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洗滌劑:漢代人用天然石鹼 唐朝人用玫瑰胰子

2020-12-19 搜狐網
原文配圖: 唐代女子洗衣場景。


  在看古裝劇時,常見到這樣的場景:在某個小溪邊,一位古代姑娘用棒槌使勁敲打著漂在水邊的衣物。沒錯,古代的人們正是用這種笨拙而又簡單的辦法洗衣服的。你也許會問,古人在沒加去汙劑的情況下能錘乾淨麼?

  我們現在用肥皂等洗衣物洗澡,古人是用什麼做洗滌劑的?其實「肥皂」在中國已有很長的歷史了。

  古人最早用草木灰做洗滌劑。《禮記.內則篇》說:「冠帶垢,和灰清漱。」意思是:系帽子的帶子髒了,就和著草木灰洗。這是因為草木灰中的碳酸鉀能去除油汙。又據《考工記》記載,古人為使絲帛柔軟潔白,將絲帛用草木灰水沾溼後,放入貝殼燒成的灰(古人稱之為「蜃」),加水浸泡。這是因為草木灰水和貝殼灰可以發生反應,產生強鹼——氫氧化鉀。

  漢人已經知道用天然石鹼洗滌衣物了。金人又在石鹼中加入澱粉、香料,製成錠狀出售。明末,北京開設有專門出售人造香鹼的鋪子,其中「合香樓」「華漢衝」等一直到解放初,還在銷售盒裝桃形、葫蘆形玫瑰香鹼。

  除了香鹼,古人更多使用皂莢洗滌衣物。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街市上有一種橘子大小、用皂莢粉做成的圓團,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載了它的名字:肥皂團。肥皂團放入水中,能發泡去汙。後來,從西方傳入的和它功效相似的洗滌劑,就也叫「肥皂」了。

  那麼「胰子」又是怎麼回事呢?南北朝時,賈思勰已經提到用豬胰去垢。唐代「藥聖」孫思邈的《千金方》裡有一個配方:用洗淨的豬胰,研磨成粉狀,加豆粉香料做成顆粒。這就是古代的胰子,也叫澡豆。後來人們又把胰子和香鹼合在一起,做成湯圓大的團,這就是《兒女英雄傳》中所說的桂花胰子、玫瑰胰子了。

  因此,在古代人們洗衣物多採用草木灰或柴灰、皂角、澡豆等去汙劑,即等同於現在人們常用的漬無蹤去汙劑等品牌,雖然效果不及現代,但確實是當時最頂尖的去汙明星產品。

history.sohu.com true 綜合 http://history.sohu.com/20160921/n468845547.shtml report 1495 原文配圖:唐代女子洗衣場景。在看古裝劇時,常見到這樣的場景:在某個小溪邊,一位古代姑娘用棒槌使勁敲打著漂在水邊的衣物。沒錯,古代的人們正是用這種笨拙而又簡單的辦

");}

相關焦點

  • 古人洗漱用什麼?草木灰、天然鹼、胰子……你還知道什麼
    那麼古人用什麼清潔用品呢?其實一點也不用擔心古人沒有清潔用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多種洗滌劑和去汙劑。古人最早使用的清潔用品是草木灰,柴草燒完後剩下的灰燼有很好的清潔作用。《禮記》中記載,帽子髒了可以草木灰和水清洗。
  • 古代的清潔用品,草木灰、天然鹼、胰子……你還知道什麼
    那麼古人用什麼清潔用品呢?其實一點也不用擔心古人沒有清潔用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多種洗滌劑和去汙劑。古人最早使用的清潔用品是草木灰,柴草燒完後剩下的灰燼有很好的清潔作用。《禮記》中記載,帽子髒了可以草木灰和水清洗。沿海而居的古人還發現將貝殼燒成灰,與草木灰混合使用,去汙效果更好。現代人懂了化學知識就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
  •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古代的人用什麼洗衣服的?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洗衣多使用搗衣杵,又稱搗衣砧,木質,靠搗衣杵打衣服時的力量,用水把汙垢帶出來。因此我國古代洗衣服被稱為「搗衣」。晉代曹毗的《夜聽搗衣》就有記錄。到了唐朝,廣泛出現於文人騷客的詩句中,如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這種洗衣方式一直流傳至上世紀。
  • 古人用什麼洗衣服
    今天,人在洗衣服時不僅可以使用洗衣機,而且還會加入各種洗滌劑,由此洗出的衣服乾淨整潔,穿在身上煥然一新。但在古代,人們又是用什麼洗衣服呢?據史書記載,古人在祭祀或進行野外燒烤時偶然發現,汙垢沾到衣物上加入灰料搓洗一番,再浸泡洗滌,效果更佳。
  • 中國古人用什麼東西洗刷刷?說不定你小時候還見到過!
    這種天然的洗滌劑,算得上是中國古代使用最久的一種洗滌劑了。古代紡織業的漂洗工作用的洗滌劑更進了一步。《周禮·考工記》中記載:「涑帛,以欄為灰,渥淳其帛,實諸澤器,淫之以蜃。」「蜃」是貝殼燒成的灰,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鈣(石灰),它與欄灰(碳酸鉀)在水中相作用就生成氫氧化鉀水溶液。
  • 古代可沒有什麼立白、藍月亮,那古人們是怎麼洗衣服的?
    您看咱們以前還在為洗衣服為難,那古代更沒有啥不傷手的立白和藍月亮洗衣粉洗衣液,更不用提洗衣機了,古人們要怎麼洗衣服呢?答案很簡單,用力唄!小孩子也知道衣服髒了那就用水洗,太髒就用力搓,但婦女們力氣小,不方便搓洗怎麼辦?
  • 別小瞧古代清潔方式,有的現在都在用
    就算家庭用餐在沒有消毒櫃的情況下也會用洗碗精等清潔用品以保證家庭餐具的清潔衛生。古代又怎麼洗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科技不想現在那麼發達,沒有像洗碗精、清潔劑等清潔用品,那麼古人又是如何保持餐具的清潔的呢?古人雖沒有現在的清潔用品,但是古人的智慧也絲毫不必現代人差。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懂得了「就地取材」。
  • 古時的人們用什麼洗澡洗衣服的?這個問題今天我來告訴您
    可是古代的人要怎麼洗衣服,洗澡和洗手這些呢?他們也有這麼豐富的清潔劑、洗滌劑可選擇嗎?今天,熊貓就給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我國古時的清潔劑。據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禮記》裡記載,草木灰恐怕是人類最早使用的清潔劑、洗滌劑了。書中說「冠帶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浣」。就是說,帽子的軟帶髒了用草木灰混合著清洗,穿的上衣和下裝髒了也是草木灰混合著清洗。
  • 古代女性沒有香皂和沐浴露,那她們用什麼來洗澡呢?
    現在讓我們一起了解下古代人用過哪些東西來洗澡吧! 1、草木灰宋代《雞肋編》中記載了南方女子用草木灰浸水洗沐去汙。肯定有小夥伴要問了,這草木灰不會有刺激性嗎?其實現代科學早就解釋了。草木灰是農村廣泛存在的消毒劑原料,具有很強的殺滅病原菌及病毒的作用,其效果與常用的強效消毒藥燒鹼相似。
  • 古代沒有肥皂,是用什麼洗東西的?他們發明了一種全能的洗滌用品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肥皂傳入中國前,中國人是用什麼代替它的。胰子,指的是豬羊等動物的胰腺。但在中國古代,它更多的是指一種由豬胰臟和草木灰等製成的複合洗滌用品。近代,人們直接把香皂、肥皂稱作胰子,天津、東北等地區都這樣稱呼肥皂。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胰子與現在的肥皂不是同一種東西。肥皂是西方人發明的,裡面添加了鹼,因此以前人們也叫肥皂為「洋鹼」。不過,胰子與肥皂的差別不是很大。
  • 胰子丨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香皂,是古代的全能洗化用品
    "十日內面白如雪,二十日如凝脂",這是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所形象描述的古代盥洗所用材料之功效,它不僅可以去除汙垢,還有美容養顏的效果。"胰子",作為我國最古老的香皂,就兼具以上兩種功效。在過去,胰子專指"豬胰子"。這裡所說的豬胰子不是指豬的胰臟,而是指用豬的胰臟做成的洗滌用品。豬的胰臟是製作胰子的主要原材料。
  • 古代洗漱品:淘米水洗頭,「胰子」搓澡,多少有點「重口味」
    到了唐代,人們改進了澡豆的製作工藝,在研磨豬胰的過程中加入砂糖,又用天然的純鹼代替原來的豆粉,並在其中加入豬的脂肪,混合均勻後,揉捏成湯圓大小的糰子或塊狀,這就是胰子了。 胰子的使用方法和現在香皂的差不多,都是把臉或手簡單的衝洗後,直接拿胰子在手心揉搓出泡沫就可以了。
  • 古代沒有洗衣粉,也沒有洗衣液,古人是用什麼洗衣服的呢?
    古代雖然沒有洗衣粉、沒有洗衣液,但不代表古人的衣服就是不乾淨、又髒又油的。說起來,古人其實也有洗滌用品,而且還都是天然的,比如說天然鹼。古代用於洗衣服的天然鹼有兩種,即土鹼和植物鹼。3.無患子(樹)的果實無患子是一種落葉喬木,其果實蘊含天然的淨菌素,歷來就是一種天然的洗護珍果,它除了可以洗滌衣物,還可以用於洗頭、洗臉和洗身子,是一種非常傳統的洗護用品。例如,《本草綱目》記載:「無患子洗髮可去頭風(頭皮屑),洗面可增白祛斑。」
  • 皂莢、洋鹼、香胰子,清潔用品的進化史。你們那管肥皂叫什麼?
    但是在以前,我們並沒有這麼多類別的洗滌用品,洗衣服、洗手、洗頭用的都是同一種東西,你知道這種東西,是什麼嗎?中國古老的清潔用品——皂莢在古代,沒有好的洗滌用品,洗頭洗臉還好,洗衣服是一個純粹力氣活了,只能靠手工搓搓搓,簡直累死個人,為了省力,搗衣杵就被發明了出來。不過,有了搗衣杵,雖然省力了許多,但是衣服依然不容易洗乾淨。
  • 它不僅是天然的洗滌劑,功效價值也極高,有著「肥皂草」的稱號
    它不僅是天然的洗滌劑,功效價值也極高,有著「肥皂草」的稱號。這一次小妖就要來介紹一種植物,它不僅僅是天然的洗滌劑,在功效價值上也是極高的,它被當地村民稱為肥皂草,也有不少人將它稱為石鹼花,為石竹肥皂草屬宿根草本植物,為多年生草本。
  • 古代的女人沒有卸妝水之類的東西,那她們是怎麼卸妝的?
    古代女子是在用生命去美白鉛成分在現代化妝品製造中已經被明令禁止,但這樣的鉛粉在古代還屬於「貴婦粉底」,普通人家用不起,只能用米粉替代。淘米水洗過米後的水,呈酸性,可以很好的分離油垢,是天然的去汙劑。在古代,普通人家的女子也可以用淘米水洗臉,不僅去油,而且護膚。
  • 古人洗衣服用這4種天然洗滌劑,不傷手還省錢,最後一種真沒想到
    他們那個年代沒有什麼洗衣粉,洗衣液,直接用清水洗也洗不乾淨啊。要我說你們也太小瞧古代人的智慧了吧,古人洗衣服用這4種天然洗滌劑,重點是不傷手還省錢!2.皂角後來發現另一種新的洗滌劑—皂角(新鮮的,曬乾儲存,研成粉末等),它在水中可以生成泡沫,有一定的去汙功能。雖然那個時候它的去汙效果還不能跟肥皂所比擬,但在當時也算是頂級的洗滌劑了,現摘現用,有些女性還用來洗頭髮。
  • 有哪些是我們誤以為古代沒有,但其實普遍存在的東西?
    遼代植毛骨質牙刷4 肥皂古人與今人一樣也要保持個人衛生,洗澡洗衣是日常需求,那古人用洗滌劑嗎,用。在近代化學工業出現以前,世界各地的洗滌劑千奇百怪,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兩河流域出現了油脂和植物灰混合成的洗滌劑;古羅馬人很有味道的用尿洗衣服,為了收集尿液洗衣店外會擺上幾個桶,去桶裡撒尿夥計還會給你兩個小錢。
  • 古代人是用什麼洗衣服的呢?
    中國古代的洗滌用品,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從最早的草木灰洗滌,演化到天然的皂角,再演化到使用加工之後的豬胰子洗滌,最後形成百花齊放的洗滌格局。先說草木灰洗滌。這種洗滌方式,現代人估計很少有機會見過了,就是用草木灰放到水裡面浸泡,然後過濾得到的水液作為洗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