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在反映他人非法毀林7年之後,河北省承德市86歲老人李淑賢和女兒終於收到了灤平縣林業和草原局的回覆:責令毀林人平某某在2020年9月底之前完成被破壞退耕還林地的栽植。
為了這個回復,李淑賢一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之前,她和兩個女兒多次上訪,3人均因「尋釁滋事」被判刑。
為什麼這個回復被拖了7年?為什麼八旬老人多次上訪會獲刑?筆者試解析原因如下:
一是自家林地被毀,鄰村村民平某某在沒有任何審批手續的情況下,以灤平縣國土局土地平整項目為由,毀壞林地近百畝。為了能讓該項目順利驗收,又修了一條山路,砍了關桂俠家自留地200餘棵樹木,雙方未就賠償問題達成協議,李淑賢從此走上了漫長的上訪之路。
二是母親、三姐和她多次反映情況,先後因「尋釁滋事」獲刑的遭遇。
三是生態文明建設,豈容毀林。毀林地被撂荒,陳營村大黃梁土地整治項目區處有部分土地栽植玉米(約4畝地),其他地塊處於撂荒狀態。灤平縣林業和草原局將責令平某某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完成陳營村破壞退耕還林地的栽植。
「法者,天下之公器」。公正是巨輪,離不開法治這片廣闊深厚的大海。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更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核心價值。
依法治國與公平正義的有機統一,法治的這片大海,包括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方面,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守護公平正義的核心價值。保障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才能築牢人們共享人生出彩機會的堅實平臺。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以法治維護公平正義,嚴格執法是關鍵。執法規範、嚴格、透明、文明,,懲治執法腐敗,才能確保法律公正、有效實施,才能確保法治權威。
「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公職人員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而應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擔當起法治建設的責任。同時,也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法治中國,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平正義,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促進社會和諧。只有依法治國,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公正法治,新時代健康標籤。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和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人民群眾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更加強烈,一分公平,一分利益,十分法治。如果罪犯沒有得到應有懲處、當事人勝訴權益沒有得到及時實現,社會正義就難以伸張;執法要嚴、司法要公,堅決對辦關係案、人情案、金錢案說「不」,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就能使人民群眾感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群眾的身心健康就有了堅實保障,這正是新時代健康標籤。
天若有情天亦老。法治中國處處彰顯了濃厚的為民情懷。堅決向毀林地說不,在反映他人非法毀林7年之後,86歲老人李淑賢和女兒終於收到了河北省灤平縣林業和草原局的回覆。有網友說,「人間有多少個7年啊,這7年又有多少心酸?母女三人付出的沉重代價又有誰承擔?希望嚴查嚴懲有關人,恢復母女三人名譽,並給予相應補償。」生態環境保護、弱勢群體保護,守護家園安全等等,司法為民,公平正義為民,法治中國體現在公職人員辦好手中的每一個案件中,履好肩上每一份職責上。
人間正道是滄桑。「忠誠、為民、公正、廉潔」。法治中國確保權力不被濫用,確保利劍永不蒙塵。共創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法治中國,巨輪在大海正遠航。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