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版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剛出來沒幾年時間,新高考改革方出臺,為了適應新高考方案的實施。國家教育部對2017年版進行了修訂,推出了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
摘選部分內容學習,結合教學實踐活動,分享學習!
課程基本理念:
1.學生發展為本,立德樹人,提升素養
高中數學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
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提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高中數學課程面向
全體學生,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
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感悟:終究是立德樹人,很多時候自己也無法解釋學習數學為了什麼?今天有答案了!人人需要獲得良好數學教育,良好這個詞語用得好,體現數學學科的層次性。不同人得到不同發展,雖然文理不分科是未來趨勢,但是選擇性課程對不同學生發展提供了不同平臺。
2.優化課程結構,突出主線,精選內容
高中數學課程體現社會發展的需求、數學學科的特徵和學生的
認知規律,發展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優化課程結構,為學生發
展提供共同基礎和多樣化選擇;突出數學主線,凸顯數學的內在邏
輯和思想方法;精選課程內容,處理好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與知識技
能之間的關係,強調數學與生活以及其他學科的聯繫,提升學生應
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注重數學文化的滲透。
感悟:很多時候遇到比較抽象的問題,給解釋了後有學生還是表示茫然的時候,有學生答道「沒有為什麼,數學就是這麼奇妙」。數學問題涉及方方面面,思想方法也是五花八門,很多時候真的就是這麼奇妙!
3.把握數學本質,啟發思考,改進教學
高中數學教學以發展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創設合適
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把握數學內容的本質。提倡
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多種學習方式,激發學習數學的
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發展。
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不斷引
導學生感悟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
感悟:優秀教師很多,名師卻很少。我們身邊不乏優秀教師,缺少的就是善於總結提煉教學之道,形成自己獨特風格,形成文字理論的老師。我們的教學還是停滯不前,以前一塊黑板一顆粉筆,現在有了白板,多媒體。但是我們的教學方法還是傳統了講授,用墨水筆代替了粉筆,用投影代替了板書。到底多媒體給我們帶去了哪些實用性的東西,微課玩嗎?幾何畫板演示會嗎?想想脫節的太遠太遠。
4.重視過程評價,聚焦素養,提高質量
高中數學學習評價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更關注數學學科
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制定科學合理的學業質量要求,促進學生
在不同學習階段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水平的達成。評價既要關注學生
學習的結果,更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開發合理的評價工具,將
知識技能的掌握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有機結合,建立目標多
元、方式多樣、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通過評價,提高學生學習興
趣,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提高質量。
感悟:過程評價?這東西不好說,更不好操作。關鍵是得不到實質性的認可,高考錄取能考察到嗎?一本線,二本線,都是線。這讓平時學習表現較好,但是結果不理想的學生如何才能得到認可呢?哎,必然這是一個依舊漫長的過程。也是作為一個教師應該去追求的東西呀!
很多時候,教著教著就沒有了方向,還是應該回歸標準,學習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