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完出分過後,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當然也有人高考後選擇復讀,有的人復讀一年逆襲上清北,也有人復讀依舊渾渾噩噩,推脫逃避,不願面對。
先來回答這些問題:
你高考出現重大失誤了嗎?(高考成績低於模擬成績50分及以上)
你的高考成績是三本臨近二本線或二本臨近一本線嗎?
你的心理素質強大嗎?
你看著周圍學霸的成績突然眼紅,突然發覺自己的成績根本配不上自己180的智商,深知自己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嗎?
如果這幾個問題中有一道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復讀的確是一種選擇。
你家裡的經濟條件要求你立刻工作嗎?
你發覺自己智商不夠,的確不是學習的料嗎?
你是那種學習比較佛系,不願意下苦功夫的學生嗎?
你現在一提起高考,心裡就會縈繞一股清晰的毛骨悚然感嗎?
你打心底秉持「讀書無用論」,不懂家人為什麼一定要逼你讀書?
前4個問題,如果有任何一道你的答案是肯定,那麼也許你真的不適合復讀。
第5道題,對很多高三生來說,你現在所堅持的這一理論的確還是自己想法青澀的表現,如果你沒有打心底改變這種想法,那勸你也不要浪費時間再讀一年了。
看到網上有人說:復讀,不是失敗者的選擇。復讀,是讓你重新書寫答案的機會。
這句話很簡單,但你必須明白它的意思,這是一個選擇,不想被現在的分數釘死,可以走復讀的路,復讀之後也並不等於成功,看多了雞湯或者聽多了訴苦,都不能成為你做出選擇的最終原因。回到開頭的問題,我們慢慢說。
1. 周圍人關注的目光,自己對曾經同學大學生活的羨慕。
有時,打開微信,那些老同學會來問候一兩句,出於好奇問你各種復讀的情況,雖然他們沒有惡意,但是這種問候只能讓自己覺得收到莫名的關注,一句句回復過去,也會覺得很煩。偶爾再打開朋友圈,看到以前的同學到哪裡哪裡旅遊打卡,還有有同學在吐槽四六級的作文題,有人會說周末在宿舍躺屍一天覺得好無聊,有人又秀了一幅最近跟班學的水彩畫……這一切,都與你無關。他們有些煩惱,甚至你也想擁有,但是時候未到。這時候,人類的悲喜是並不相通的。你哪裡也不能去,只能幹掉桌面上的卷子,然後去食堂給自己加雞腿。
2.莫名其妙的看不起。
復讀一到別人嘴裡,就變了味了,誰會想你有什麼苦衷呢,他們只會簡單地列個等式:復讀=失敗。年節的時候,人來人往,別人隨口問:「在哪上大學呀?」「復讀。」 「復讀啊……」這個拖長音言有盡而意無窮,即便最後對方再怎麼說復讀也挺好之類的話,也不能讓人心情回溫,一些人甚至已經在心裡對復讀生做了一個不良人設的勾勒,明裡暗裡有些看不起復讀生。
3.時間確實不等人。
時間最公平,不會為誰駐足。同學們已經開始進入大學階段,復讀生確實還停留於高中,中間至少會差一年,甚至更多年。等步入大學,自己會比周圍人大一兩歲,一兩歲區別在哪裡呢?可能是「過時感」,一兩年內就可以變化的東西真的很多,談到某些話題的時候可能就出現「代溝」了。
4.融入新的學習、交際環境,或多或少會有反差感。
告別了相伴至少兩年的同學和老師,告別了熟悉的環境,要到復讀學校接受更嚴格的考驗,各種關係都要自己來處理。高考後,放肆瀟灑了一段時間,天天睡到自然醒,伸手就是自己喜歡的零食,隨時都可以打開手機看愛豆,要是復讀,一年摸手機的時間可能都沒有現在一周多,現在過得舒坦的日子都要放棄,像是「戒斷」反應。不過這種感覺主要在剛開學,習慣以後也不是問題。
5.高昂的費用。
大部分復讀學校是按照高考成績收費的,分數能上985學校的同學想復讀學費還會省,但是分數徘徊在一本線附近的學生,學費就已經很高了,要上萬,如果是二本線附近,費用又會翻一番,這還只是學費,還有住宿費、夥食費、書本費等等,雜七雜八,一年下來也要好幾萬。你的家庭也要為你分擔。
6.再次失敗的風險。
這很殘酷,也大有人在。復讀不是定心丸,不是靈丹妙藥,失敗成功,概率一半一半,萬一又有什麼不可抗力因素呢?就算覺得自己一定會成功,也不得不考慮這種最糟糕的情況。要想好這樣的結局,自己該何去何從。
7.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
由於應屆時沒有考上大學或沒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學以後再次進入學校學習。在此過程中很多父母和親人會比原來更加關注你的學業成績,希望這次考得更好,無形之中又施加了壓力,會給他們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你不努力就會像上一次一樣考不好。
同時自己也會認為給家人和親人帶來了更多的痛苦和麻煩,也就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的心態安心學習,總是帶有負罪感。所以會焦慮、不安、緊張等。
1.正確認識自己
復讀生首先應明白自己的優勢與問題所在,然後再為自己的復讀生活做一個計劃,整個學年,依照計劃有條不紊地學習。
優勢:知識儲備豐富
與普通高三學生比較,復讀生已經學完了整個高中階段的課程,從知識儲備上看,他們知識相對豐富,具備一定的臨考經驗,在狀態上把握較好;不用參加會考,可以全力以赴應對高考;更了解自己的強、弱科目。
劣勢:學習素質不足
低分復讀生在學習方面的缺點表現比較突出,高考失利的主要原因在於本身領悟能力需要再加深、鞏固,這一缺點是不容易彌補的;由於學習不認真,荒廢學業而造成的復讀,雖然成績提升的空間較大,但是由於已經形成了知識的斷層,所以需要下工夫補上。
2.不斷糾正缺點
部分復讀生對以前的學習模式產生了慣性。很多復讀生在學習方面都存在某方面的不足,如基礎知識有漏洞、學習方法不得要領、應試技巧不足等,這些都需要不斷改正。
3.克服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是很多復讀生的通病,老師一講就會,下課就忘。因為老師講的部分內容,復讀生在高中階段都有過接觸,感覺接受起來相對容易,並認為是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下課後,缺乏對知識的梳理、總結。在做題時,這一問題就表現得非常突出。
4.保持動力
在復讀班開學的前3個月裡,很多學生表現都不錯,學習勁頭很足,但以後,就會有學生漸漸分心。這一點主要集中於部分低分復讀生。
在入學的前3個月裡,高考失敗的壓力還沒有淡去,同學們對待學習也非常認真,漸漸地,個別同學就會放鬆自己,認為復讀也不過如此。
最後,祝願每一位同學都能不負自己、不負未來!
文章來源:網絡。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