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臺灣影星高以翔去世一周年的祭日。知名音樂人好友呂曉棟在去祭拜他時,突發意外猝死在了墓園中。
同樣是因為心臟病猝死,享年63歲。
世事無常,你永遠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七年前父親做手術,我請假回老家一個星期,手術順利,我也放心回到工作崗位。
三個月後,我在參加一個關係到職業考核的培訓,大概20天。
姐姐打電話說父親的病復發了,我說再有一周培訓結束,我馬上趕回去。
等我結束培訓趕回去,父親已經口舌僵硬,時不時陷入淺昏迷。然後一天比一天嚴重,不再能吃東西,說話越來越困難,昏迷的時間越來越長,直到後來陷入了深度昏迷,再也沒有醒過來。
我遠嫁外省20年,雖然每年都回去看望父母,但是中國人都懂的,孩子和父親的交流,永遠不那麼舒暢自如。
回想起來,從小到大,我和父親幾乎沒怎麼聊過天。而在他生命最後的日子裡,我雖然寸步不離陪在旁邊,我們卻再也無法說話。
大部分時間他甚至無法再睜眼好好看看我這個20年裡一年只能見一次的女兒。
在父親彌留之際,他看似昏睡不醒,但當我們在耳邊呼喚他時,他的眼角流出了眼淚。
一年以後我因突發心臟病被送進醫院搶救,心率血壓都是零,醫生給我做胸外按壓的時候,我居然還有一絲微弱的意識。
我對自己的身體已經沒有了知覺,但我能聽到醫生的講話聲。
我突然明白了,外人看起來已經死去的人,其實內心還是清醒的。
當時父親已經昏睡了兩天兩夜,但是當我們呼喚他時,他聽見了,他想要回應我們,可是他什麼都做不到,他知道自己將要離開所有的親人去另外一個世界了,心裡該有多少孤獨和不舍呀!
後來母親很遺憾地說,雖然就這樣睡過去,沒有痛苦也挺好,可是臨走前,他連一句話都沒有留下,也不知道他有沒有未了的心願。
可是誰也無法讓時光倒轉,來不及的一切都只能錯過。
要想不留遺憾,唯有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珍惜健康的每一天,珍惜能跟所愛的人相守的每一天。
想說的話,平時就說好。想做的事,儘可能馬上去做。
不要總想著來日方長,來日方長就是最大的謊言。
真正在來日等著我們的,往往是追悔莫及。
龍應臺在60多歲的時候,開始著手安排自己的身後事。
比如假如哪天她意外身亡,兒子們可以不用很麻煩地處理她的帳戶財務。
當她跟客戶經理說到「我死後」,客戶經理就會糾正她:「不要這麼說,要說,當你不方便時。」
其實我們可以不用這麼避諱一個鐵打的事實,如果我們可以正面地去思考死亡,也許我們就會更清楚我們應該怎麼活著,哪些東西才是我們真正在乎的,應該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