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發明前,人們用草木灰洗手,這種物品則是清潔用品中的「貴族...

2020-12-19 騰訊網

疫情期間,醫學專家建議人們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如今人們清潔雙手用肥皂、洗手液或者消毒液。那麼在肥皂發明之前,人們是用什麼物品來洗手起到清潔作用的?

在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文字學家識別出了「盥」字。從字形上來看,甲骨文中的「盥」字形象而傳神,整體看來是個上下結構的漢字。上半部分的中間很明顯是「水」字,兩側則是伸入水中的兩隻手的形象;下半部分則是一個容器的輪廓。不難看出字面意思就是將手伸入到盛滿水的容器中,是一個洗手的動作。所以,在甲骨文中「盥」字也就是「洗手」的意思。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中記述:「盥,澡手也。」《史記·龜策列傳》云:「常以月旦祓龜,先以清水澡之。」這兩處引文中的「澡」字,最初本義也均作洗手,後來其含義擴展為泛指洗滌。

甲骨文中的「盥」

為了提升清潔效果,人們一直在不停地探索何種物品可以更好地幫助清洗雙手。《禮記·內則》篇云:「冠帶垢和灰清漱。」因為草木灰中含有能夠去油汙的碳酸鉀,所以很早就被用來當作清潔用品使用。「潘汁」也是人們很早用來洗手洗面的用品之一。所謂「潘汁」,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淘米水。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淘米水確實有不錯的清潔作用,它的水質呈酸性,水分子可以很好地分離油垢。另外,皂角也是古人使用的成本很低的清潔用品,它是豆科植物皂莢樹所結的果實,貌似豆角。皂角中含有皂甙,它的水溶液能生成泡沫,這種泡沫有去汙性能,據說魏晉時期社會上還出現了售賣皂莢的店鋪。作為一種純天然肥皂,皂莢在古人所用洗滌用品中存在時間最長。一直到今天,偏遠農村中還有人用皂莢代替洗衣粉來洗滌衣物。

除了這些「就地取材」的用品,人們還逐漸製作出有清潔和滋潤皮膚功能的合成品。南朝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記載到:「婢擎金澡盤盛水,琉璃盌盛澡豆。」宋代彭乘《墨客揮犀》卷十則記述:「(王安石)面黧黑,門人憂之,以問醫人。曰:『此垢汗,非疾也。』進澡豆令公洗面。」可見南朝到宋代,人們用澡豆這種物品來洗手洗面以達到清潔作用。澡豆的製作過程比較複雜,先是把豬的胰腺的汙血洗淨,撕除脂肪後研磨成糊狀,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勻地混合,經過自然乾燥便成可作洗滌用途的澡豆。豬胰和豆粉的作用是去油除垢,而香料的作用則是讓清潔過的雙手散發出香氣,所以澡豆的製作成本很高,在很長時間內屬於貴族階層的使用品。

唐人孫思邈在《千金方》中介紹了不同品類的澡豆配方,其中有個別種類非常奢侈。比如最誇張的一例:「丁香、沉香、青木香、桃花、鍾乳粉、真珠、玉屑、蜀水花、木瓜花各三兩,奈花、梨花、紅蓮花、李花、櫻桃花、白蜀葵花、旋覆花各四兩,麝香一銖。上一十七味,搗諸花,別搗諸香,真珠、玉屑別研作粉,合和大豆末七合,研之千遍,密貯勿洩。常用洗手面作妝,一百日其面如玉,光淨潤澤……」

《紅樓夢》中所記載的清代貴族階層中,洗手還在用澡豆這種物品。第三十八回中,賈府女眷賞桂花吃螃蟹,鳳姐「又命小丫頭們去取菊花葉兒、桂花蕊燻的綠豆面子來,預備洗手」。這裡的「綠豆面子」,實際上是古代澡豆的一種延續。把綠豆面與桂花蕊等天然香料密封在一起,讓綠豆面染上桂花香氣,就成了吃螃蟹之後去除手上腥氣的最好清潔用品。

另外,清代還出現了類似於今天護手霜的物品,《紅樓夢》中稱之為「漚子」。第五十四回中,一次寶玉小解過後,「來至花廳後廊上,只見那兩個小丫頭一個捧著小沐盆,一個搭著手巾,又拿著漚子壺在那裡久等。」「漚子」是舊時上層社會中的人使用的一種半流質香蜜,用冰糖、蜂蜜、粉、油脂、香料合成,擦在皮膚上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使皮膚潔白細潤。可見在清朝貴族社會中,公子小姐會用豆面洗手,漚子護膚。

後來人們為了降低澡豆的成本,在研磨豬胰時加入砂糖,又以碳酸鈉(純鹼)代替豆粉,並加入熔融的豬脂混和均勻後壓製成球狀或塊狀,這就是到20世紀中後期還普遍使用的「胰子」了。胰子在化學組成上和今天的香皂極相近,至今在一些地區仍然把肥皂稱為「胰子」。

相關焦點

  • 皂莢、洋鹼、香胰子,清潔用品的進化史。你們那管肥皂叫什麼?
    我們現在,有著各種各樣的清潔用品,洗衣服有洗衣服、洗衣液、透明皂;洗手有香皂、洗手液;洗頭有洗髮水等等。但是在以前,我們並沒有這麼多類別的洗滌用品,洗衣服、洗手、洗頭用的都是同一種東西,你知道這種東西,是什麼嗎?
  • 古代的清潔用品,草木灰、天然鹼、胰子……你還知道什麼
    現代人在生活中離不開清潔用品,無論是搞衛生、洗衣服,還是洗漱都需要相應的清潔用品。那麼古人用什麼清潔用品呢?其實一點也不用擔心古人沒有清潔用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多種洗滌劑和去汙劑。古人最早使用的清潔用品是草木灰,柴草燒完後剩下的灰燼有很好的清潔作用。
  • 古代沒有肥皂,是用什麼洗東西的?他們發明了一種全能的洗滌用品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肥皂傳入中國前,中國人是用什麼代替它的。胰子,指的是豬羊等動物的胰腺。但在中國古代,它更多的是指一種由豬胰臟和草木灰等製成的複合洗滌用品。近代,人們直接把香皂、肥皂稱作胰子,天津、東北等地區都這樣稱呼肥皂。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胰子與現在的肥皂不是同一種東西。肥皂是西方人發明的,裡面添加了鹼,因此以前人們也叫肥皂為「洋鹼」。不過,胰子與肥皂的差別不是很大。
  • 肥皂小史:從皂莢到香胰子
    專家提出,對於普通人來說,「抗疫」的第一步就是戴口罩、勤洗手,而且最好是用肥皂洗手。平凡無奇的肥皂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真是出乎人們的意料。回溯歷史,從皂莢、澡豆、香胰子到洋鹼,小小的肥皂可有著說不完的故事……  相傳,肥皂是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埃及人最先發明的,他們無意間發現油脂滴落在熱的草木灰上可以達到去汙的作用。
  • 肥皂是由古埃及夥夫發明的,竟是當時只有貴族才能使用的奢侈品
    肥皂之所以能去汙,是因為它有特殊的分子結構,分子的一端有親水性,另一端有親油脂性。在水與油汙的界面上,肥皂使油脂乳化,溶解於肥皂水中;在水與空氣的界面上,肥皂圍住空氣分子形成泡沫。原先不溶於水的汙垢,因肥皂的作用,無法再依附在衣物表面而溶於肥皂泡沫中,最後被清洗掉。據說古埃及國王胡夫熱情好客,經常設宴招待客人。
  • 古代沒有香皂, 也沒有沐浴露, 人們用什麼洗澡?
    洗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享受。洗澡的時候,人們都會塗上香皂、沐浴露之類的潔膚用品。在現在看來,洗澡當然要用香皂、沐浴露,但在古代沒有香皂和沐浴露人們洗澡怎麼辦?其實在古代,我國民間也有各種清潔皮膚的辦法。
  • 肥皂是如何發明?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裡著火了,不要驚慌失措,用水及時澆滅就行。但是,在著火時,我們不免會思考是用熱水滅火好還是用冷水滅火好呢?根據我們了解的一般常識,用冷水滅火效果更好,因為冷水可以迅速降低火的溫度。的確,冷水滅火很好,但是要想更有效地滅火,最好使用熱水。
  • 古人洗漱用什麼?草木灰、天然鹼、胰子……你還知道什麼
    現代人在生活中離不開清潔用品,無論是搞衛生、洗衣服,還是洗漱都需要相應的清潔用品。那麼古人用什麼清潔用品呢?其實一點也不用擔心古人沒有清潔用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多種洗滌劑和去汙劑。古人最早使用的清潔用品是草木灰,柴草燒完後剩下的灰燼有很好的清潔作用。《禮記》中記載,帽子髒了可以草木灰和水清洗。
  • 古人沒有肥皂,也沒有洗衣粉,他們洗衣服用的是什麼呢?
    現在人們洗衣服的時候,用的是洗衣粉或者肥皂,品牌很多,各式各樣。洗衣粉是一種鹼性的合成劑。他最早是由德國的漢高於1907年用硼酸鹽和矽酸鹽製作而成。而古人沒有肥皂,也沒有洗衣粉,那他們洗衣服用的是什麼呢?
  • 中國清潔用品發展史:從澡豆到胰子,我國古代用什麼洗澡洗衣服?
    肥皂與香(藥)皂,是我們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的清潔用品。相傳,公元前207年的某一天,古埃及國王胡夫宴請賓客。這時,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真是忙中出錯,一個粗心的小夥計不小心碰翻了一盆剛熬好的羊油,結果正好倒在在灶旁的炭灰裡。小夥計嚇壞了,趕緊趕忙將沾有羊油的炭灰捧到外面扔掉,以免被人發現。回來洗手的時候,他意外的發現自己的手居然洗得特別乾淨。
  • 古時的人們用什麼洗澡洗衣服的?這個問題今天我來告訴您
    今天的我們洗衣服,洗手什麼的,有非常豐富的清潔劑可以選擇,各種名目繁多的洗衣粉、洗衣液和洗手液,沐浴露、香皂、肥皂……簡直數不勝數,讓人眼花繚亂。可是古代的人要怎麼洗衣服,洗澡和洗手這些呢?他們也有這麼豐富的清潔劑、洗滌劑可選擇嗎?
  • 肥皂的起源——國外篇
    美索布達米亞人在公元前3000年以楔形文字在黏土板上記載的肥皂做法,人們將1份油和5份鹼性植物灰混合製成清潔劑,是歷史上最早的記錄,之後在公元前600年時把技術傳給了腓尼基人。在這個時代,肥皂被用來洗淨羊毛和棉花的纖維製品。在歐洲關於肥皂起源的傳說很多,一說古羅馬的高盧人,每遇節日便將羊油和山毛櫸樹灰。溶液攪成稠狀,塗在頭髮上,梳成各種髮型。
  • 溼紙巾不能代替肥皂洗手 流水能更好地清潔
    原標題:溼紙巾不能代替肥皂洗手   市面上,很多溼紙巾都打著「消毒」「除菌」的字樣,標明能夠殺滅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所以,在外出遊玩、飯店就餐時,人們常用它來「洗手」。其實,溼紙巾並不能代替肥皂、洗手液等來清潔皮膚。
  • 美國醫生四年不用肥皂洗手,疫情期間稱用清潔產品洗手對身體有害
    詹姆斯·哈姆布林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5日報導,當天上午,來自美國紐約的預防醫學醫生詹姆斯·哈姆布林在英國「今日秀」節目中表示,他已經連續4年沒有用肥皂或洗手液洗過手了
  • 洗手到底是用肥皂還是洗手液好?免洗洗手液能代替洗手嗎?洗完手要...
    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防控,聽得最多的就是「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這些預防疾病的建議了。但你知道為什麼要勤洗手嗎?洗手到底是用肥皂還是洗手液好?免洗洗手液能代替洗手嗎?洗完手要擦乾嗎……今天統統為您解答!
  • 若是穿越回漢朝,都有哪些洗浴用品呢,可沒有肥皂跟洗髮水哦
    只用清水擦拭還是也有洗浴用品呢,接下來讓我們了解一下穿越到漢朝是怎麼洗澡的吧。漢代人與現代人相比,洗澡不是那麼方便,洗澡也沒有現代人這麼頻繁,漢代會每個五天放一次假,專門給官員洗澡休息,所以有五日一休沐的說法。可是洗浴離不開洗滌用品,漢朝可沒有香皂、洗髮水,那麼他們一般用什麼洗澡呢?
  • 《金瓶梅》中提到的糖肥皂,究竟是什麼小吃?肥皂竟然可以吃?
    02豌豆粉可清潔,製成澡豆用來洗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世說新語》中的一個故事,說是東晉貴族王敦娶了晉武帝的公主,馬上搬進一所豪宅,家中陳設升級了不只一個檔次比如說有一次,他上完廁所出來,丫鬟用金盤盛水,用玻璃碗盛澡豆,讓他洗手,他居然把澡豆倒進水裡,一口氣吃光了,惹得眾丫鬟掩口而笑。這個王敦吃的澡豆,就是早期的一種肥皂,用豌豆粉和香料製成,不僅可以拿來洗澡,還可以吃,因為無毒,還很香。
  • 用肥皂還是洗手液or免洗消毒液?是時候來複習一下科學洗手了!
    到底是用肥皂還是洗手液? 免洗洗手液能代替洗手嗎? 今天統統為你解答! 洗手:狙擊看不見的敵人 手是人體的「外交官」,人們一切的「外事活動」都要用手來完成。因此,手就很容易粘上許多病原體微生物。
  • 最新疫情風險等級提醒|洗手用什麼好?用肥皂還是洗手液or免洗消毒液?
    洗手用什麼好?用肥皂還是洗手液or免洗消毒液?從年初開始,「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就成了大家預防新冠肺炎疫情的必備法寶,轉眼到了年底,堅持了一年的好習慣你還在做嗎?洗手,是日常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做好它卻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法寶。為什麼要勤洗手?到底是用肥皂還是洗手液?免洗洗手液能代替洗手嗎?洗完手要擦乾嗎?
  • 隋末如意公主制肥皂,在隋朝原材料怎麼獲得,沒有肥皂怎麼洗衣服
    沒有肥皂如何洗衣服中國古代婦女開始的時候就發現在潭水中有一種白色結晶的東西,是可以洗乾淨衣服的,如果衣服有了油性的汙漬,用清水是洗不乾淨的,但加了這種白色的東西就能去油漬,其實這種白色的東西就是「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