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以五大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為例,來比較一下,在目前情況下,是把錢"存銀行"獲取"利息"合適?還是買入相應銀行的"股票"獲取"股息分紅"划算?
我們先來看看五大行最新的存款利率:
各大行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其實都差不多:活期利率0.3%;定期三個月利率1.35%(最高的是交行1.5%);定期半年利率1.55%(交行最高1.75%);定期一年利率1.5%(交行2%);定期兩年利率2.25%(交行2.4%);定期三年或五年利率2.75%;
舉個例子:2015年你有10萬塊錢存銀行,我們都知道銀行都是單利計息(上期利息不計入本金來計算下期利息):利息和=本金x利率x年數。,五年後(現在)是多少錢呢?10(萬)*(1+3%*5)=11.5萬,除去本金共得利息1.5萬。
我們再來看看五大行的股息率:
五大行,最近五年的股息率基本都在3%-5%之間,要遠遠強於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
大家是不是感覺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和股息率(5%)其實差不了多少?
答案肯定不是的,差價還是很大的。因為,買銀行股不僅股息多,而且還能享受複利(股息再買入股票)
來給大家算一算:(拿股息率相對低的交通銀行為例)
假如還是10萬元錢:
五年前(2015年6月3號:除權除息日)買入交通銀行(當日收盤價8.13)12300股(100000/8.13)股;
到2016年7月13號(除權除息日)你會拿到3321(2.7*12300/10)
元股息,如果以當天收盤價(8.59)再買入386股(3321/8.59)。此時你一共有12686(12300+386)股交通銀行股票;
到2017年7月7號,你又可以獲得3438元利息(2.71*12686/10),利息再以當天收盤價(9.26)買入371(3438/9.26)股股票,此時一共有13057股股票(12686+371);
到2018年7月16號,你又可以獲得3721元利息(2.85*13057/10),利息再以當天收盤價(9.08)買入409(3721/9.08)股股票,此時一共有13466股股票(13057+409);
到2019年7月9號,你又可以獲得4039元利息(3*13466/10),利息再以當天收盤價(6.9)買入585(4039/6.9)股股票,此時一共有14051股股票(13466+585);
到2020年7月14號,你又可以獲得4426元利息(3.15*14051/10),利息,以當天收盤價(9.3)賣出所有股票(14051股)收回投資,總共可以獲得14051*9.3+4426=135100元。除去本金獲利3.5萬,是存銀行獲利1.5萬的2.3倍。
大家是不是還有對股價的疑慮?
大家可以看看五大行近五年的利潤:
看看五大行,每年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的利潤,這麼掙錢的企業能不漲?可能一時不漲,按年計算總會漲的,銀行股吃虧就吃在盤子大,所以大家不喜歡,股價漲的慢。但最終股價也是會隨著價值的增加而增加的。
目前,我大A股近4000家上市企業,37家銀行股,每年上市企業總利潤的一半以上都是由銀行股等金融企業貢獻的!長期看,如果說未來銀行股不掙錢,那其他企業也掙不到啥錢!
大家知道該如何選擇了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