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清潔用品,草木灰、天然鹼、胰子……你還知道什麼

2020-12-19 薩培喇談藝錄

現代人在生活中離不開清潔用品,無論是搞衛生、洗衣服,還是洗漱都需要相應的清潔用品。那麼古人用什麼清潔用品呢?其實一點也不用擔心古人沒有清潔用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多種洗滌劑和去汙劑。古人最早使用的清潔用品是草木灰,柴草燒完後剩下的灰燼有很好的清潔作用。《禮記》中記載,帽子髒了可以草木灰和水清洗。

沿海而居的古人還發現將貝殼燒成灰,與草木灰混合使用,去汙效果更好。現代人懂了化學知識就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貝殼灰的主要成為氧化鈣,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將兩者混合溶於水就有了氫氧化鉀溶液。高濃度的氫氧化鉀是強鹼,古人在混合溶液的時候會有大量雜質,所以得到的鹼性溶液正好可以去汙不傷手。

聰明的古人還發現,用這種混合溶液浸泡木頭,可以讓木頭表面呈現出光澤感。漢代人用麻織布,他們為了讓織出來的麻布更有光澤,都會在這種「鹼水」中浸泡一下。考古學家在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麻織品上印證了這個觀點。所以說,聰明的古人,他們會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各式各樣的小妙招。

天然鹼是一種蒸發鹽礦物,可以直接在大自然中開採。在漢代的醫學著作《神農百草經》中就有了關於天然鹼的介紹,當時的人們將之稱為滷鹼。到了唐代,天然鹼被稱為石鹼。天然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可以直接用來清洗衣服。到了宋代,人們覺得直接用天然鹼洗衣服會產生一股怪味,令人不舒服。於是開始在天然鹼中添加各種香料,製作成錠狀。明代醫學著作《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如何將天然鹼製作成便於儲存和販售的錠狀。

經常看穿越小說的朋友們都知道,在小說中現代人穿越到古代,第一個想到的生存辦法就是造肥皂。其實古代也有肥皂,南宋著作《武林舊事》中有賣肥皂團的記載。當時的肥皂是用皂角製作而成的。皂角是皂樹的果實,其主要成分是皂苷,易溶於水,可以產生大量泡沫,具有極強的去汙能力。並且皂角泡水之後,還可以治療皮膚病,南宋百姓用肥皂團洗衣服,可謂是十分環保健康。

在動物的體內也可以找到清潔用品,這就是知名度極高的胰子。到了現代,有很多地方還把肥皂稱為胰子,其實兩者的成分和形成機制有很大不同。胰子的主要原料是動物的胰臟。《世說新語》中有記載,王敦被晉武帝招為駙馬,他在公主府吃了洗澡用的胰子,讓人笑話了很久。到了南北朝時期,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就提到了豬的胰臟可以去汙,讓胰子成為逐漸成為普遍使用的清潔用品。

除了上述介紹的古代清潔用品,你還知道哪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拓展閱讀

演義中的小配角,歷史中的大人物,東吳魯肅

落後與先進並存,元朝是一個獨特的朝代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代表作《晚晴》

毀譽參半的傳世名著,古典小說《金瓶梅》

相關焦點

  • 古人洗漱用什麼?草木灰、天然鹼、胰子……你還知道什麼
    現代人在生活中離不開清潔用品,無論是搞衛生、洗衣服,還是洗漱都需要相應的清潔用品。那麼古人用什麼清潔用品呢?其實一點也不用擔心古人沒有清潔用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多種洗滌劑和去汙劑。古人最早使用的清潔用品是草木灰,柴草燒完後剩下的灰燼有很好的清潔作用。《禮記》中記載,帽子髒了可以草木灰和水清洗。
  • 古代沒有洗衣粉,也沒有洗衣液,古人是用什麼洗衣服的呢?
    古代雖然沒有洗衣粉、沒有洗衣液,但不代表古人的衣服就是不乾淨、又髒又油的。說起來,古人其實也有洗滌用品,而且還都是天然的,比如說天然鹼。古代用於洗衣服的天然鹼有兩種,即土鹼和植物鹼。1.土鹼所謂土鹼,就是一些鹼地經風化脫水,會在地表上露出白色粉末狀的天然鹼,這種土鹼不僅可以食用,也可以用於洗滌衣物。2.植物鹼,典型代表:草木灰草木灰,即植物燃燒後的殘餘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鉀,是歷史上最早的洗衣粉。
  • 胰子丨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香皂,是古代的全能洗化用品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胰子竟然是以豬的胰臟為主要材料,再與其他原料混合後加工製成。什麼是胰子在近代,人們習慣地將香皂稱為胰子,但在陝西關中、天津、河北、東北等地也都習慣地稱呼肥皂為胰子。當然,人們更習慣地稱香皂為"香胰子",肥皂為"胰子"或"豬胰子"。
  • 皂莢、洋鹼、香胰子,清潔用品的進化史。你們那管肥皂叫什麼?
    我們現在,有著各種各樣的清潔用品,洗衣服有洗衣服、洗衣液、透明皂;洗手有香皂、洗手液;洗頭有洗髮水等等。但是在以前,我們並沒有這麼多類別的洗滌用品,洗衣服、洗手、洗頭用的都是同一種東西,你知道這種東西,是什麼嗎?
  • 胰子——最古老的肥皂,竟是豬的這個部位製成的
    想什麼呢?咱可是正直的肥皂 你有想過肥皂是怎麼來的嗎? 中國人很早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鹼洗滌衣服,人們還把豬胰腺、豬油與天然鹼混合,製成塊,稱「胰子」。
  • 古代可沒有什麼立白、藍月亮,那古人們是怎麼洗衣服的?
    既然我們現代人用來洗衣服的清潔用品古代都沒有,那麼古人們是怎麼有效解決衣服的髒汙問題呢?下面為大家隆重介紹中國最早的洗衣粉:草木灰(草木灰中的碳酸鉀能去除油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就是強鹼,對付油汙自然是滷水點豆腐,高效無比。西方的老兄們同樣發現了草木灰的奇效,古羅馬人就鑽研出了一種奇葩的清潔方式:草木灰加尿!
  • 肥皂發明前,人們用草木灰洗手,這種物品則是清潔用品中的「貴族...
    如今人們清潔雙手用肥皂、洗手液或者消毒液。那麼在肥皂發明之前,人們是用什麼物品來洗手起到清潔作用的? 在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文字學家識別出了「盥」字。從字形上來看,甲骨文中的「盥」字形象而傳神,整體看來是個上下結構的漢字。上半部分的中間很明顯是「水」字,兩側則是伸入水中的兩隻手的形象;下半部分則是一個容器的輪廓。
  • 古代洗滌劑:漢代人用天然石鹼 唐朝人用玫瑰胰子
    在看古裝劇時,常見到這樣的場景:在某個小溪邊,一位古代姑娘用棒槌使勁敲打著漂在水邊的衣物。沒錯,古代的人們正是用這種笨拙而又簡單的辦法洗衣服的。你也許會問,古人在沒加去汙劑的情況下能錘乾淨麼?  我們現在用肥皂等洗衣物洗澡,古人是用什麼做洗滌劑的?其實「肥皂」在中國已有很長的歷史了。
  • 古代沒有肥皂,是用什麼洗東西的?他們發明了一種全能的洗滌用品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肥皂傳入中國前,中國人是用什麼代替它的。胰子,指的是豬羊等動物的胰腺。但在中國古代,它更多的是指一種由豬胰臟和草木灰等製成的複合洗滌用品。近代,人們直接把香皂、肥皂稱作胰子,天津、東北等地區都這樣稱呼肥皂。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胰子與現在的肥皂不是同一種東西。肥皂是西方人發明的,裡面添加了鹼,因此以前人們也叫肥皂為「洋鹼」。不過,胰子與肥皂的差別不是很大。
  • 中國清潔用品發展史:從澡豆到胰子,我國古代用什麼洗澡洗衣服?
    肥皂與香(藥)皂,是我們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的清潔用品。相傳,公元前207年的某一天,古埃及國王胡夫宴請賓客。這時,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真是忙中出錯,一個粗心的小夥計不小心碰翻了一盆剛熬好的羊油,結果正好倒在在灶旁的炭灰裡。小夥計嚇壞了,趕緊趕忙將沾有羊油的炭灰捧到外面扔掉,以免被人發現。回來洗手的時候,他意外的發現自己的手居然洗得特別乾淨。
  • 古代洗漱品:淘米水洗頭,「胰子」搓澡,多少有點「重口味」
    其實,不僅現代人注重清潔,中國古人很早就有愛乾淨、講衛生的傳統,出現於宋代的肥皂就是古代清潔用品的傑出代表。那麼在宋代以前的中國人又是如何潔面沐浴的呢? 2、首件人工合成的洗滌用品 澡豆的製作方法與之前相較是十分繁瑣的,此前的清潔用品大多是純天然的,無需太多加工,也沒有什麼添加物,澡豆的出現,可以說是開創了人工合成洗滌用品的先河。
  • 古代女性沒有香皂和沐浴露,那她們用什麼來洗澡呢?
    古時候的生產力雖然低下,所以不像我們可以好好的享受沐浴露的清潔和護膚,但是人家那樣洗澡,還有女子可以膚若凝脂也真是讓人佩服!現在讓我們一起了解下古代人用過哪些東西來洗澡吧! 1、草木灰宋代《雞肋編》中記載了南方女子用草木灰浸水洗沐去汙。肯定有小夥伴要問了,這草木灰不會有刺激性嗎?其實現代科學早就解釋了。
  •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古代的人用什麼洗衣服的?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洗衣多使用搗衣杵,又稱搗衣砧,木質,靠搗衣杵打衣服時的力量,用水把汙垢帶出來。因此我國古代洗衣服被稱為「搗衣」。晉代曹毗的《夜聽搗衣》就有記錄。到了唐朝,廣泛出現於文人騷客的詩句中,如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這種洗衣方式一直流傳至上世紀。
  • 古時的人們用什麼洗澡洗衣服的?這個問題今天我來告訴您
    今天的我們洗衣服,洗手什麼的,有非常豐富的清潔劑可以選擇,各種名目繁多的洗衣粉、洗衣液和洗手液,沐浴露、香皂、肥皂……簡直數不勝數,讓人眼花繚亂。可是古代的人要怎麼洗衣服,洗澡和洗手這些呢?他們也有這麼豐富的清潔劑、洗滌劑可選擇嗎?
  • 中國古人用什麼東西洗刷刷?說不定你小時候還見到過!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洗滌劑用品五花八門:沐浴露、洗髮水、潔面乳、洗衣粉、洗潔精、去漬油……那麼,在古代,人們是用什麼來去除汙垢的呢?人類最早使用的洗滌劑是草木灰。《禮記內則篇》中記載:「冠帶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澣。」這是利用草木灰中的碳酸鉀來洗掉衣帽上的油汙。直到現在這種方法在民間還時有應用。
  • 別小瞧古代清潔方式,有的現在都在用
    我們都知道飯後洗碗,就算是在貧困的家庭也會拿清水洗碗,以保證下一次用飯的時候碗筷的乾淨,能夠避免很多疾病的滋生。用餐後如果不洗碗會發生什麼?有研究表明:碗筷不及時清洗或者清洗不乾淨,下一次使用時,可能就會導致腹痛、腹瀉,更嚴重的,可能會出現腸胃炎的現象。
  • 洗衣四千年越來越輕鬆 草木灰成最早「洗衣粉」
    草木灰成為最早「洗衣粉」  原始的衣物清潔材料是人們在祭祀或燒烤活動時,偶然發現沾上一些物質的器物更容易清洗,進而尋找原因,發現了清潔衣物的奧秘。這種神奇的物質就是草木灰。  據記載,公元前600年,當時腓尼基人把山羊脂和草木灰混在一起造出了肥皂,腓尼基人發現了表面活性劑的優越性能,即能削弱水的表面張力,使水更好地滲入織物,分解汙垢並讓它漂浮到表面,直到最終被洗刷掉。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也發現了草木灰可以用作洗滌劑。《禮記·內則篇》說:「冠帶垢,和灰清漱。」意思是系帽子的帶子髒了,就和著草木灰洗。這是因為草木灰中的碳酸鉀能去除油汙。
  • 古代沒有洗衣粉,所以衣服是不是又髒又臭還特別油?不,你想錯了
    你太小看古人了!古代雖沒有洗衣粉,但卻有著與洗衣粉差不多功效,甚至是更好的清潔用品。同時,因「皂苷」這種物質不會對人體皮膚造成任何不好的刺激,所以古代的人們還喜歡用它來清洗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東西,比如水果、鍋碗瓢盆等。魏晉時期,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洗滌劑,叫「澡豆」。
  • 古代沒有洗衣粉,那他們又髒又油的衣服怎麼辦?
    植物中原本包含的氮、鉀等元素,經過焚燒之後,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於草木灰之中。在偶然的機會之下,古人發現草木灰與水混合後,對衣物有良好的清潔作用,尤其是豆秸燃燒後產生的草木灰,對衣服的清洗作用更是非常良好。這種草木灰俯拾可得,造價極低,是洗衣服的天然良劑。
  • 古人用什麼洗衣服
    但在古代,人們又是用什麼洗衣服呢?據史書記載,古人在祭祀或進行野外燒烤時偶然發現,汙垢沾到衣物上加入灰料搓洗一番,再浸泡洗滌,效果更佳。基於這種生活經驗,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把附著在山羊皮下的脂肪和燒烤後留下的炭灰攪拌在一起製作出了洗滌劑,這便是肥皂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