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猶不及」,這句孔子留給後人的千古至理名言,然而,總有人不它當回事!
當秘書把邀請國內卡車企業「對撞戰書」的文案,放在上汽紅巖總經理樓建平面前,我猜,那一刻,他的嘴角應該不由得泛起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有企業來應戰,憑藉公安部交通事故數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對自己卡車安全的信任,完全有可能將對方撞的一敗塗地,進而大大提升自己卡車安全的名氣;沒有卡車企業來應戰,無疑是其他企業對自己的卡車安全沒有信心,不敢來進行碰撞挑戰,這對紅巖卡車安全品質也是一種最好的證明。無論怎樣,贏的都是自己,讓誰都掩飾不住自己的竊喜的。
上汽紅巖總經理樓建平發起的重卡對撞戰書
於是,他大筆一揮,在文案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這幾天在國內卡車圈炒的沸沸揚揚的「卡車對撞戰書」事件便拉開了帷幕。但從這幾天的傳播效果來看,且不論其他卡車製造企業各種看似無意,且又深含「鄙視」的回懟,恐怕這將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後悔的一次籤名。
戰書發出後,福田戴姆勒汽車發布上述回應文章
戰書發出後,中國重汽發布上述回應文章
對於紅巖重卡的安全品質,樓建平是有理由自信的,先不說來自公安部交通部的事故統計數據是否真實,但紅巖重卡確是實實在在的撞了兩次火車,而且,還都是贏家,駕駛員不僅沒有受傷,甚至還有一次還把火車頂出了鐵軌。有這樣的成績,誰能不為自己的卡車安全驕傲,誰能不為自己的產品自豪?
上汽紅巖發布的公安部的交通事故數據
讓紅巖「引以為傲」的兩起卡車撞火車事件
但就是這兩次讓他」引以為傲「的撞火車事件,恰恰是問題的所在:無論怎麼說,這是兩起交通事故,那麼事故的責任方是誰呢?火車司機嗎?不太可能,畢竟火車都是嚴格按照規划行駛在軌道上的,火車司機犯錯的概率太低;再回看當時的資料,不難發現,這是兩起由於卡車司機搶行引起的交通事故,雖然可能由於紅巖重卡的安全品質讓司機幸運的沒有受傷,但不管怎樣,這兩次撞火車事件的宣傳側重點都不該是卡車質量如何安全,而應該是告訴卡車司機遵守交通法規,不搶行,不超速,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然而,每一次紅巖都被「卡車撞火車,司機安然無恙」的結果衝昏了頭,相關的文章都在過度的宣傳自己的車輛如何如何安全,可以把火車撞出軌…至於告誡司機遵守交通法規,避免類似事故發生之類的,隻字不提。
從營銷的角度講,紅巖的宣傳策略是成功的,但在這樣的成功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隱患,在這樣的事故之後,過度的宣傳車輛安全,無疑在給自己的司機一直在灌輸一種理念:放心撞吧,我們的車輛是最安全的,就算出了事故,你也不會有事的。
您知道,國內卡車司機為了生存,一直是一種交通意識較為「淡薄」的存在,這也是卡車司機被社會所詬病的原因所在,而紅巖這樣的宣傳策略,無異於變相的慫恿卡車司機更多的去違反交通法規,為紅巖卡車今後發生更多的交通事故埋下了巨大的隱患,也就算您的卡車安全如坦克,但在火車巨大的衝擊面前,坦克也是「渣樣「的存在,您能保障您的卡車每一次和火車撞都能贏嗎?也就算它不去撞火車,也就算每次事故之後,紅巖都是贏家,但總是事故,無論給誰帶來傷害,在巨大的財產損失以及事故另一方可能的人身傷亡面前,紅巖贏的到底是什麼?
上汽紅巖最新的傑獅500系列重卡
更重要的是,正如前面我們提到的,卡車更高意義上的安全,是避免或者沒有事故發生,那麼,如何確保沒有事故發生,這才是現在的卡車安全更應該突出的東西,這也符合卡車智能時代的發展規律,無論是國外的卡車製造企業,還是國內的卡車製造企業,現在都在宣傳自己的卡車如何的智能化,如何的利用車道保持系統、駕駛員疲勞預警體驗,車輛碰撞預警題等等科技配置規避事故的發生。
而紅巖的卡車安全,竟然還在大勢的炒作自己的車輛如何不怕撞,而發出所謂的「卡車對撞」戰書,更可以算是近幾年國內卡車市場營銷」失敗案例「的登峰造極之作。雖然卡車不怕撞也很重要,但是,卡車作為重要的生產工具,不管有著怎麼的撞擊,至少也毀一半了,這很有可能就直接毀了司機的事業,所以,能避免事故的發生,不去碰撞,豈不是更好嗎?(別說什麼意外不能避免,卡車智能時代的安全主題就是避免意外。)
這就像真正的武林高手,不是練就一身「金鐘罩鐵布衫」,讓人怎麼砍也砍不死(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這種人其實很脆的,被人找到命門後,死的很慘),而是,即使有一身的肉骨凡胎,但是在與您格鬥時,您怎麼也打不中他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換句話說,練就一身看似「刀槍不入」的腱子肉,其實是最低級的武學,有這樣的一點成就,就大肆的出去招搖顯擺,勢必是別其他武林人士所鄙視、看不起的。
慶幸的是,古人還給我們留下了另一條至理名言——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期待紅巖重卡在以後的營銷宣傳中能給我們看到更多「更高級」的卡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