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在生活中離不開清潔用品,無論是搞衛生、洗衣服,還是洗漱都需要相應的清潔用品。那麼古人用什麼清潔用品呢?其實一點也不用擔心古人沒有清潔用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多種洗滌劑和去汙劑。古人最早使用的清潔用品是草木灰,柴草燒完後剩下的灰燼有很好的清潔作用。《禮記》中記載,帽子髒了可以草木灰和水清洗。
沿海而居的古人還發現將貝殼燒成灰,與草木灰混合使用,去汙效果更好。現代人懂了化學知識就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貝殼灰的主要成為氧化鈣,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將兩者混合溶於水就有了氫氧化鉀溶液。高濃度的氫氧化鉀是強鹼,古人在混合溶液的時候會有大量雜質,所以得到的鹼性溶液正好可以去汙不傷手。
聰明的古人還發現,用這種混合溶液浸泡木頭,可以讓木頭表面呈現出光澤感。漢代人用麻織布,他們為了讓織出來的麻布更有光澤,都會在這種「鹼水」中浸泡一下。考古學家在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麻織品上印證了這個觀點。所以說,聰明的古人,他們會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各式各樣的小妙招。
天然鹼是一種蒸發鹽礦物,可以直接在大自然中開採。在漢代的醫學著作《神農百草經》中就有了關於天然鹼的介紹,當時的人們將之稱為滷鹼。到了唐代,天然鹼被稱為石鹼。天然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可以直接用來清洗衣服。到了宋代,人們覺得直接用天然鹼洗衣服會產生一股怪味,令人不舒服。於是開始在天然鹼中添加各種香料,製作成錠狀。明代醫學著作《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如何將天然鹼製作成便於儲存和販售的錠狀。
經常看穿越小說的朋友們都知道,在小說中現代人穿越到古代,第一個想到的生存辦法就是造肥皂。其實古代也有肥皂,南宋著作《武林舊事》中有賣肥皂團的記載。當時的肥皂是用皂角製作而成的。皂角是皂樹的果實,其主要成分是皂苷,易溶於水,可以產生大量泡沫,具有極強的去汙能力。並且皂角泡水之後,還可以治療皮膚病,南宋百姓用肥皂團洗衣服,可謂是十分環保健康。
在動物的體內也可以找到清潔用品,這就是知名度極高的胰子。到了現代,有很多地方還把肥皂稱為胰子,其實兩者的成分和形成機制有很大不同。胰子的主要原料是動物的胰臟。《世說新語》中有記載,王敦被晉武帝招為駙馬,他在公主府吃了洗澡用的胰子,讓人笑話了很久。到了南北朝時期,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就提到了豬的胰臟可以去汙,讓胰子成為逐漸成為普遍使用的清潔用品。
除了上述介紹的古代清潔用品,你還知道哪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拓展閱讀
演義中的小配角,歷史中的大人物,東吳魯肅
落後與先進並存,元朝是一個獨特的朝代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代表作《晚晴》
毀譽參半的傳世名著,古典小說《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