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運算之算式

2020-12-11 STEAM新數學自媒體

一.概念描述

現代數學:算式簡稱式,是算術的基本概念之一,指把數或表示數的字母用運算符號或關係符號連結起來的式子。算式分橫式與豎式。

小學數學:小學數學教材中沒有明確的算式定義,但是學生在學習加法、減法、乘法、除法時都要學習算式的寫法、讀法及算式的意義。

二.概念解讀

(1)運算符號

運算符號是常用的數學符號之一,指按照運算法則進行加、減、乘、除、乘方、開方等運算時所使用的數學符號。算式中常用的運算符號有六個,即加號、減號、乘號、除號、乘方號和開方號(或稱根號)。

(2)關係符號

關係符號是常用的數學符號之一,指在算術中表示兩個數、兩個式子或數與式之間數量關係的符號。算術中常用的關係符號有兩類:一類是表示相等與不等關係的符號,如等號、不等號、近似等號等。另一類是表示大小關係的符號,如大於號、小於號、不大於號、不小於號等。

等號是指表示兩個數、兩個式子或數與式相等的符號,記為「=」,讀作「等於」。

不等號是指表示兩個數、兩個式子或數與式子不相等的符號,記為「≠」,讀作「不等於」。

近似等號亦稱約等號,是指表示兩個數量近似地相等的符號,記為「≈」,讀作「近似於」或「約等於」。

大於號指表示左邊數量大於右邊數量的符號,記為「>」,讀作「大於」。小於號指表示左邊數量小於右邊數量的符號,記為「<」,讀作「小於」。

另外,不小於號即「大於或等於號」。不大於號即「小於或等於號」。

三.教學建議

(1)加強直觀教學,重視對算式意義的理解

加法算式、減法算式、乘法算式、除法算式是最基本的四種算式,也是人們解決問題非常重要的算式。學生只有理解了算式的意義,才能正確地運用算式解決問題。對算式意義的理解,實際上是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因此教師要重視對運算意義的理解。

運算的含義,對學生來說是抽象的,學生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一定要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係,加強直觀教學。比如,可以利用課件、學具,讓學生通過用眼看、動手做、認真想、說一說等活動,促進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算的意義。

例如,劉穎老師執教「減法」一課時,運用一些直觀的教學手段,突出了從概念的本質上理解減法運算的意義。劉老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準確理解減法的合義,改變教材圖畫出示方式,變靜為動,把「原來桌上有3隻紙鶴,拿走了1隻」用動態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直觀感受圖中描述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初步感知減法的含義:然後配合手勢說明,動態地表示出為什麼用減法計算,繼而通過肢體語言進一步加深對減法意義的理解。

(2)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加深對算式意義的理解

加法,減法,乘法,除法都是解決問題的模型,都能從生活中找到對應的原型。在進行算式意義的學習時,教師往往都是從生活中的問題情境引入,然後逐步抽象出算式的意義,這是非常必要的。為了更好地加深學生對算式意義的理解,教師可以進一步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給學生一個算式,通過講故事或舉例的方式,讓學生找出生活中對應的原型。如果學生能找到對應的原型,就說明學生對運算的意義已經理解了。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在幫助學生進一步內化,加深對算式意義的理解。

例如,劉穎老師執教的「減法」一課,在練習環節,設計了有層次的習題,使學生更加深刻理解減法的含義。尤其是「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能用5-1=4表示呢?」這一問題,就是給了學生一個算式,讓學生找出生活中的一件事。學生舉例的過程,是在學生對減法的意義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他們首先要在頭腦中再現生活中的場景,從中尋找可以用5-1=4表示的事情,在這個回憶、再現、建立聯繫、表達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促進了對於減法意義的深入理解。

相關焦點

  • 小學奧數-三年級混合運算(填符號組算式)
    填符號組算式是指在一些數之間添上適當的運算符號(+、-、×、÷),從而使這些數字和運算符號構成的算式成為一個等式。通常可以採用以下三種方法來填符號組算式。試驗法:就是把題目所有的可能的結果一一列舉出來,逐一進行試驗,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 一年級數學:圖形算式簡單推理運算的幾種題型
    在一年級數學中,一般情況下我們遇到的都是數字算式,今天我們來看看一些圖形算式題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題目:( )+8=13,如果把( )用☆、、這樣的圖形來代替,讓我們求出圖形所表示的數,這就是圖形算式。 在一個或者一組圖形算式中,不同的圖形表示不同的數,相同的圖形表示相同的數。解題時,我們要仔細觀察,合理推斷,弄明白圖形之間的關係。
  • 二年級數學,圖形算式簡單推理運算的幾種題型
    二年級數學,圖形算式簡單推理運算的幾種題型在二年級數學中,一般情況下我們遇到的都是數字算式,今天我們來看看一些圖形算式題,根據各種圖形之間的關係,進行簡單的推理運算,求解出各個圖形代表的數字。下面我們來看看圖形算式簡單推理運算中等幾種常見的例題。例題1:□+□+□=15,△+□=12,△+☆+☆+☆=16,求□=(),△=(),☆=()。
  • 一年級數學橫式算式迷,巧填運算符號,新思維熟練掌握加減運算
    如何在橫式算式迷題中填入算式所缺的數字,使算式成為一個等式?一般地,在解答這類算式迷題時,首先應把所給數進行恰當分組,使每組中的兩個數的和等於另兩個數的和或等於第三個數。然後再根據加減算式的關係填入方框裡。最後還應注意檢驗所填入的結果是否正確。本節內容主要通過練習,培養孩子們學會分組的思維。
  • 巧用加法的運算律,簡化有理數的加法運算
    在進行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時,首先要把加減混合運算統一成減法運算,也就是把減法運算轉化成加法運算。轉化的依據就是有理數的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我們有的同學在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時,第一步就會出錯。
  • 初一上學期,有理數混合運算之新定義運算,讀懂題目是關鍵
    閱讀理解型問題是初中常考的類型之一,在初一有理數混合運算中,經常會遇到新定義運算題目,新定義運算也是閱讀理解型問題中的一種,讀懂題目是解題的關鍵。【分析】這是新定義運算類題目,關鍵是看懂「三角」與「方框」所表示的含義,然後帶入數據求解即可。
  • 「趣玩數學」四大知識模塊之數與運算
    《趣玩數學》課程共有四大知識模塊,分別是:數與運算、邏輯推理、幾何圖形、生活遊戲,下面我們就從數與運算模塊入手,為您解讀。各年齡段數與運算的裡程碑3-4歲數感:能進行10以內數的唱數及點數。數概念:認識數字及意義;認識基數與序數。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數的運算_奧數天天練_寧波奧數網
    一、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   乘法的意義:一個數乘整數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一個數與小數相乘可以看成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是多少;一個數與分數相乘可以看成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 有理數的運算知識點歸納總結
    (a, b, c表示任意三個有理數)3、重點知識運用有理數加法法則進行有理數運算時,第一步是先確定和的符號;第二步是確定(求) 和的絕對值。在進行多個有理數相加運算時,適當運用加法運算律,可使運算簡便。
  • 小學四則運算不過關,七年級有理數四則運算咋辦?暑假練起來吧
    近期一些小升初家長反應,孩子在預習七上數學有理數四則運算時,錯誤率很高。針對這個情況,老師幫同學們梳理一下小學四則運算內容,有理數的運算是在小學四則運算基礎上,新加入了負數、乘方和絕對值的運算,其方法有很多類似之處。四則運算的概念和運算順序1.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 小升初寒假專題一:數的運算
    加油哦~考點梳理1、【整數、小數、分數加法的意義】把兩個數合成一個數的運算;2、【整數、小數、分數減法的意義】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3、【整數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4、【小數乘法的意義】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一個數乘小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是多少;5、【整數乘分數的意義】一個數乘分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6、
  • 四年級下冊數學練習:給算式加運算符號和括號使得等式成立
    這兩天,家長問了我一道題目: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做過類似的題目了,給算式加上運算符號以及小括號使得算式成立。3÷3+3+3=7得數為7,所以要找到1+3+3,於是得到上述答案。3×3-(3÷3)=8得數為8,所以要找到9-1,於是得到上述答案。
  • 小括號改變了算式的運算順序,應用題也多了一些解決的思路和辦法
    有小括號的算式中,它的運算順序是:一個算式裡有小括號,需要先算括號裡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普通的連加或連減算式中,我們就從左到右的順序,一步一步的來計算,然而,加了小括號後,一切都變了。正確的是:56-(6+4)=56-10=46計算順序的問題:我們通過比較之後,就能發現,一樣的數字,同樣位置加減,就因為有了小括號,結果大不相同,原因就是進行運算時所遵循的順序不同
  • 二年級數學下冊《混合運算》,如何列綜合算式是難點,試試這些題
    混合運算,首先第一步要掌握基本的運算規則,這裡分為三個計算規則:規則1:在沒有括號的情況下,如果只有加減,或者只有乘除,那麼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實際上,我們把加減分為一級,乘除分為一級。規則3:如果算式中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內的數。為什麼要使用括號?因為使用括號可以改變運算的順序。那麼什麼時候需要加括號呢?在你需要改變運算順序的時候加。下面給出幾張練習題,給同學們提高自己的運算速度。記得運算的原則是一開始要準確,只有準確了才追求速度。
  • 20210120一課研究之《連除和乘除混合的兩步運算》教材解讀
    算式從分步到綜合,需要發現兩個算式中先後順序的邏輯聯繫(學生要發現後一個算式中的一個數是前一個算式的結果),一般有兩種情況:1.如果綜合算式書寫的先後順序和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一致,對學生而言比較簡單,把後一個算式中的一個數變成一個算式,再從左到右依次寫下。
  • [一年級數學] 算式猜謎的題型總結
    本次的主題是【算式猜謎】用圖形符號、字母、漢字或其他符號代替數字,使得等式成立,求出方形和圓形分別代表數字幾?此類題目需要對個位和十位數字的加減運算規則非常熟練。(2)求解思路:第一組算式中,既涉及綠色方形,也涉及紅色圓,無法計算結果。第二組算式中,只涉及紅色圓。因此,從下面的第二組算式開始計算,得到紅色圓的數字後,計算第一組算式。(3)求解過程:第二組算式是減法運算,從個位開始減,2-紅色圓=0,紅色圓=2。
  • 《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知識點精講
    【方法總結】 根據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和運算法則計算即可.本題主要考查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熟練掌握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法則是解題的關鍵. 注意:絕對值符號有括號的作用.
  • 初一數學,有理數除法法則,加減乘除混合運算不跳步,按步拿分
    (3)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運算法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幾位,被除數小數點也向右移幾位(位數不夠在被除數末尾用0補足)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4)分數的除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數。
  • 一道小學二年級的純加法算式矩陣 網友:怎麼下手
    算式矩陣比單純的算式計算,難度上有很大的提高。有些矩陣包含有加減乘除運算在內,這時就得考慮到運算順序了。雖說小學階段的這種矩陣題大多是整數,但其難度一點也不低。因為這類題目,大多是將1~9填入空格中,且剛好是九個空格,每個空格的數還不能重複。而且大多數的數會連著多個算式。
  • 巧移火柴棒——擺算式
    應姐倆的要求,網搜整理火柴遊戲,今天先來看看火柴棒擺算式,感興趣的大小朋友一起來玩玩哦1、只移動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2、移動兩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3、英國數學家哈代發明的火柴棒問題,移動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數學思考】火柴遊戲遵循以下規律1、「拿走」:就是算式中的數字或運算符號上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