重、控制飲食,我怎麼控制啊!
多吃點蛋白質食物,比如豬肉、牛羊肉、雞鴨、魚蝦;不吃甜食,少吃水果,適量的主食。
我主食不多,甜食和水果確實多了;這些肉一周也就吃2-3次。
懷孕後就不愛吃肉這在孕期很常見。不管是因為妊娠反應,還是其他原因,丁醫生強烈建議各位孕媽在孕期一定要儘可能多吃以上所說的蛋白質食物。因為,蛋白質的充足攝入對非孕期的都非常重要(詳見:蛋白質有多重要?看完我立馬喝了一杯牛奶),何況是孕期呢?如果蛋白質類食物攝入不足,飲食結構必然就不均衡,可能就會導致開篇說的種種情況:貧血、糖尿病、體重增加過多、胎兒過大或者偏小。
非孕期成年女性每天蛋白質推薦量為55g,而懷孕之後,隨著胎兒生長需要,蛋白質攝入應該逐漸增加。
可以看出,在孕中期之後,蛋白質的推薦量顯著增加,而這正是為了滿足孕中期之後胎兒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
什麼食物富含蛋白質?經常關注我的人一定會知道,那就是「肉蛋奶豆」這些食物啦(注意這裡的肉是指所有動物的肉,包括雞鴨、魚蝦)。這些食物是我們獲得蛋白質的主要途徑。
比如:
100ml牛奶通常含有3g蛋白質
100ml酸奶含有2-3g蛋白質;
1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含有9g的蛋白質;
1兩豬牛羊的瘦肉、魚蝦也含有9g蛋白質;
1兩豆腐含有3g左右蛋白質;
1兩黃豆含有17g蛋白質;
這些食物在孕中期之後推薦要適當增加,以滿足蛋白質攝入。孕中期應該在孕前平衡膳食的基礎上,增加200g奶,再增加魚、禽、蛋、廋肉共計1兩;孕晚期應該在孕中期的基礎上,繼續增加魚、禽、蛋、廋肉共計1兩半。
特別提醒:如果孕期體重增加過多,也不應該放棄吃這些食物,這些食物不是導致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
可以儘量選擇魚蝦類,而少吃畜禽類,食用畜禽類肉時,應該儘量剔除皮和肉眼可見的肥肉,畜肉儘量選擇牛肉。
懷孕後,我們會補充葉酸,補DHA,補鈣片,補各種維生素,但很多時候包括醫生在內都會忽略了蛋白質這個宏量營養素,殊不知蛋白質在孕期是有多重要。蛋白質類食物的充足攝入,在滿足蛋白質需要的同時,其實也提供了鈣、鐵、鋅、DHA、維生素A、維生素B等等微量營養素。
所以,各位孕媽,今天你吃肉了嗎?今天的一日三餐都有蛋白質類食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