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秋風瑟瑟滄桑起,寒落鴉啼葉已歸;逐盡繁華秋畫意,流年染墨影枝稀。
——題記——
雨,敲碎了窗外的梧葉;風,摧殘了籬下黃花,昨日的繁華已經遍體鱗傷,枯枝殘葉遮掩不住深秋的蒼涼,好一幅透不過氣的悽涼畫面。
站在窗前,靜靜地凝望,這飽受摧殘的秋,殘喘著,就像光禿禿樹上那枚岌岌可危的枯葉,隨時都有離去的可能。
暮秋還在離去,淺冬的霜寒已經漸漸來臨,輕踩著青黃透紅的小徑,灑下一路闌珊不堪的清冷。
風,捲起了萬般無奈的枯葉;葉,紛飛零落與殘酷凝成的秋海,一眼望不到邊的霜楓,瞬間,染紅了我的眼眶。
深秋之末,悲秋於此,是不是太晚?
踏著殘秋的光影,我走入秋色最後的、悽美的畫卷。與秋邂逅實際不晚,那早秋的淡然讓我欣賞,我分享到了她的喜悅;那深秋的沉靜讓我沉醉,我感受到了她的美麗。而這暮秋的感傷怎麼也不能讓我生出恬然的心境,卻是多了幾分人生的感悟雨感動。
都說秋色如畫,經歷了幾十個秋天,我漸漸懂得,秋的畫卷是會隨時變化的,是隨心,是隨緣,是隨心態變幻的,或許,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期都有不同的秋畫,或幸福、感動,或迷茫、悲傷。
詩人如此,畫家如此,我們更是如此!
靜靜地想,默默地走,走在時光清冽,歲月稀疏之間,路邊還有野花開放,顯得那麼清冷,顯得那麼孤單,然而,在風中一搖一擺的又是那麼親切,我不知道此時自己是應該感傷還是開心?
拾起一枚落地的楓紅,細細的看著它縱橫的脈絡,密集而不繁亂,仿佛就是我們人生的道路,繁枝末節的分散,到最後都會歸於主脈。
或許,這就是生命的歸結,葉,頹而逝;色,衰而淡,當然,這些生命的無奈,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滿目衰紅碎,吟花落夢殘。」不免又讓人唏噓、感慨一番。
只能接受太多的現實,就如這秋葉,從翠綠到枯黃,這自然的現實,我們也無從改變,用眼、用心感受就好,也會默記在心裡。
葉落無聲,花落悲傷,用心感受,我們的心情和經歷,就像是它們其中的一枚,或掛在寒冷的枝間,或落入無助的塵埃。
當秋天漸漸離去,秋葉也漸漸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那留給我們的是怎樣的思索?
生存需要勇氣,離去更需要勇氣,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已經把秋的意蘊、秋的內涵,秋的表裡都描繪得淋漓盡致了,而我們只能在自己的心裡,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慨人生的短暫,生命的寶貴。
秋就要離去,我站在秋的落葉下,依戀地看著這個厚實、溫暖的季節逐漸變得寒涼,看著枯葉翻卷著悄悄沒入塵土,深深感受著生命本真的平靜。
「離舟驚倦鳥,遠影寂流年。」畫面裡,流年中,離去的,雖然是秋的深邃,可我也看到了秋的淡然,驀然回首,秋的畫卷已經刻在了我的內心深處。
圖片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