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惠德:臺商在大陸發展如倒吃甘蔗 越來越甜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上海國福龍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葉惠德接受本網記者專訪

  中國臺灣網9月25日消息 葉惠德,臺灣高雄人,龍鳳食品的創始人,十六年前他到大陸來發展,成為速凍食品業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今天,葉惠德的身份不僅是龍鳳食品集團的董事長,還是全國性臺商社團組織——臺企聯的常務副會長、新聞發言人。作為首批到大陸投資發展的臺商和臺企聯的負責人之一,葉惠德深深了解臺商來大陸發展走過的每一步,清楚大陸各界為臺商提供的種種惠澤,更由衷地體會到臺商在為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所做的種種努力。近日,他接受了本網的採訪,他說,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臺商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出臺的一系列對臺優惠政策和舉措,使臺商在大陸發展猶如倒吃甘蔗,可謂越來越甜!他呼籲,臺灣同胞和大陸同胞都是炎黃子孫,應該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以下為訪談實錄。

  記者:您來大陸投資發展的時間比較長了,對近幾年大陸對臺方針政策以及出臺的一系列惠臺舉措,切身感受是怎樣的?

  葉惠德:我來到大陸投資已經15年了,感覺也是越來越不一樣的。可謂是倒吃甘蔗,越來越甜!這幾年大陸出臺的政策都是很實惠的,例如臺胞的5年籤證、臺胞落地籤證、臺胞就醫、子女就學等,譬如臺生可以在大陸考證、考照,就使臺胞子女們就可以在大陸發展下來,解決了就業問題。農產品綠色通道,臺灣水果免稅進口的實施,使在大陸的臺灣人可以吃到故鄉的水果,這也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

  我感覺大陸方面一直是積極主動的。只要單方面可以實施的舉措,大陸方面都在努力去做,譬如農產品免稅問題 ,譬如春節包機問題,2005年春節包機我是有參與的,也是大陸方面很大方的先做起來。單方面不能實現的必須要和島內互動的也在努力去協商,但是臺灣方面好象縮得越來越緊。

  記者:作為上海國福龍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您近些年來在大陸投資興業的成果如何,有什麼體會?

  葉惠德:龍鳳產品在臺灣1970年開始生產,1992年在上海設廠,是做速凍食品的專業廠家,產品有龍鳳水餃、龍鳳湯圓、龍鳳包子、龍鳳點心以及龍鳳冰激凌等等。目前在大陸有6家工廠,38個分公司,因為品質控制得很好,所以廣受消費者的喜愛。現在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2004年被評為國家名牌企業,2006年成為國家免檢產品。產品還經銷到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深受喜愛。

  我從事的行業雖然不是什麼高科技,但是對三農發展、對千家萬戶的生活是很有幫助的。在我們的生產中也包含了很大的科技含量,自動化生產普遍應用於產品生產中,除了對三農有貢獻外,對於中華美食的工業化、產業化的發展也發揮了一定的功效。主要是:1、創新研發,讓產品升級,讓中華美食延續發展;2、龍鳳企業在永續的發展,從15年前在大陸的6個品種發展到現在100多個品種,遍及大陸;3、產品方便了千家萬戶,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龍鳳專門為滿足白領階層、工商階層員工的需要,使他們在工作繁忙之餘也能享受到中華美食。

  我很看好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現在大陸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所以人民的收入愈來愈多,人們的購買力也不斷增強,市場是相當廣闊的。近些年來國家強調食品安全,這個是社會和諧很重要的一部分,能減少消費者和廠商之間的矛盾。龍鳳這個企業已經經營30多年了,累積了很多的經驗,在標準制定中我們很願意盡一份心力,幫助標準制定得完善及合理化,通過共同的努力,讓社會更加和諧。

  記者:您對企業未來在大陸進一步發展有著怎樣的期望呢?

  葉惠德:可以概括為三點吧。第一、做好產品的研發創新,實現產品多元化、方便化、健康化。譬如以後的湯圓實現衝泡即食,水餃微波爐就可以操作。大家越來越重視健康,如何使產品的熱量少一些,生產有機食品等都是我們未來要重點研發的。第二、龍鳳要實現持續的發展。產品已從大都市發展到二、三級城市,接下來還要發展農村市場,實現由線到面的發展,把它做強做大。第三、龍鳳食品要加強外銷。中華美食的文化是很博大的,在咱們看來吃一根油條不會覺得怎麼樣,但是在國外的華人,看到一根油條會很感動的。 龍鳳從1987年就開始做外銷,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品質已經達到國際的標準,在這方面,龍鳳很有信心。

  記者:作為臺企聯的常務副會長,您對兩岸交流與合作以及兩岸關係的發展有什麼看法與期盼?

  葉惠德:臺灣目前的意識形態對大陸只是小不利,但是對臺灣則是很大的傷害。大陸的經濟實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偏偏臺灣不把政策放開,這是很不明智的舉措。我認為一些和政治沒有關係的工作,臺灣方面應該趕快配合做起來,這樣對臺灣的幫助會很大的。

  第一,希望兩岸能多一份經濟,少一分爭執。現在,兩岸間接貿易總額累計達6700億美元,其中大陸對臺出口1100多億美元,臺灣向大陸出口5500億美元,臺灣對大陸實現貿易順差達4300多億美元。每年數百萬人次往返兩岸,數萬名臺生在大陸求學,100多萬的臺灣人在大陸生活,7萬多家的臺企在大陸發展,這證明兩岸人民的往來、經濟的關係已經密不可分了,已經變成一個連體嬰兒了。

  姑且不去談政治的立場,把經濟先發展起來對兩岸的人民是最有利的。譬如現在兩岸的航空,為什麼非要繞一下,浪費那麼多的錢!又譬如放寬臺商對大陸的投資限制,有些行業不是只有臺灣有這個技術,那為什麼要把這個賺錢的機會讓給其他的國家和地區呢!這些都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全世界都在歡迎大陸去投資,臺灣不應該阻擋,也應該讓陸資到臺灣,促進臺灣經濟的發展。

  第二、交流是多層次的,民間交流可以促進兩岸經濟發展,促進兩岸和平穩定發展。臺灣和大陸都是炎黃子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兄弟宜和不宜分。兩岸人民的交流應該做好,譬如觀光旅遊業,大陸客去臺灣觀光可以把島內的旅館業、遊覽車、餐飲業、禮品業都帶動起來,可以促進臺灣經濟的發展,旅遊業發展臺灣不應該拒絕!還有學歷的認證,全世界排名前100所大學,大陸有好幾所,而臺灣一所都沒有,大陸的學歷臺灣不給予認可,這將會給在大陸求學的臺生帶來很大麻煩,讓他畢業不能回到臺灣。

  最後我還想對臺灣政治家提一些建言:政治家的利益是一時的,為兩岸人民造福,為子孫創百年基業才是永遠的。尤其是最近的「入聯公投」,這種行為是很不明智之舉,對臺灣的傷害是很大的。希望臺灣當局能夠激流勇退,把它結束掉會比較好。(陳寧)

葉惠德簡介:

   葉惠德,1951年出生於臺灣高雄市,1975年畢業於逢甲大學電腦專業。2000年當選為上海臺資企業協會會長。在葉惠德擔任會長的六年任期內,上海臺協的會員由400多家增加到了近千家。2007年當選為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

  1977年以6萬元臺幣創業,從事冷凍水餃的生產與銷售。並於1984年正式在高雄市建廠。1992年到上海投資,1993年9月18日正式投產。目前,龍鳳已在大陸設立6家工廠和38個分公司,其產品在大陸冷凍食品的市場佔有率達14%,並外銷到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

相關焦點

  • 本網特稿:臺商在大陸發展 如倒吃甘蔗越來越甜
    今天,葉惠德的身份不僅是龍鳳食品集團的董事長,還是全國性臺商社團組織——臺企聯的常務副會長、新聞發言人。作為首批到大陸投資發展的臺商和臺企聯的負責人之一,葉惠德深深了解臺商來大陸發展走過的每一步,清楚大陸各界為臺商提供的種種惠澤,更由衷地體會到臺商在為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所做的種種努力。
  • 金溥聰:藍臺南選情如「倒吃甘蔗愈來愈甜」
    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在臺南陪同郭添財拜票,在市場大啃甘蔗,形容郭添財的選情會「愈來愈甜」。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環球網11月4日消息,臺灣「五都」選舉逼近,國民黨在大臺南市長的民調仍處於落後,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今天上午陪同候選人郭添財在市場拜票時,當場大啃甘蔗,直呼郭添財的選情如「倒吃甘蔗,愈來愈甜」。
  • 臺商在大陸第三所臺商子女學校今秋可望上海開學
    中新網5月26日電 大陸第三所臺商子女學校——上海臺胞子女學校,今年秋天可望開學,該校計劃先招收400至500名幼兒園和小學學生。  據臺灣媒體報導,上海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葉惠德25日表示,上海臺胞子女學校近期已獲上海教委批文頒發「辦學許可證」,同意該校今秋開學。
  • 倒吃甘蔗
    默想內容:《倒吃甘蔗的人生》義人的路之所以能越照越明,是因為他們願意在上帝的真理中操練自己,甚至願意不斷地在基督裡借著悔改來修正生命、態度、行為,因此他們可以確保未來如倒吃甘蔗般越來越甜。是在磨塑我們屬靈的生命,使我們內在的生命更精純、更強壯、更有智慧,我們才能在被禰訓練過後,進入越來越光明和豐盛的生命旅程
  • 愛如甘蔗倒吃甜(下)
    可是,至少,我覺得我公婆對我是很包容的,大陸的一些傳統跟臺灣的一些傳統,他們有時候不能理解的時候,他們自己會找一個平衡點,以後的生活中,他會給我提出來說怎麼怎麼樣,到現在我還是很感謝我的公公,真的,公公他已經往生了,可是,我跟我爸說:爸!你別生氣,我現在的修養是我公公給我的。我真的一直這樣講。」
  • 臺商:還是先承認九二共識吧
    張志軍在致辭中表示,大陸將一如如既往地為廣大臺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研究出臺便利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的政策措施,不斷優化臺資企業經營環境,為其在大陸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更好條件,提供更多便利。 臺企聯聯誼活動
  • 林中森訪大陸著眼文教 關心臺商子弟服役問題
    林中森訪大陸著眼文教 關心臺商子弟服役問題     12月12日晚,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在上海出席上海市臺協第圖為新當選的上海臺協會會長葉惠德向林中森(右)贈金雞圖。中新社發 潘索菲 攝       12月11日,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率團訪問大陸,上午飛抵首站南京市,下午即赴中山陵拜謁。在隨後行程中,林中森一行除將與臺商座談,也將參訪崑山等地,這次是林中森就任海基會董事長以來第二次訪問大陸。圖為林中森一行拜謁孫中山。
  • 就是歌唱》林宥嘉點評選手,倒吃甘蔗的感覺!
    你有沒有過倒吃甘蔗?如果有,那麼「倒吃甘蔗」又是什麼感覺呢?可能會有人說,正吃甘蔗和倒吃甘蔗不是一模一樣嗎?也可能會有人說,我是直接將甘蔗榨成汁喝的呀!你怎麼會問這種問題?首先我想,什麼東西倒著吃,是越來越好吃的呢?倒吃葡萄,繞口令裡都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哪有倒吃葡萄的?倒吃西瓜。切好的西瓜,第一口總是最甜的,越往後吃,越不如第一口了。
  • 金莎的戀愛讓網友操碎心,為什麼有的感情是「倒吃甘蔗後來甜」?
    因為很多細節裡可以捕捉到的真相是:兩人還有後續發展。事實證明,兩人的後續發展是很甜的。微博有個金礦cp超話,裡面cp粉們收集了兩人很多甜度爆表的互動。比如金莎談及約會告一段落的微博長文發布後,盛況的回覆中說:「今天也要愉快地度過呀!」金莎回覆中說:「明天的愉快明天祝」。
  • 為什麼有的感情是「倒吃甘蔗後來甜」?
    因為很多細節裡可以捕捉到的真相是:兩人還有後續發展。事實證明,兩人的後續發展是很甜的。微博有個金礦cp超話,裡面cp粉們收集了兩人很多甜度爆表的互動。比如金莎談及約會告一段落的微博長文發布後,盛況的回覆中說:「今天也要愉快地度過呀!」
  • 臺商在大陸
    像平時我們喝的上島咖啡、天福茶葉,吃的統一、康師傅方便麵,戴的寶島眼鏡,穿的達芙妮女鞋,享用的都是臺商在大陸生產的產品。臺商投資大陸30年,影響著大陸同胞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1983年第一家臺資企業廈門三德興公司(當時是以港資身份註冊)算起,臺商活躍在大陸的經濟舞臺已經三十多年了。時至今日,臺商在大陸的經營如何?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如何?將來的前景如何?
  • 【中國陸軍之聲·夜讀】學理論不妨「倒吃甘蔗」
    俗話說,「甘蔗沒有兩頭甜」。甘蔗在生長過程中,會將富餘的糖分貯存在根部,越是靠近根部,糖分越多,營養越豐富,也就越甜,且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效。尋常人吃甘蔗,往往都是先從甜的地方開始,吃到不甜的時候就扔掉。《晉書•顧愷之傳》記載:「愷之每食甘蔗,恆自尾至本,人或怪之。」為什麼從不甜的地方開始吃呢?
  • 臨滄雙江忙樂村布朗人:倒吃甘蔗節節甜
    因距離雙江縣城僅9公裡,又是山壩結合區,忙樂村一直以來都是勐勐鎮的甘蔗專業村。全村587戶2256人,有種蔗農戶140戶,共種植甘蔗1360畝,年甘蔗收入390多萬元。 今年60歲的楊林金,是忙樂四組的布朗族蔗農。見到他時,剛剛從甘蔗地裡打葉回來。種了幾十年甘蔗的楊林金對甘蔗中耕管理可謂得心應手。
  • 微動機器人創辦人楊戩:創業路上有如倒吃甘蔗
    武漢微動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楊戩    楊戩:創業路上有如倒吃甘蔗    武漢微動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高端自動化智能裝備研發、生產製造、現場安裝調試與售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第二次創業,楊戩記取先前的教訓,加上青年創業基地內的導師制度,讓他有許多資深前輩可以隨時討教,讓他在創業路上有如倒吃甘蔗般越來越順。    楊戩表示,年輕時的自己,不覺得創業是一件多難的事,真正嘗試之後,才發現創業其實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成功的創業者,必須要有足夠的抗壓力、強大的意志力,才能夠一肩扛起來自客戶的期待、來自員工的信任。
  • 蔡英文「喪心病狂」阻五萬人回臺過年 媒體臺商一片聲討
    此政策引發臺灣媒體、臺商、政治人物及網友一片聲討,在大陸工作的臺商急跳腳,擔心無法返鄉過年,痛批蔡英文「喪心病狂」。臺灣前「民航局局長」張國政直呼「荒唐」,痛批砍大陸春節加班機倒底是砍誰,此舉受影響的是要返臺過年的臺灣民眾,蔡當局到底有沒有腦筋。
  • 甘宇翔:倒吃甘蔗味兒越甜
    都說倒吃甘蔗越吃越甜,置身這個圈子,甘宇翔愈來愈咂摸出了其中的味道。  ■商報記者 焦素芳  抗打擊  下海後第一課  熟悉河南外語培訓市場的人,大致都知道,甘宇翔把聯大做成品牌,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之所以進入這一行,他覺得完全是歪打正著。
  • 蔡英文推「新南向政策」 臺商直斥「根本外行」
    臺灣當局新領導人蔡英文在20日的講話中,不斷提及區域經濟整合與「新南向政策」,試圖通過發展和東南亞關係,彌補因兩岸關係有可能惡化而導致的經濟損失。但這樣的政策究竟能產生多大效用,島內輿論不禁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當年絕大多數臺商在第一波南進時「觸礁」的記憶尤在,越南排華尚殷鑑不遠。此時當局鼓勵大舉投資東南亞,有大陸臺商就痛斥「這很冒險,根本是外行」。
  • 上海臺商學「觸電」:發展線上行銷是趨勢
    15年前,象王自臺灣進軍大陸市場,如今已如雨後春筍般在大陸開設上千家門店,僅上海門店數就達200餘家。眼瞅著象王自一家社區旁默默無聞的洗衣小店,變成傳統洗衣行業的龍頭,黃進能自豪之餘也開始為更長遠的將來盤算:「我發現洗衣行業也有淡旺季之分,而且淡季與旺季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怎麼樣才能讓淡季不淡呢?」
  • 兩次錯過都擋不住的緣分,倒吃甘蔗的婚姻,越來越甜
    雖然鞋子不磨腳,但也走了一早上,吃過午飯腳痛到根本走不動,他絲毫沒有要歇一歇的意思。我當時想這個男生怎麼這麼不解風情,不會照顧女生。第一次見面印象就不好,之後聊天也愛答不理的。他卻鍥而不捨,每天找我聊天,慢慢的發現這個男生很執著,也很有趣。
  • 臺商發展穩健 大陸誠邀臺灣年輕人加入
    在活動中,主辦方安排臺灣教師學生參觀珠海臺商廠區,通過近距離參觀了解臺商在大陸的發展,見證臺商事業的興旺,使來參與此次活動的師生對大陸的認識更近了一步。     「那個時候一進門就覺得,哇好壯觀啊,而且沒有想到是臺商做的。我原本以為是外國的建築師設計的那些城堡,但是沒想到是臺商自己做出來的,我們大家夢寐以求去的主題樂園是臺商做出來的,覺得蠻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