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莫比烏斯環,是一種拓撲學結構,可以將一根紙條扭轉180度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就形成了莫比烏斯環。它只有一個面和一個邊界,它將正反面統一為一個面。莫比烏斯環最大的意義就是象徵著融合。致強社區的治理,猶如莫比烏斯環一樣,是一個閉環,沒有起點和終點,社區治理的每一個環節相輔相成,實現一個自我造血的閉環;也沒有正反面,居民、商戶都可以是管理者,也可以是被管理者。□本報記者 雷倢
7月13日傍晚,在成都市成華區青龍街道致強社區舉辦的天府市集上,一個個帳篷搭了起來,蔬果、生活百貨、手工文創、非遺漆藝文化等多種商品都擺了出來,不時有人上前詢問、挑選……
6月,致強社區結合《2019年致強社區商居聯盟積分管理制度》,通過積分兌換市集展位,開展常態化市集活動。這是致強社區治理的「莫比烏斯環」帶來的成效之一。
自2018年致強社區通過搭建商家、街區、居民組織間的互動機制,形成了社區治理的「莫比烏斯環」,社區治理中的棘手問題,在這個「環」中解決了。
一個無限循環的環
志願者積分制度、商居聯盟制度共建「造血閉環」
莫比烏斯環,難覓線條起於何地,終於何處,象徵著無盡循環。而致強社區搭建起的社區「治理環」,正是環環相扣無限循環的「造血閉環」。
變化起於2018年,致強社區根據「小街坊大舞臺、小空間大集成、小綠地大情懷」中心城區周邊安置社區轉型升級的思路,梳理居民意見,修建起了公園、綠道、健身廣場、噴泉、兒童遊樂場等居民活動設施。
小土坡、垃圾山變成綠地、公園後,居民有了家園守護意識。「開始自發撿垃圾。」致強社區黨總支書記劉平回憶道,社區藉機組織起了志願者,第一周就有100多個居民報名,社區將他們分為了10個組,輪班負責打掃公共空間。一個月後,志願者隊伍擴大到350多人,又增加了澆花小組。
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致強社區實施了志願者積分制度,居民每做一次義工,可獲得一點積分。積分能幹什麼?致強社區成立商居聯盟,居民可以用積分消費。
商家的積極性如何調動?劉平告訴記者:「積分抵扣現金,可為商家帶來流量,是雙贏。另一方面,我們對商家也進行積分管理,比如門前三包做得好可獲積分,參與現金抵扣活動等便民服務可獲積分。我們又把社區廣場的大屏幕等資源拿出來,商家可以用積分和錢來租做宣傳。」
劉平說,商家購買宣傳機會的資金,會進入到社區微基金中。微基金也會拿出一部分錢來為積分兌換兜底,剩下的則用於社區活動,比如舞蹈班、剪紙班,居民也可以用積分來兌換這些課程。
商家能夠獲利,居民也能得實惠,就這樣,志願者隊伍壯大到1000餘人,轄區內也有20多個商家加入商居聯盟。不僅如此,一些周邊的商家也來尋求合作。一個社區自我造血的閉環就這樣形成了。
沒有正反面的環
每個人都是治理者和被治理者莫比烏斯環還有一個特性:沒有正反面,而致強社區的治理也是這樣:居民、商家既是被治理者,也是治理者。
現在,致強社區有17個志願組,服務項目從環境維護擴展到糾紛調解、車輛管理、消防等領域。
居民易啟蓉告訴記者:「一個人獲得積分,全家都可以使用,不僅有成就感也有實實在在的好處。通過當志願者,鄰裡也熟悉了。」
2009年搬來的羅秀花,也是一名志願者。「有一天晚上,我和其他志願者主動守了公園的一個小品雕塑兩個小時。」
原來,當晚他們像往常一樣在公園散步,走到石磨邊,看到幾乎每個人都對這個石磨雕塑很好奇,都要踩進草坪去推一推。「這樣一是不安全,二是草都被踩死了。」羅秀花和同伴守了兩小時,等散步的人基本上都回家了,他們才走。
像羅秀花這樣,主動參與到社區治理中的居民還有很多。而商家加入「百姓城管」,維護社區整潔,獲得積分。同時也主動提供社區服務。去年,社區搞晚會,轄區裡的一所教育機構主動出資贊助。
莫比烏斯環極具韌性,可以在彎曲、拉大、縮小或任意的變形下保持不變,致強社區的治理也是如此。
「天府市集就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一位商家告訴記者,天府市集不僅幫助他們恢復了線下人氣,今年社區還搭建了社區生活商城的微信小程序,不定期發布團購商品,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高品質、低利潤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