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我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 | 短故事

2020-12-22 澎湃新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Dory

編輯 | 萬千


 / 1 /
 

「我向來沒事兒是不打電話的,你和我父女那麼多年,你見過我什麼時候沒事兒聯繫過你?」

電話這頭的我依然泣不成聲,沒辦法也不知道怎麼回答父親的問題。

「沒事兒打電話聊天,那是浪費生命!你有那點時間,還不如多幹點有用的事!」電話那頭的父親繼續說道。

「這還真像爸爸一貫的風格。」我心裡默念道。

我的父親趕上了80年代下海經商潮流的末尾,在我6、7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停薪留職,下海經商。起初能找到的都是一些苦力活,收入也不高,但後來父親受人賞識,開始做起了別人家公司的小主管,甚至跟日本商人也有合作。漸漸地,家裡的生活開始好轉,而爸爸也儼然一副商人做派,奉行講求利益的實用主義,一切都要有使用價值,否則就是扯淡,沒意義,不值得去付出。

這是我和父親最近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通話,起因是我需要和他商量一些事關我結婚的問題。想來真是時間飛逝,眼看著父親舉辦第二次婚禮仿佛還是昨天的事,而今我也要走進婚姻了。

「隨便你們怎麼辦,我都可以。」父親平靜地說。

「嗯嗯,那就這麼辦了,爸爸。」我應和著,卻覺得父親的口氣過於冷靜,就好似暴風雨之前的海面,夾雜著一絲不安。

「好的,隨便。反正我也不一定會去。」急轉直下的口氣,開始任性起來。

「我的婚禮,你不來,那我怎麼辦?」我顯得些許慌亂。

「你結婚擺宴不提前跟我說,只是最後例行通知,有什麼意義呢?」

我一時語塞,忽然意識到,這件事我做得不妥。我一邊道歉一邊帶有撒嬌地請求父親,「別呀,你還是要過來看看你女兒出嫁的樣子啊。」

父親並不買帳,說道:「沒有意義,你看看你媽媽和叔叔這幹的什麼事兒?提前不商量,事後通知我一聲就行了?我要不是為你好,你信不信你的婚禮我不讓辦,就辦不了?」

面對父親威脅式的問句,我不敢吭聲。父親見我不說話,繼續向我控訴著媽媽的種種罪狀。

在父親滔滔不絕的罵聲中,我想起了這過往的十多年。好像父親在我面前一直都是十分高大的,讓人不敢反抗的。父母感情很好的時候也是,雖然母親很嚴厲,平時對我說教很多,但我敢跟媽媽談條件,父親雖然很寵溺我,但我卻會因為父親的一句厲聲斥責嚇得一聲不吭。在母親面前,我像一個談判者,在父親面前,我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服從者。

歷數過往的種種服從與隱忍,「你那麼兇幹嘛?」我突然大聲地說,緊接著眼淚就奪眶而出,「我從沒在媽媽面前聽過你的一句不是,而你卻......」我嗚咽著,沒有把話說完。

我的首次反抗想必是嚇到了父親,父親沉默了好長一陣兒沒有說話。我拿著手機坐在黑暗的房間裡,聽著自己因哭泣而急促的呼吸聲。

因為結婚的事情,這一年跟父親的交流,明顯頻繁很多。在你一言我一語的問候中,我以為我跟父親的感情在急速升溫。沒成想,這座「跟父親完全重歸於好」的海市蜃樓,卻因一句「你結婚擺宴席不提前跟我商量」而一潰千裡。

「我一切都是為你好,」父親的聲音幽幽地從聽筒裡傳出,軟綿無力地環繞在我四周。

 / 2 / 

2014年,父親對母親提出了離婚。

睡眼朦朧的我從床上爬起來,四周一片漆黑,眼睛逐漸適應了周遭的亮度,我開始能看到家對面樓房的微弱燈光,一切都是那麼地安靜。

「咚咚咚」又是一陣刺耳的敲擊聲傳來。

這次我能肯定不是夢了,「是爸媽在抓老鼠嗎?這大半夜的......」我一邊低聲抱怨著,一邊躺下。

「打人啦,打人啦,劉雲打人啦!」一個女人近乎瘋狂的哭喊聲響徹黑夜,伴隨著急促的腳步聲和關門聲,聲音由近而遠,漸漸消失。

這是我媽媽的聲音,這聲音是從我家裡發出來的。我蜷縮在被窩裡不敢繼續想下去。

家裡開始熱鬧起來,客廳的白熾燈突然被點亮,光線照射到我的房間裡,我感到燈光照亮了自己的臉,臉上有什麼東西涼涼的,在汩汩流動。我聽到有人陸續上樓的聲音,男人、女人,都進到了家裡來。

沒過多久,一樓的阿姨來到了我的房間,「卉,醒了吧?」我沒有回答,「醒了就跟阿姨下去吧,你媽媽在我家。」我默不作聲地點點頭,並沒有感到一絲悲傷。我只是鎮靜地穿好衣服,跟著阿姨走出了房間。

走進客廳,我看到光著膀子的父親坐在黑色的真皮沙發上,兩邊分別坐著兩個鄰居叔叔。父親沒有看我,他雙手支在兩腿的膝蓋上,前額的劉海似乎被汗水打溼了,沾在腦門上一動不動。父親的胸口快速地起伏著,沒有說話。

我跟著阿姨準備走出家門,父親激動地說:「阿卉不準走!」

我回頭看著父親,帶著恐懼的心情。父親已經從沙發上站起來,同時,他身邊的兩個叔叔也站了起來,把手搭在父親的手臂上。

「你今天要是敢走,我連你一起收拾!」父親說。

我的內心好似被這句話點著了,內心燃起了疑問的火苗。

「為什麼我不能離開?為什么爸爸要收拾我?他對媽媽做了什麼?剛才究竟發生了什麼?爸爸打了媽媽嗎?這不可能啊,爸爸那麼愛媽媽,爸爸是那麼溫柔的一個人......」

爸爸被身旁的兩個叔叔給用力按住,又坐回到沙發上。

「別這樣,別這樣,小孩是無辜的......」身邊都是這樣勸解的聲音。

我被阿姨拽著往家外走去,可我的眼神還是無法從父親身上挪開,我轉頭一直看著父親,忽然感覺家裡坐著一個無比陌生的人,我的父親卻不見了。

來到阿姨家裡,阿姨低聲對我說:「你媽媽在我家,不要跟你爸爸說。」阿姨把右手食指放到了嘴唇上。

我木然地點點頭,跟著阿姨來到了一間臥室。臥室沒有開燈,漆黑一片,我快速掃過這一片黑暗,發現了角落裡一雙帶著驚恐的眼睛。

「媽媽」,我輕聲喚了一聲,就好像兒時跟媽媽捉迷藏一樣,但是這次的聲音明顯帶著顫抖。

媽媽從黑暗中爬了出來,白色的月光打在她的臉上,我看到媽媽的右眼四周,一圈青紫色的印記,眼白中布滿血絲,我這才徹底明白過來——父親把媽媽給打了。

媽媽深棕色的眼珠在眼眶裡不安地搖晃著,眼瞼噙著淚水。「卉兒」,媽媽呼喚一聲後緊緊把我抱住,她的頭埋在我窄小的胸前,上下抖動著,沒有抽泣的聲音,但是聽到了水珠落到地板上的滴答聲。

從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感覺父親都變成了那個家暴後被旁人攔在樓上的那個陌生人,他像一頭困獸,住在我和母親的樓上。我們都生怕他哪一天就能衝破牢籠,再次咬傷我們。

後來父母離婚後的某一天,父親也曾像母親那樣靠在我瘦小的肩頭,低聲啜泣過。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看到父親傷心地流淚。他哭了很久,我試圖用自己的手臂把父親環抱起來,但那時我的兩隻手臂沒辦法將父親包圍。

我慌張地看著父親哭泣,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就像我的手臂一樣顯得無力和無措。父親擤了擤鼻子,向我說了很多,「你知道我離開家的那天,只拿了幾套衣服嗎?」,「你爸爸我就是真正的淨身出戶」,「你媽媽並不值得你信任」......

有意思的是,父母雙方所說的離婚緣由有很大的差異。母親說離婚是因為父親愛上了別的女人,父親說離婚是因為再也無法忍受母親的性格了,最後,他還是以「我一切都是為你好」而結尾。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

 / 3 / 

「作為爸爸,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曾經的某個夏天,爸爸帶我去河邊捉魚的時候也這麼對我說。

兒時的夏天,每一年都有幾項標配——爸爸騎摩託帶全家兜風,傍晚去冷飲店喝杯冰鎮的檸檬水,以及最為開心的捉魚時光。

那是某一次的捉魚,父親用石頭給我砌了一個跳水臺,他鼓勵我嘗試跳水,而我卻不敢跳,也感到很疑惑。

「為什麼我一定要跳水?」

「作為爸爸,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你要相信我,大膽地跳吧,我在這裡一定會把你接住。」

我站在跳水臺上遲疑了很久,背部的水已經蒸發殆盡,我感到熾熱的陽光直接照在皮膚,直到皮膚開始有些許辣痛,我閉著眼向水池撲去。肚皮跟水面猛烈撞擊,我漸漸沉入水底。而就在此時,那雙厚實的大手環抱住了我,將我舉出水面。

我睜眼一看,還是父親那溫柔的笑臉。

那天晚上,父親載著我騎上摩託,從池邊回到家。我的手臂環住父親的腰,小手放在父親微微凸起的肚子上,眼前的景色漸漸迷濛,最後我沉重的腦袋靠在了父親的背上,漸漸安睡。那一路上,天色漸漸變暗,星星慢慢浮現,大片大片的雲朵連成一片。

父親說,他的愛好似這黑藍色的天空,帶有弧度地向四周伸展開來,望不見邊。而我想對他說,他的愛好似這靜默的夜空中,躲在雲邊的一顆星,風吹風停,忽現忽隱。

(本文在短故事學院指導下完成)

相關焦點

  • 因為我喜歡你,所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想和你在一起
    而是你有你的打算,我有我的目的。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喜歡你。 因為我喜歡你,所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想和你在一起。 你接受一個人闖進自己的生活,這個人便有了傷害你的權利 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會時時刻刻想著他。
  • 《狼行者》「我都是為你好」,愛與禁錮
    故事的背景是17世紀50年代愛爾蘭的基爾肯尼,作為英格蘭的殖民地,在護國公的高壓統治下,人民被洗腦認為森林裡的狼嚴重威脅著自身的安全,而護國公許諾要燒掉森林,消滅狼群,保護他的人民,一旦出現反對的聲音就會被立馬鎮壓禁錮。主角羅賓是一名11歲的英格蘭女孩,跟隨獵人父親古德費洛一起來到愛爾蘭。
  • 「我一切都是為你好」,父母與子女間的情感,到底應該怎麼定位?
    有沒有過這樣的年少體驗,「我一切都是為你好」,在自己還是年輕時,就聽父母敦敦善誘的說過?子女到了青少年,他們對於世界開始有了自己的理解,自我個性也開始顯現,這就是常說的青春叛逆期。父母作為長輩,他們經歷過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歲月,他們有理由覺得自己的人生經驗是豐富的。因此父母開始苦口婆心地開導子女:「我一切都是為你好」,是最為常見的一句話。
  • 「我都是為了你好」,但真的是這樣嗎?
    不知大家是否看過《小歡喜》,在這部劇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點就是「這都是為了你好」。丁一父母的「為了你好」,讓孩子讀不喜歡的專業,給孩子巨大的壓力,結果呢?失眠,一躍而下。喬英子媽媽的「為了你好」,嘴上說著支持女兒,卻千方百計的阻攔著女兒的興趣愛好,拒絕女兒嚮往的大學,甚至是連女兒與父親的日常往來也不滿,每天和女兒說得最多的就是學習、成績。最終,那個曾經喜歡星星的女孩,就連看見了星星也不再快樂,患上了中度抑鬱,差點兒跳海。
  • 「我都是為你好」:你給我聽好!我不需要!
    那些把『我都是為你好』掛在嘴邊的行為,是一種軟暴力,這,就不是愛。那些口口聲聲說「我都是為你好」的動機,都是為一己之利而情感操縱心理虐待他人。那些拿起「我都是為你好」口戰武器對我們的情感世界拳打腳踢的人,往往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
  • 《我想大聲說》之我是為你好
    我是為你好!我想這是我們在家裡或者學校聽到很多次的話了。你怎樣做都會被看作是不對的,你要按照他人的意願要求來生活,其實為你好!如果你反抗,你就會聽到「我是為你好」。當你不想被那些精品食物包圍的時候,因為已經吃飽了,但為了影響必須吃的東西時,你會聽到「我是為你好」。當你不想參加興趣培訓班時,因為你已經周末全部課滿,甚至晚上都沒有時間的時候,你依然會聽到「我是為你好」。
  • 父母口中的「我是為你好」,成為孩子叛逆、抑鬱、崩潰的罪魁禍首
    所以這時候父母說的任何話你只有採納並接受,才能成為他們眼中孝順、懂事、聽話的好孩子。這也就代表著父母口中的「我是為你好」實際上可以等同於「你必須聽我的」,按照我所說的去做。而竟然父母都說「為你好」了,你要是不聽,就會背上不孝不懂事的罵名;而只要你服從照做了,就能得到讚揚和誇獎。
  • 五月你好,願歲月可回首,你我一切都好
    不知道四月你過得怎樣,但新的一個月,希望你每天都過得快樂。時光匆匆,初心不改,五月你好,願歲月可回首,你我都好。只要心存希望,幸福就會光臨,向著夢想出發,總會收穫喜悅。 五月你好,願歲月可回首,你我都好。對生活說一聲珍惜,一直堅持,總會夢想成真,一直努力,總會得到自己想要的。 對著遠方,輕輕說一聲,你是否別來無恙?等風起,等一場花開,花落時,珍藏一份美麗的記憶,淡雲流水度此生。心境空明,便無時不歡喜;心有慈悲,便溫暖常在。感謝有你,陪伴過一程,不管我在哪裡,都記得驚豔時光的你。
  • 《我和你的悄悄話》有一種叫 「我為你好的思想綁架」
    生命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選擇如何生活的權利。小時候總是有家人的束縛,對你的人生各種規劃,你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後來好不容易長大了,走出來家人給的條條框框,以為自己的人生終於有了可以自己做主的時候,發現現實生活原來還有更多束縛。當然這些束縛可能是外在因素別人給你的,也可能是自己在面對現實時自己給自己的束縛,生活會讓我們發現原來獨善其身都是那麼的難得。
  •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充滿了愛意!孩子:我不需要!
    一句「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充滿了愛意,實則是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控制。家長嘴裡的為你好,會讓孩子整個成長的過程中變得很沉重。有時候,我們自認為是為了孩子好,而對孩子各種嘮叨,過後還會補充一句「我們都是為你好」「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 【你好 警察節 | 我和我的從警故事】英模刑警的從警路原來也不簡單
    【你好 警察節 | 我和我的從警故事】英模刑警的從警路原來也不簡單 2021-01-08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好,我是接體員!》讓你笑著讀的殯葬故事
    作者大學畢業前,他家暴成性且不負責的父親中風了。就家庭環境考慮,不可能請專業看護,這個責任就落在獨子身上。照顧父親的這幾年,他和醫院的距離近了,就去考了專業看護執照,父親過世後,他便在醫院當看護。這樣便又和殯葬業距離近了,剛好有個殯儀館有個公務員「接體員」的職缺,好像也就那麼自然的更進一步靠近死亡。是,他就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 我們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媽媽知道後說,你應該多和別的小朋友玩,別一個人在那裡發呆,不然沒有人會喜歡你。你說就想自己一個人玩,媽媽說,你懂什麼,我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上小學了,除了正常要上的課外,媽媽幫你報了很多補習班和興趣班。有一天你想出去玩,不想去學習了,媽媽不樂意,說,你看你們班長,學習那麼好,從來都不貪玩。你覺得很委屈,媽媽語重心長地對你說,我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 我都是為你好啊
    回去的路上聊著聊著 看著我懷裡的小可愛就跟孩子他爸說道:等孩子上幼兒園了,我就想將孩子送到離我上班近一點兒的幼兒園,這樣就一是我不用每天吹風下雨都騎著摩託車早出晚歸的了。二是不用幫忙做農活,也不用每天七八點才吃晚飯,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也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三是孩子奶奶爺爺也可以放鬆休息休息。。。。。。我還想說什麼來著?
  • 經常聽人說「我都是為你好」,來看下哪些是真心的!
    領導讓我加班不要工資,多學學工作流程,甚至去刺探其他部門以及競爭對手的商業機密,也是滿足TA的第二訴求,但領導會說:「我讓你這樣做,這是為你好!」搞了半天,讓我996甚至007加班不要加班工資,也是為了我好,因為說我如此之後就會有福報。
  • 逃出父母所謂的「我為你好」的漩渦
    圖片來源網絡//02//小劉和我說,大三暑假,她要去實習,已經和單位,家裡都說好了,但是,回到家後,卻各個都不同意了,阿姨舅舅們,都親切的『她們說,我是為了你好,你在那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又一個人多危險,我們多擔心呀可是,現在一個人,以後不也是一個人出去打拼嗎?早和晚都是一樣的問題,誰能一輩子被父母看護著。最後,小劉還是順了父母。
  • 你聽見的每一句「我是為你好」,背後都是在滿足別人的需要
    分享你的故事,讓我做你的專屬樹洞,陪你淌過情感低谷!下班回家,在小區裡看見鄰居在陪孩子跳繩;孩子看上去很累的樣子,有點耍賴不想跳了,鄰居上手就是一巴掌打在屁股上:「要鍛鍊才有好的身體,我這是為你好,繼續。」看著孩子快哭的樣子,我從他們身邊走過,打了個招呼:「這麼晚了,還在鍛鍊啊?」
  • 說為你好的人,從來都不是為你好
    -01-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隨意的幹涉別人的生活,只要打上一句「為你好」就可以理直氣壯、冠冕堂皇。你有沒有常常聽見這麼一句話,我是為了你好。只要是為你好,沒有什麼不能說不能做,也無論這麼做你開不開心,願不願意。
  • 睡不著丨別再輕易說,「我都是為你好」
    最近,因為某個契機,在較好的影像和音響效果下,我跟幾十個人一起看了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危情十日》(Misery)。因為若干毫無預警的突襲,全場驚呼數次,我嚇滾了兩次,直接滾到旁邊的人身上去了。故事從一位功成名就的中年作家開始。
  • 「我是為你好」的情感綁架中,透露著三個人性的弱點
    網上流傳過一篇據說是著名作家畢淑敏寫的文章,題目叫《孩子,我為什麼打你》,文章對一個母親打孩子時內心情感的描寫及其細膩入微,文章的最後一句話是「孩子,打與不打都是愛,你可懂得?」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喜歡對孩子說「我打你罵你,都是為你好」,殊不知這句話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