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裡有個院子,在那小小的一方天地種花養草,給童年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美好的回憶。現時住進了樓房,遠離了土地,幸而房子有一個長長的陽臺。陽臺向西,南方的人都不喜朝西的房子,我卻獨喜那滿眼明晃晃的金色陽光。
有陽光,植物才長得好。我家的陽臺,一年四季綠意蔥蘢。陽臺上沒有奇花異草,都是些極普通的花花草草。
像蘆薈,是窗臺常見的綠植。可我從沒想過,它還能開花,那一朵朵小黃花像長筒的倒掛金鐘。一查資料,蘆薈不僅會開花,花還能入藥,具有止咳,涼血化瘀之功效。真長見識了,這不就是老舍先生說的養花的樂趣嗎?
能入藥的還有銀邊吊蘭。它的長枝上會長出好幾顆小苗,種下一棵,不多久就長了滿盤。銀邊吊蘭的葉子修長,清秀,它的花也斯斯文文,小小的一朵,白色的花瓣襯託著黃色的花蕊顯得格外淡雅。
太陽花也是折了一枝插在土裡就紮下了根。花雖小,重重疊疊的花瓣閃耀著點點清露,格外明豔動人,仿佛能與牡丹媲美。
路邊採來牽牛花的種子,也開出了紫色的小喇叭。宋代的詩人梅堯臣有首詩《籬上牽牛花》中就說道:楚女霧露中,籬上摘牽牛。花蔓相連延,星宿光未收。採之一何早,日出色彩休。它清晨開放,過午凋謝,所以有了一個詩意的名字——「朝顏」。相比之下,「牽牛」就顯得太接地氣了。
路邊採來的相思子,半紅半黑,色彩豔麗,明知它有毒,還是忍不住種下了。唐代詩人王維有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陽臺可不僅僅種花和草。發了芽的土豆不能吃,扔了可惜,也埋在土裡吧。這不,過了一段時間,幾個土豆的莖莖葉葉竟成了一個小樹林,而後又開出了美麗的土豆花。我沒在鄉下呆過,土豆花,還真是第一次見。
汪曾祺先生下放時,就天天畫土豆花。我想,他畫的時候,心情是平靜而快樂的。老先生說,馬鈴薯的花是很好畫的。傘形花序,有一點像復瓣水仙,顏色是白的、淺紫的,紫花有的偏紅,有的偏藍,當中一個高莊小窩頭似的黃心。葉子大都相似,奇數羽狀複葉,只是有的圓一點,有的尖一點,顏色有的深一點,有的淡一點,如此而已。
我家的土豆花是淺紫色的,淺紫配嫩黃,清新甜美,真覺得各種花兒是天生的配色高手。
聽說土豆開花的時候,土裡就會長出小土豆。我也按耐不住好奇心,把土給扒開了,果然是真的。
摘掉豆莢兩端時,偶爾會弄出幾粒豆子,就順手埋在了花盆裡。發芽長葉後,就開出粉嫩粉嫩的小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花落了,碧綠的豆莢就掛上了,隱約可見毛茸茸的豆莢懷抱著兩個或三個豆寶寶。如此可愛,難怪玉匠會用刻刀細細將手中的玉石雕琢成一個個晶瑩剔透的福豆。
蕃薯發芽了,就擱碟子裡,盛上清水,紅的嫩莖,綠的嫩葉,養眼。大蒜可以當水仙養啊。切下的胡蘿蔔頭也別扔,會變成美麗的小盆栽。
每天在陽臺用心照料著這些植物,感受它們的萌動、生長、開花,或者衰敗,才發覺:當你用心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就會收穫內心的喜悅和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