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 來源:綜合 https://www.eol.cn/ceici/
教育部擬啟動第五輪學科評估堅決克服五唯頑疾
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近日印發了《關於公布〈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擬啟動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
第五輪學科評估將按照「改革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要求,在十個方面改革完善。在指標體系設計上,堅持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標準,以「質量、成效、特色、貢獻」為價值導向,以「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為基本方法,以破除「五唯」頑疾為突破口,在保持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基本定位和評估體系框架基本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堅決破除「五唯」頑疾,改革教師隊伍評價,突出質量、貢獻和特色。(中國青年報)
教育部:不「進校」開展評估,減少對學校正常辦學的幹擾
教育部網站11月3日消息,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負責人就《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答記者問時表示,為切實減輕學校負擔,減少對高校正常辦學幹擾,本輪學科評估著力加強評估專業化建設,創新評價方法,完善評估流程。
一是構建「公共數據與學校填報相結合」的數據獲取模式。充分利用學位中心「全國學科大數據服務平臺」的國內外公共數據資源,將有關數據提供學校審核確認,有效減輕學校收集匯總數據的負擔。
二是提升評估信息平臺智能化水平。提供智能核查、智能比對、智能提示等功能,幫助學校高效填報與核驗數據。
三是首次實施「全程無紙化」報送。所有材料均通過評估系統提交電子文件,不再報送任何紙質材料。四是評審工作全部通過網絡開展。不「進校」開展評估,減少對學校正常辦學的幹擾。(教育部網站)
教育部:評價學術論文不以刊評文 淡化論文收錄數和引用率
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公布〈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擬啟動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文件指出,評價教師不唯學歷和職稱,不設置人才「帽子」指標,避免片面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做法。
文件強調,注重多元評價,採取多維方法。評價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設置「代表性學術著作」「專利轉化」「新藥研發」等指標,進行多維度科研成效評價。(教育部網站)
內蒙古:啟動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日前啟動實施「健康內蒙古·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通過建立健全「學生—學校—家庭—社會和政府」聯動工作機制,全面開展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進一步提升全區中小學生健康素養和體質健康水平。
「健康內蒙古·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是健康內蒙古行動(2020—2030年)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校園愛國衛生運動行動、健康校園創建行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行動、體育鍛鍊行動、健康知識和技能普及提高行動、校園食品安全行動、體質健康評價行動等7項專項行動,積極應對當前突出的青少年健康問題,採取積極有效措施,預防疾病,有效提升青少年學生健康水平。(中國教育報)
河北:今年已撥付61億學生資助金
近年來,河北先後研究制定系列文件,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開發建設「河北省脫貧攻堅義務教育信息系統」,將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3.26萬未脫貧人口、9.6萬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在義務教育階段就讀學生全部納入監測範圍,發現問題隨時解決、隨時清零。2019—2020學年,全省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7.6%。
目前,河北已建立起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的全鏈條學生資助體系。2016—2019年全省累計安排各類資助資金252.7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860萬人次;今年,已撥付資助資金61億元。(中國教育報)
八部門部署開展「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
近日,公安部、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司法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共青團中央等八部門近日聯合下發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共同組織開展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進一步增強公眾出行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活動期間,公安交管部門將緊盯重點車輛、重點人群、重點地區,結合秋冬季節特點,組織開展源頭隱患清除和重點違法整治行動。此外,全國各地還將吸引鼓勵社會公眾和公益力量積極參與,推動交通安全共建共治共享。(人民日報)
寧夏加強體育工作著力提升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寧夏回族自治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有關決策部署,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幫助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為目標,努力開齊開足開好體育課程,加強課餘訓練和課外鍛鍊,著力提升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加強統籌推進,深化體育教學改革。2020年召開全區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教體融合,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課程,完善學校體育「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模式。
完善評價機制,提升體育課程質量。完善體育教學管理機制,緊抓課堂教學主陣地,重點就體育課開課率、教學效果、學生體質健康指標等建立常態檢查評價管理機制,不斷提升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教師抓體育工作的動力和效果。
堅持特色引領,培養學生運動習慣。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銜接、群體活動與運動競賽相協調,引導青少年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全保障體系,夯實體育基礎能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國家和地區特崗教師、公費師範生等項目,加大體育教師補充力度,累計招聘特崗教師383名、公費示範生213名,外聘兼職體育教師831名,為開齊開足開好體育課程提供師資保證。(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
海南省教育廳:高中階段學校自動除顫儀(AED)安裝率已達100%
記者日前從海南省教育廳獲悉,海南省高中階段學校自動除顫儀(AED)安裝率已達100%,187所高中階段學校每校配備一臺AED自動除顫儀,為師生生命安全提供更大保障。
2020年初,「高中階段學校安裝AED自動除顫儀設備項目」被列入海南省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海南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聯合下達高中階段學校安裝AED自動除顫儀設備項目省級專項資金561萬元,為項目實施提供資金保障。海南省教育廳多次召開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快推進項目實施,明確時間節點,消除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確保按時完成。截至10月中旬,海南全省高中階段學校完成了與中標商的合同籤訂和設備安裝驗收工作。(海南省教育廳)
①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公共服務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公共服務平臺」。
②本站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