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初三的學生都在趕進度,上學期的課程早學完了,都在學下學期的內容,一個孩子媽媽向我抱怨:「孩子發著高燒,還在背《出師表》,小時候從來沒接觸過文言文,現在理解起來就是太難了。現在老二上小學二年級,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接觸文言文呢?」
這位家長的話很具有代表性,我們從小不接觸文言文,到初中當然不好理解,特別是初中除了文言文翻譯外,還有課外文言文閱讀,讓你去賞析,連讀都讀不懂,談何賞析?
其實,小學生完全可以讀懂文言文,並且我們也一直在接觸文言文,只是我們都把它翻譯成了現代文來理解。下面,我們來講一講,小學生應該怎樣來學文言文,都有哪些適合的書呢?
1、《笠翁對韻》
這本書,是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我買給孩子看的,到現在孩子都能背誦出裡面的很多詩句。孩子看不懂,我說一句孩子說一句,像唱歌一樣,這本書非常適合孩子的文言文啟蒙, 對於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都非常適合,裡面詞句優美、很押韻,並且有很多典故,在吟唱完之後,也可以給孩子講一下裡面的典故,對今天的孩子培養語感、感知傳統文化非常有幫助。
2、孩子從一年級就會接觸很多的四字成語,裡面很多都是從文言文當中轉化而來,我們非常熟悉的「守株待兔」「揠苗助長」「精衛填海」「狐假虎威」等等,都有非常簡短易懂的文言文。
家長在給孩子們講成語故事的時候,可以把文言文讀一下,孩子不懂不要緊,多讀幾遍,孩子一定會理解。
3、現在每個孩子都有古詩卡,老師肯定讓背誦古詩裡的詩,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背誦,並且可以將詩裡的故事,或者詩人的故事,講解給孩子聽。
比如,孩子在背誦李白的《贈汪倫》的時候,我就給孩子講了李白愛喝酒的故事,也講了李白和汪倫的故事,孩子特別願意聽。
4、有的家長說「我不會講故事怎麼辦?我不了解這個詩人怎麼辦?」我們不是還有百度嘛,我們不是還有很多的app嗎?家長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現代化的軟體,給孩子放這樣的故事來聽。對孩子以後的文言文學習非常有幫助。
其實,家長不必更不能逼著孩子來學習文言文,要知道,我們孩子從小念誦的《弟子規》《三字經》都是古人留下來的經典篇章,這些也都屬於古文啊。
學習古文有很多的好處,我們將在後面的文章裡有詳細的講解,請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