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溥儀,清朝最後一任皇帝。
據說他的登基大典充滿了預示的味道,三歲的溥儀受不了煩瑣的登基儀式,尤其是下面黑壓壓跪著一群官員,小孩子突然就哭著說要回家了身旁的醇親王(溥儀生父)趕緊跪著安撫年幼的皇帝: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果真,大清確實快完了,一語成讖,這個falg立得夠狠。
溥儀年幼的時候,就登基當上了皇帝,學習條件自然跟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不同,比如朱元璋,就是沒受過基礎教育的和尚,學歷跟文盲差不多。
小溥儀登基之後 第一件要事就是學習,作為皇帝,他享受的教育條件好太多了,同時接受滿文,漢語,英文基礎教育,光這三門課就請了七個老師教授,比如洋務名臣陳寶琛,後來的民國總統徐世昌等人都親自下場,教皇帝漢文化。
陳寶琛21歲就中進士了,飽讀詩書,是當時滿清頂級的官員及學者,小溥儀對他非常敬重,很聽他的教導,並認為他是大清真正的智囊。
當然,除了漢文,滿文這是滿清起家的文字,也請了專業的滿文學者來教,溥儀在老師的嚴厲要求下,不得不勤勤懇懇的學習,不敢有一點懈怠。
他的英文老師,是來自牛津大學的莊士敦,莊士敦除了教溥儀英文之外,還把西方尤其是應該英國紳士那一套,完完整整的教給了溥儀,因此溥儀很早就剪了辮子,那會皇帝剪去辮子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這得需要莫大的勇氣才能做得到,可見莊士敦的英式教育對溥儀影響之深遠。
很可笑的是,有名師教導,溥儀的英文自然是很好的,口語也很出色,但是用處就很尷尬了,二戰結束後,溥儀作為首席戰犯在遠東國際法庭接受審判的時候,溥儀用他流利的英語應答,不知那時的他,心中是什麼感受?
接受這樣教育出來的溥儀跟傳統的皇帝簡直完全不同,喜歡西餐,喜歡冰激凌,吃餅乾麵包,剪著利落的短髮,穿西裝,會照相,可以說,溥儀這一身行頭完全顛覆了你對一個皇帝的想法。
不過說來也好笑,以溥儀的學識和見聞,少少也是一個研究生水平,結果他在被特赦之後,需要填寫戶口資料入戶籍,在學歷一欄,溥儀顫顫巍巍寫上了「初中」二字,你覺得這是不是謙虛過頭了?
溥儀在新中國的晚年過得比較平靜,恢復清朝的皇帝美夢破裂之後,一直老老實實接受改造,沒有傳出太荒唐的事出來,1967年溥儀在北京因病去世,死後肉身火化,骨灰葬入八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