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向來都是中國人積攢資金的主要方式,畢竟把錢存在銀行沒有什麼風險,每年還會有利息。只不過,現代人把錢存進銀行大都只是為了讓銀行保管,並不指望銀行能多給多少利息。因為銀行存款和現在的基金、股票、理財產品比起來。幾乎是談不上有多大收益的。
例如,此前就有新聞報導,有兩位老人在銀行存了15000元,一年後取出來的時候發現利息只有40元,兩位老人嫌太少了還和銀行員工發生了爭執,覺得是銀行的利率太低了。
15000的存款一年下來只有40塊錢的利息,其實這還真不是銀行利率的問題。15000元的存款年息40元,算下來存款利率約為0.3%。
雖然現階段的活期存款的基準利率為0.35%,但也有不少銀行為了鼓勵儲戶存定期,專門把活期存款利率調低了,降到了0.3%的比比皆是。所以說,這樣的存款利率雖然不高,但是在銀行是普遍存在的,甚至還有一些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會長期保持這個水平。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把錢存進銀行就真的不划算。其實在很多時候,儲戶覺得自己的錢存在銀行利息太少不單單是因為銀行的利率低,更多的是因為自己存錢的方式有問題。往往相同金額的存款,存錢方式不同,所獲得的的利息能相差十幾倍。
那麼在去銀行存錢的時候,怎麼存才是最划算的呢?
首先,要儘可能地選擇定期存款。眾所周知,定期存款的利息是比活期存款多的,而且存的時間越長,金額越大,利率就越高。所以儲戶在存錢的時候最好先做好規劃,看看接下來幾年時間裡哪些錢是必須要支出的,然後就把這些必要的支出拿出來存活期,其餘的錢存定期。
其次,在存錢的時候,儲戶一定要學會選擇,因為不同的銀行有不同的存款利率,包括在不同的時候去銀行存錢,利率也是不一樣的。例如,有的地方小銀行有攬儲的目標, 往往會把存款利率設置得比較高,這類銀行就是值得選擇的。
還有就是挑存錢的時間段這個方面,一般每年的年前年後取錢的人多,存錢的人少,銀行為了吸引儲戶存錢會調高利率。還有就是每年的九月份,那是銀行發布當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表的時間,一般在這種時候銀行為了衝業績也會調高存款利率,在這種時候去存錢儲戶會享受更高的存款待遇。
最後,在定期存款到期之後,儲戶最好能選擇人工轉存,因為無論是幾年期的存款,如果到期不轉存,也沒有選擇自動轉存的話,銀行就不會繼續按照定期的方式儲蓄,到時候按照活期存款計息,利息就會少出一大截了。
所以說,以後去銀行存錢,最好能提前做好規劃,選擇利率較高的銀行,同樣也要選擇最佳的存款時間,只要把存款的時間「卡」好,你的存款利息很容易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