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口腔科副主任醫師徐勇剛發表了關於醫生職稱的諫言:請廢除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引發廣大醫護的熱議。
01
這篇諫言主要是談論關於醫生晉升的制度問題:晉升正副高,各醫院都傾向於抗疫一線醫護優先,隊伍十分龐大,那些因各種原因沒算得上一線的醫護,則基本上晉升無望且遙遙無期,這隊伍同樣龐大。
今年6月份,中國衛生人才網下發通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晉升高一級職稱可以提前一年申報參加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對做出突出貢獻,獲得省部級以上表彰獎勵的,晉升高一級職稱可以直接申報參加考試,不受工作年限限制。
有些省份和地區的抗疫一線醫護,還有「免試」衛生高級職稱考試的資格。
看完這則信息後,很多醫護的想要說的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一線人員的定義有分歧,二是疫情期間大家都踴躍報名,在大環境相對安全下,各援鄂人員得到了不算差的回報,在晉升上更享受優先待遇,卻也排擠了非一線人員的晉升機會。
針對這些各種各樣的意見,徐勇剛先生作為抗疫一線且要晉升正高的醫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們每一名醫護突然接到一線通知的那一刻,內心強烈的慌亂和掩不住的淚水,都是當初最真實的表現。但沒有人退縮,沒有人講客觀或講條件,這是一份義不容辭的職責。」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奔赴一線是醫生們的使命也是責任,後來證實隔離病區醫護基本無感染,也是大家拿生命冒險來驗證出來的結果,是人生的一次巨大挑戰,現在也是一個機遇。
抗疫安全歸來後,很多醫護得到了補貼和嘉獎,但那些同期戰鬥在醫院各個崗位包括臨床、行政、後勤而未劃入一線檔的醫護同事們內心不免悽涼。
02
近日來,有一種呼聲非常高且一直沒停止過,幾年前也有人大代表提案,那就是:廢除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取消醫師晉升制度!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這個聲音再次出現!是因晉升正副高職稱的評定機制,曾一直以來都是唯科研、論文、專利為重要指標,在甄別材料的真實性有待考究,最終評審結果難以反映人才的實際能力。
醫生們真的是想要廢除主任副主任醫師的職稱嗎?
其實大多數醫生想要廢除正副主任醫師職稱根本原因是:評審標準過於強調論文、實踐導向性不強、重視臨床不夠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醫務人員積極性。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意見》直接體現了醫護們一直呼籲的評價標準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等傾向、突出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等。
《意見》主要內容包括六個方面:
一、健全評價體系。明確各級別職稱名稱,促進衛生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動態調整專業設置。
二、完善評價標準。注重醫德醫風考核,突出評價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帽子」等傾向。
三、創新評價機制。完善職稱評價方式,實行分層分類評價,暢通職稱評價渠道,提升職稱工作信息化水平。
四、促進評價與使用相結合。合理確定評聘模式,落實單位用人自主權,優化崗位結構比例。
五、鼓勵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完善基層評價標準,改進評價方式,落實服務基層制度。
六、改進職稱管理服務方式。推動完善行業管理,下放職稱評審權限,加強全過程監督。
該取消的不是晉升評級,而是一些無謂的評級手段!《意見》內容不少是針對目前反響非常強烈的問題。比如:
1.關於破除「唯論文」。
2.關於完善突出臨床等實踐的評價標準。
3.關於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
4.關於鼓勵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
直接廢除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職稱是不現實的,有很多人上不了副高是能力所限,若讓醫護們長期吃大鍋飯的必然導致人才隊伍能力失衡。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主要標誌。自職稱制度實施以來,對調動廣大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積極性、提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能力素質、加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03
我們知道醫生晉升的過程是不易的。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醫、教、研三個方面都要強。白天在醫院已夠忙了,晚上回家還要查文獻做科研,留給自己的空餘時間不太充足。
但醫生的職業之路,就是在不斷積累經驗和通過職稱考試,當經驗更豐富了,職稱更高了,自己也就有了選擇更多道路的機會。
現在想要評上職稱,通過衛生資格考試是關鍵!我們都知道醫生終身學習是必然,努力考職稱才是出路!
與其抱怨看的病人多、薪酬與付出不成正比,不如現在靜下心來好好學習考證,《意見》是徵求意見稿,也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還需等待醫學職稱晉升制度慢慢地改革。
醫療行業高薪的人數不在多數,是因為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很多醫生備考不努力、學習無計劃、學習效果差、對考試內容一知半解就上考場了,只能淪落為每次職稱考試的陪考人。衛生職稱考試報名將近,參考一年比一年低的通過率,可看出考試的難度是不斷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