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嘎山氣候以及氣象條件

2020-12-25 搜狐戶外

  位於四川省西部高原的貢嘎山系大雪山的主峰,海拔7556米,呈南北走向。貢嘎山位於亞熱帶緯度(北緯30度以南)。

  貢嘎山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決定了自然帶和氣候帶在這裡都呈垂直分布。

  垂直氣候帶垂直自然帶海拔(米)

  河谷亞熱帶河谷亞熱帶1000-1600

  山區亞熱帶山區亞熱帶帶緣闊葉林帶1600-2400

  山區暖溫帶山區暖溫帶針闊葉林帶2400—2800

  山區寒冷帶山區寒溫帶:針葉林帶硬葉帶闊葉林帶2800—3600(東坡)3000—4000(西坡)

  亞高山寒帶亞高山寒帶灌叢草甸帶3600—4200(東坡)4000—4400(西坡)

  高山寒帶高山寒帶草甸帶4200—4600(東坡)4400—4700(西坡)

  高山寒凍帶高山墊狀植被寒濱帶4600—4900(東坡)4700—5100(西坡)

  雪線高山冰雪帶900以上(東坡)5100以上(西坡)

  東西坡的氣候差異較大,東坡主要受東南季風影響,潮溼多雨,冬暖夏溼,雲霧多,日照少,屬於海洋性氣候;西坡主要受西南季風影響,也受高原季風的影響。海洋性氣候不明顯,具有氣溫低及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小、日照強烈、降水較多等特點,屬於亞熱帶高原氣候。

  貢嘎山西坡海拔3700米處的貢嘎寺的年平均溫度為攝氏2.2度。最暖月的月平均氣溫為攝氏9.5度,最冷月的用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6.4度。

  貢嘎山東坡海拔36O0米處(海螺溝)年降水量為125O毫米,西坡海拔37O0米處的年降水量為1151毫米。

  貢嘎山的雨季,在6用中旬—9月下旬,降水集中在六、七.九三個月(各月降水量均在21O毫米以上),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70%,冬季(11月—2月)只有6%貢嘎山十月份是降水量最少的。據分析,貢嘎山的極大降水量地區有兩個,海拔北3500—4000米為第一個,海拔5000米左右為第二個,此處達2000毫米以上。

  貢嘎山區地面盛行的是山谷風,即白天吹谷風,晚上吹山風,冬季山風強,夏季谷風強。山谷風的轉換時間較有規律:夏季山風轉谷風約在8:25左右,谷風轉山風在23:00以後。冬季山風轉谷風約在11:00左右,谷風轉山風約在17:O0左右,在冰川以上及其附近盛行冰川風,夜間風速較小,年後風速較大。在林線(海拔4000米)以下,地面風速較小,午後風速較大。

  登山期間,應注意雪崩,頭一天降雪,氣溫升高,消融度加強,風大、新舊雪的摩擦力減小,都容易發生雪崩。貢嘎山的地形切割十分強烈,山坡大多在3O度以上。陡崖絕壁很多,雪崩發生的時間大都在早上7:0O,中午13:00左右,斜坡間的平均坡度為45度,是雪崩的主要發源地。

  貢嘎山登山在選擇登頂的時間上應早一些,中國隊大約在早上5:00,瑞士隊在早上3:00四左右,頂峰附近吹西北風,是登頂的好時機。

  相關鍵接:

  貢嘎山位幹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貢嘎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有45座海拔超過600O米的雪山,如海子山.米山、岱山.筆架山等景區面積共4O00餘平方公裡。貢嘎山名列世界第十五高山,是四川第一高峰,被稱之為「蜀山之王」。

  保護區東鄰大渡河,西傍雅礱江,擁有特殊的地質地貌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以及獨特的自然.人文風光是一處適合四季旅遊探險和攝影的好地方。

  貢嘎山周邊有很多美麗的景致,從夏到秋都是誘惑人出行的七彩世界與多情的歌聲。貢嘎山麓的世界低海拔冰川海螺溝,冬天的海螺溝晶瑩剔透,正在發育的冰川相伴著熱氣騰騰的溫泉和終年蒼翠的森林。還有滬定橋、燕子溝和南門關溝,再往西可以到達因為一首情歌而名滿天下的康定,那裡有木格措.塔公寺、塔公草原,這些都是冬遊的好地方。

  旅遊資訊:

  交通指南:成都新南門車站有車發往康定.滬定和海螺溝的班車。

  自駕車者可經雅安、滬定到達康定,全程328公裡,但目前二郎山、滬定至康定正在修路,不但路極不好走且堵車是常事,少則三五個小時,多則一二十個小時,故提議走第二條線路:經臥龍自然保護區、小金(四姑娘山).丹巴到達康定,全程5O4公裡。

  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張馳)

相關焦點

  • 成都山地所推出貢嘎山森林演替模型新版本
    貢嘎山森林演替模型GFSM_V3.0是在該小組2004年所研製模型的基礎上的一種改進版本。最新的模型在保持原系統主要模塊功能的基礎上作了許多改進,並且增加了垂直帶譜模擬和氣候變化模擬等功能模塊。模型還重新選擇了適應西南山區生長的主要樹種類型,能夠模擬的樹種達到36種,基本上代表了西南地區主要的建群樹種,並對各樹種的生態學參數進行了分析優選,以反映中國南方山區林地物種和演替的基本特性。
  • 世界氣象日:關注「氣候與水」 合理開發雲端水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氣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水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兩者關係極為密切,相互影響。保護水資源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廣義上,與氣候相關的水不僅僅指降水,還包括以固態和氣態等形式存在於空中的水汽、雲以及以固態和液態存在於陸地和海洋中的水。
  • 甜菜含糖與氣象條件
    由於甜菜是喜冷涼氣候的作物,如栽培於高溫多溼的地帶,則僅地上的莖葉繁茂,而地下的根中糖份積累不多;栽培於溫度過低的地帶,則生育和產量都不好。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緯度正適甜菜的生長,所以無論是種植面積還是總產都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  甜菜含糖率與全生育期氣候條件甜菜是喜涼又較耐旱的長日照作物,適應性廣,抗逆性強。
  • 氣象條件對霧霾形成影響多大?謎團揭曉!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徐祥德,中國氣科院大氣成分研究所所長王亞強,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柳豔菊等專家,最近接受了藍藍天工作室專訪。徐祥德、王亞強、柳豔菊等專家組成氣象攻關團隊,對導致大氣重汙染的氣象條件等問題,開展了深入研究。「高強度排放是導致大氣汙染的內因、主因,氣象、氣候條件是關鍵的影響外因。」在代表這一氣象攻關團隊接受藍藍天工作室專訪時,徐祥德說。
  • 世界氣象組織與世衛組織發布《健康與氣候圖集》—新聞—科學網
    為了更好地提供氣象預報,使其服務於人類健康,世界氣象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10月29日在日內瓦聯合發布了《健康與氣候圖集》。《圖集》通過詳細的數據分析,闡述了目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在氣候與健康領域可能出現的一些最急迫挑戰。 每年,旱災、水災和熱帶風暴等災害性天氣,都會影響到全球數以百萬計人的健康。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全球季節性氣候信息
    日前,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全球季節性氣候最新信息》和《厄爾尼諾最新情況》稱,今年12月到明年2月,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為75%至80%,預計不會發生強厄爾尼諾事件。這種演變如何影響我國氣候?對我國的汙染潛勢是否有影響?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一張面積約2500平方米的世界最大明信片日前在瑞士少女峰下正式亮相,旨在喚起人們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注。
  • 【科普閱讀】空氣汙染氣象條件如何預報?
    針對從11月底開始的華東地區長時間霧霾,中央氣象臺除了進行例行會商外,還密切與地方氣象臺溝通,做好霧、霾及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預報。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預報是如何製作出來的?與常規預報相比,難度在哪裡?  採集:氣象要素及大氣成分  今年年初,我國大部分地區遭遇霧霾侵襲,尤其是多日「霧鎖京畿」,較之此番華東地區的霧霾天亦不遑多讓。
  • 英哈德萊中心氣候專家稱讚中國氣象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史一卓報導 日前,記者採訪了前來北京參加第八屆亞洲區域氣候監測預測和評估論壇的英國氣象局哈德萊中心的克裡斯·戈登博士。戈登博士認為,目前大多數人已經接受了氣候變化的事實,那就意味著人們要從一定程度上來適應氣候變化。
  • 2015年環境影響評價師知識點:氣候及汙染氣象特徵
    氣候及汙染氣象特徵:  1.氣候特徵  地面氣象歷史資料來源於位於長治縣城東北約2km的長治縣氣象站觀測資料,氣象站地理坐標113°04'E.36°03^,海拔高度991.8m.  2.邊界層汙染氣象特徵  根據2005年3月在廠址擬建地的汙染氣象觀測結果,50m最多風向為N風,100m最多風向為S風,200m最多風向為SSW風,300m最多風向為S、SSW.NNW,400m最多風向為WSW風。500m以上各規定層高度的最多風向漸趨一致,大多為NW風或NNW風,風向以偏西北風為主。
  • 【氣象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在十幾種氣候類型中,溫帶海洋性氣候又是最特殊的一個,今天吉奧格拉菲就來幫助大家全面認識溫帶海洋性氣候。       我們一般認為,一個地區的最冷月平均氣溫高於15℃,則該地區的氣候屬於熱帶氣候;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15℃之間,該地區氣候屬於亞熱帶氣候;最冷月平均氣溫低於0℃,該地區氣候屬於溫帶氣候。
  • 2020年「3·23世界氣象日」主題為——「氣候與水」
    「世界氣象日」又稱「國際氣象日」,2020年「3·23世界氣象日」主題為——「氣候與水」。水是生命之源,而氣候與水的關係同樣密不可分,兩者都是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減少災害風險等全球目標的核心。關於主題六個部分:珍惜每一滴水、冷凍水、乾旱、洪水、氣候變化與水、充分利用每滴水。細數點滴,珍惜點滴!
  • 美國國家氣候資料中心的氣象服務對象
    隸屬於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的美國國家氣候資料中心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用戶,成立了氣象服務組織,成員大多是氣象學位獲得者,負責用各種方式回答各種各樣的氣象問題。要求提供信息的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律師,因為許多法律訴訟案件中需要天氣數據作為旁證材料。
  • 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為「氣候與水」,省氣象局專家解讀如何「向雲端...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於丹丹)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為「氣候與水」。江蘇省氣象局副局長嚴明良等23日上午在江蘇省政府網站進行科普宣傳。2019年,江蘇除了嚴重的氣象乾旱,未來江蘇的降水會減少嗎?現代科技如何幫助我們「向雲端要水」?氣象專家進行了解讀。
  • 2013年我國天氣氣候特徵及主要氣象災害
    中國氣象報記者葉海英報導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2013年12月3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2013年,我國天氣氣候特徵是: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略偏多,時空分布不均;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
  • 貢嘎雪山下的磨西鎮榮獲2020年四川生態氣候標誌品牌
    海螺溝參加川渝生態氣候資源品牌發展大會12月8日,四川省氣象局和重慶市氣象局在成都共同發起 「遊在川渝 共樂共享魅力鄉鎮」活動,奏響巴山蜀水氣候旅遊的「鄉村交響樂」。2020年川渝生態氣候資源品牌發展大會從「生態、宜居、綠色、發展」四個詞指引了未來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氣象樣板」的方向!!!
  • 氣象條件不良是作業場所存在的一類物理性職業病危害因素。下列職
    氣象條件不良是作業場所存在的一類物理性職業病危害因素。
  • 科學:認識氣候的力量(圖)
    近年來,氣候變化越來越讓人困惑了。美國的颱風、歐洲的酷熱以及今年夏天我國四川、重慶等地區嚴重的高溫乾旱……氣候變化為何如此異常?人類應該如何認識氣候變化?知人間冷暖,曉日月風情――這是人類對氣象科學最迫切的期盼。
  • 做好氣象防災減災服務 全省各地氣象部門齊動員
    2月28日,市氣象局發出《關於切實做好近期抗旱氣象服務的緊急通知》,提出以下措施加強抗旱氣象服務工作:一是高度關注乾旱的發生、發展,加強氣候趨勢的滾動分析預測,加強旱情、雨情、墒情的監測分析,加強災情調查和影響評估,做好應急氣象服務和相關專題服務。二是加強天氣監測和會商討論,認真做好轉折性天氣的預報服務,以及人工增雨作業條件的監測分析和預報工作,進一步做好森林防(滅)火氣象服務。
  • 2020年12月及2021年1-3月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趨勢預測
    近期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與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開展了2020年12月及2021年1-3月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趨勢預測會商。主要預測結論如下:一、12月氣候趨勢預測預計2020年12月,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經向度較大,冷空氣活動頻繁且強度偏強。大氣環流階段性變化特徵明顯,上半月冷空氣活躍,下半月冷空氣活動減弱。
  • 全國政協委員朱定真:氣象科技與精準扶貧「零距離」
    氣候區劃、氣象風險評估、旅遊資源的附加值挖掘……在朱定真看來,貧困地區往往是氣候條件惡劣,或自然災害多發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點和難點,氣象科技在其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他表示,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各地應開闊視野,深挖氣象科技的趨利避害功能,多角度拓展脫貧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