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宵節較去年「晚」19天系閏月所致

2020-12-13 央廣網

  新華社天津2月26日電(記者 周潤健)「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佳節將至,一些公眾發現,元宵節很調皮,去年對應的陽曆日期是2月11日,今年為3月2日,而明年則是2月19日,這意味著今年的元宵節比去年晚到19天,而明年的元宵節又比今年早到11天。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強調「闔家團聚」不同,元宵節更強調「普天同慶」,其熱鬧程度堪稱中華民族「狂歡節」。在這一天,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逛廟會,其樂融融。

  同樣是元宵節,為何陽曆日期時早時遲呢?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最主要是由農曆閏月所致。中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兩種曆法。為使得農曆年與陽曆年能基本對應,中國採取了「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即閏年增加一個月。這樣,如果上一個農曆年沒有閏月,那麼下一年的元宵節就會比上年提前11天左右;如果上年農曆有閏月,下一年的元宵節就會比上年推遲19天左右。

  天文年曆顯示,元宵節最早發生在2月4日,恰逢春打六九頭;最遲出現在3月6日,時值九九豔陽天。就本世紀而言,最早的元宵節為2月4日,最晚的元宵節則是3月5日。

  「不論來得早,還是來得晚,元宵節只有一個,這是春節後的高潮,因為過了這天,人們就要真正進入新一年的生產生活,所以人們在元宵節歡暢消閒,全民歡慶。」趙之珩強調說。

相關焦點

  • 今年春節比去年晚到19天 是未來7年內最晚春節
    原標題:今年春節比去年「晚到」19天 是未來7年內最晚春節 新華社天津2月15日電(記者 周潤健)2月16日,正月初一,農曆狗年春節。天文專家表示,今年春節比去年「晚到」19天,是未來7年內最晚春節。
  • 今年中秋為何比去年「晚」到19天?中秋節日子怎麼計算的
    ­  資料圖:民眾燃放孔明燈慶祝中秋佳節。尹海明 攝­  同樣是中秋節,為什麼有早有晚?其所對應的陽曆日期又為何會相差這麼多天呢?­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中秋節屬於中國現行農曆中的一個節日。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天或355天,比一個回歸年的天數少11天左右,3年下來,就少了1個多月。
  • 受「閏月」影響今年端午節比去年「晚」了19天
    6月18日迎來端午節,去年的端午節在陽曆5月30日,明年的端午節在陽曆6月7日,這意味著今年的端午節比去年晚了19天,比明年晚了11天。天文資料顯示,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最遲為6月26日,最早為5月27日,最早與最遲相差了近一個月。
  • 今年端午節比去年晚了19天 都是閏月「鬧」的!
    6月18日迎來端午節,去年的端午節在陽曆5月30日,明年的端午節在陽曆6月7日,這意味著今年的端午節比去年晚了19天,比明年晚了11天。   天文資料顯示,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最遲為6月26日,最早為5月27日,最早與最遲相差了近一個月。就本世紀而言,最晚端午節出現在6月25日(分別在2001年、2020年和2058年),最早端午節則落在5月27日(在2085年)。
  • 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 變化的原因是「閏月」
    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 變化的原因是「閏月」 2020-06-22 14:02:14 來源:新華社  |  作者:周潤健 | 字號:A+ | A- 【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即將到來
  • 今年中秋月圓時刻出爐,最圓的月亮在這天!但杭州人可能看不到……
    一些細心的網友發現,今年中秋比去年「晚」了19天。同樣是中秋節,為何有早有晚?今年的月色又如何呢?比去年「晚」系閏月所致中秋節似乎有點「調皮」,去年的陽曆日期是9月15日,而明年則是9月24日。這意味著今年的中秋節比去年晚到19天,而明年的中秋節又比今年早到10天,對應的陽曆日期為何會相差這麼多天?
  • 閏年和閏月一回事嗎?今年太特別,公曆366天,農曆今年384天!
    今年可真夠特別的。今天是2月29日。按照公曆來講,每4年的2月才有29天。原因是:地球繞太陽運行周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每年多餘的5小時48分46秒累計在一起,4年就變成了一天。這就意味著,公曆的2020年變成了366天。
  • 今年為何「閏六月」?系農曆六月沒有「中氣」所致
    天文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農曆六月沒有「中氣」所致。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因而,農曆的閏年就有13個月。趙之珩指出,二十四節氣分為十二節與十二氣(中氣),每一個普通的農曆月必須有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
  • 今年端午節 21世紀100年內最晚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一個朔望月平均為29.5306天,積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回歸年(約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下來就已超過一個月。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現行農曆「置閏」的方法是「十九年七閏」,即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置閏」的規則是依據二十四節氣來定。
  • 今年為何「閏六月」?專家:系農曆六月沒有「中氣」所致
    天文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農曆六月沒有「中氣」所致。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因而,農曆的閏年就有13個月。趙之珩指出,二十四節氣分為十二節與十二氣(中氣),每一個普通的農曆月必須有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
  • 2020年是「雙春閏月」年,啥是「雙春閏月」?有啥特別?
    翻看日曆發現農曆庚子鼠年可不一般,因為它長達384天,比今年豬年要多一個月。不僅如此,鼠年還是個「雙春閏月年」。所謂的「雙春閏月年」並不是連著閏月一次過兩個春天,而是指在一年當中有兩個立春,這往往出現在有閏月的年份。如明年鼠年是雙春閏月年,就是鼠年年初的正月十一立春,年末的臘月廿二又立春;而且鼠年這年有閏四月。這就叫「雙春閏月年」,上一個「雙春閏月年」還是2017年丁酉雞年。
  • 今年端午節,為什麼比以往來得更晚一些?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有網友注意到,今年的端午節「遲到」了,要比去年晚了18天。這是為什麼呢?端午節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而今年的端午節,卻來的比往年晚了一些。比如去年,端午節在6月7日就來了,而今年則6月25日才到。
  • 今年的「年」為何來得這麼晚?
    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天,12個月為353天—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左右。我國採取「19年7閏」法 使春節在陽曆相對穩定 若是任由農曆和陽曆間的天數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會出現春節在夏天過的現象。因此,為使得春節在陽曆的時間能保持相對穩定,我國採取了「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
  • 【焦點】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兒?
    農曆閏年的規律是3年一閏、5年二閏、19年七閏,閏月具體加到哪個月,依照農曆曆法規則推斷,主要依照與農曆的二十四節氣相符合來確定,通常將只有一個節氣的月份(一般是小月)設置為閏月以進行彌補.農曆的閏月天數與正常月份天數一樣,為29或30天. 農曆基本上19年為一周期對應於公曆同一時間.如公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這個日子,都是閏四月初五。
  • 臺東縣今年元宵節重頭戲炸寒單 4天上演19場
    今年元宵,臺東炸寒單表演場次排定,臺東縣政府、臺東市公所歡迎遊客前來臺東體驗。東南網2月18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東一年一度鬧元宵「神明繞境祈福、炸寒單」,今年提前從本月22日起開炸,重頭戲仍在24日、25日兩天,共有19場官辦、民辦炸寒單活動,歡迎遊客親臨鞭炮轟炸刺激,體驗全市歡騰氣氛,為新的一年添財運。
  • 2020年是「雙春閏月」年,啥是「雙春閏月」?有啥特別?是好是壞
    翻看日曆發現農曆庚子鼠年可不一般,因為它長達384天,比今年豬年要多一個月。不僅如此,鼠年還是個「雙春閏月年」。所謂的「雙春閏月年」並不是連著閏月一次過兩個春天,而是指在一年當中有兩個立春,這往往出現在有閏月的年份。如明年鼠年是雙春閏月年,就是鼠年年初的正月十一立春,年末的臘月廿二又立春;而且鼠年這年有閏四月。這就叫「雙春閏月年」,上一個「雙春閏月年」還是2017年丁酉雞年。
  • 今年端午節 十年來最晚
    本報訊 今天是我國傳統節日「五月初五端午節」,同時也是自2002年以來對應陽曆日期最晚的一次。記者從北京天文館專家處核實的信息顯示,十年來「最晚」端午節的出現,是因為今年的農曆年中有一個閏四月,所以農曆五月對應的陽曆日期就推遲了很多。天文專家表示,目前我國採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傳統的農曆(陰曆)兩種曆法,端午節的日期就是由農曆「五月初五」確定的。
  • 今年端午節比去年早到11天 明年陽曆日期6月2日
    今年端午節比去年早到11天 明年陽曆日期6月2日時間: 2013-06-14責任編輯: 白水旅遊_中國網 昨日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細心的讀者發現,去年的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是6月23日,今年對應的陽曆日期是6月12日,比去年提前11天;而明年端午節對應的陽曆日期是6月2日。同樣是端午節,為何陽曆的日期會差這麼多天?對此,天文教育專家趙之珩解釋稱,端午節屬於我國現行農曆中的一個節日。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天或355天,比一個回歸年的天數少11天左右,3年下來,就少了1個多月。
  • 今年閏年又閏月是咋回事?
    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公曆全年共有366天。而農曆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農曆全年共有384天。上面的兩個「天數」可不能疊加計算哦,今天咱就說說到底咋回事。一、閏年和閏月是一回事嗎閏年和閏月可不是一回事,閏年是公曆中的名詞,閏月是農曆中的名詞。但是設置閏年和閏月的目都是為了使曆法能夠與季節、地球公轉和月相相吻合。
  • 今年端午節為21世紀並列最晚 2020年端午節是幾月幾號放假時間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端午節每年固定在農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陽曆中的日期卻非常不固定。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就是「閏月」。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中國幾千年所採取的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