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這麼好看還關注了我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一下白血病都是分哪些類型,想了解自己到底是屬於哪種類型的,可以通過本文了解,本次科普目的是讓大家都可以對號入座到每一個白血病類型當中去,知道治療,知道預後,知道日常注意事項。
白血病分哪些類型?
按細胞分化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可分為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和慢性白血病(chronicleukemia,CL)兩類。其中,AL的細胞分化停滯在早期階段,多為原始細胞和早期幼稚細胞,病情發展迅速,自然病程僅幾個月。CL的細胞的分化停滯在較晚的階段,多為較成熟細胞和成熟細胞,病情相對緩慢,自然病程為數年。
按照主要受累的細胞系列可分為淋巴細胞白血病和非淋巴細胞(髓細胞)白血病。
可將AL(急性白血病)分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
可將CL(慢性白血病)可分為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及少見類型的白血病如毛細胞白血病、幼淋巴細胞白血病等。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在骨髓和淋巴組織中,以不成熟淋巴細胞的異常增殖和聚集為特點。多見於兒童。
急性髓系白血病
也叫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是除了淋巴細胞以外的造血細胞發生異常克隆的白血病,如粒細胞白血病、紅白血病、巨核白血病。是成人患者中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類型。此外,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易見於中青年人。根據FAB的AML形態學分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分為這8種(這個適合學醫的看,患者感興趣可以讀一下就行):
1.M0:(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微小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細胞<30%,從形態學上無法分類,無T、B淋巴系標記,稱為M0型,M0型在兒童很少見。
2.M1:(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粒細胞佔非紅細胞≥90%(原粒細胞(Ⅰ+Ⅱ型)≥90%(非紅系細胞)),早幼粒細胞很少,中性中幼粒細胞以下階段不見或罕見。
3.M2:(急性粒細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又分為M2a和M2b兩個亞型:①骨髓中原始粒細胞佔非紅細胞的30%~80%,單核細胞<20%,其他粒細胞>10%為M2a型;②骨髓中以異常的中性中幼粒細胞增生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顯的核漿發育不平衡,此類細胞>30%為M2b型。
4.M3:(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骨髓中以顆粒增多的早幼粒細胞為主,佔非紅系細胞≥30%,可分2個亞型:①粗顆粒型(M3a)嗜苯胺藍顆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
②細顆粒型(M3b)嗜苯胺藍顆粒密集而細小。
5.M4:(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粒系和單核細胞均呈惡性增生,按原粒和單核細胞系形態不同,可包括下列4種亞型:
①M4a原始和早幼粒細胞增生為主,原、幼單和單核細胞>20%(佔非紅系有核細胞)。
②M4b原、幼單核細胞增生為主,原始和早幼粒細胞>20%(佔非紅系有核細胞)。
③M4c原始細胞既具粒系,又具單核細胞系形態特徵者>30%(佔非紅系有核細胞)。
④M4E0除上述特點外,有粗大而圓的,嗜酸顆粒著色較深的嗜酸粒細胞,佔1%~30%。
6.M5:(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分2個亞型:
①未分化型(M5a)骨髓非紅系有核細胞中原始單核細胞≥80%。
②部分分化型(M5b)骨髓中非紅系有核細胞中原始和幼稚單核細胞>30%;原單核細胞<80%。
7.M6:(急性紅白血病)M6型胎兒血紅蛋白(HbF)和血紅蛋白H(HbH)多增高。骨髓中紅細胞系>50%,且常有形態學異常,骨髓非紅細胞系原始粒細胞(或原始+幼單核細胞)>30%;若血片中原粒(或原單)細胞>5%,骨髓非紅系細胞中原粒細胞(或原始+幼單核細胞)>20%。
8.M7:(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M7可發生在3歲以下嬰兒,特別是伴Down症候群。外周血有原巨核(小巨核)細胞;骨髓中原巨核細胞≥30%。原巨核細胞有組化電鏡或單克隆抗體證實;骨髓造血細胞少,往往「幹抽」,活檢有原始和巨核細胞增多,網狀纖維增加。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是由於骨髓產生過多的病態淋巴細胞而導致的一種惡性腫瘤,主要侵襲淋巴結及淋巴組織,通常進展緩慢。好發於中老年人群,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兒童患病罕見。以成熟B淋巴細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臟和淋巴結聚集為特徵,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患者容易發生其他腫瘤,例如皮膚癌或肺癌,也可能轉化為某種侵襲性淋巴瘤,大多數為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
慢性髓性白血病
常以外周血白細胞異常升高,中性中晚幼粒及成熟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增多為特徵。95%以上的患者具有費城染色體(Ph染色體)。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為:
1.慢性期(chronicphaseofCML,CP-CML);
2.加速期(acceleratedphaseofCML,AP-CML);
3.急變期(blastphaseofCML,BP-CML);
看完了上面的白血病分型,是不是感覺頭暈眼花,沒關係,這個如果真的想更深入的理解,需要每一個字和詞都理解到點上才能行的,還好,我還準備了下面的總結,大家看不懂,可以讀一下這個精髓:患者不知道自己的類型,可以問自己的主治醫生。
接下來說點患者能聽懂的吧,說說這些類型的病人都能活多久?
急性白血病病程短(存活時間短),慢性白血病病程長(存活時間長),所以急性白血病患者要及時治療,能及時發現,做好積極治療很重要。
白血病患者平時應該注意什麼?
1.科學補充高蛋白:白血病患兒機體內蛋白質的消耗量遠遠大於正常人,只有補充量多質優的蛋白質,才能維持各組織器官的功能。
2.充足的維生素:70%~90%的惡性腫瘤患兒體內有不同程度的維生素缺乏,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與水果。
3.多攝入含鐵豐富的食物:白血病的主要表現之一是貧血,所以應鼓勵患兒經常食用富含鐵的食物,如豌豆、黑豆、綠色蔬菜、大棗、紅糖、黑木耳、芝麻醬、蛋黃等。
4.少食多餐:在治療過程中,消化系統往往會出現諸多反應,如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此時可採取少食多餐的進食方法。
5.根據病情對症調理飲食:如有食納不佳、消化不良時,可供給半流質或軟飯,同時可佐以山楂、蘿蔔等有助於消化的食物。
6.有氧運動:散步是一項非常適合白血病患兒的活動方式,簡便易行,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每日活動量,但應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7.簡單的身體局部運動,如頸部、肩部、腰部等部位的保健操。
不是所有的飲食和運動都適用於大眾,所以大家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做好壓力測試,不要過量補充和消耗,控制是必要的,控制得好自然就可以提高生存質量和存活時間。
你學會了嗎?關注我,了解更多醫學科普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