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雪梨大學商學院一門課的學費為4750澳元,折合人民幣約2萬多元。如果學生未能通過畢業要求的核心課程,就必須無條件選擇重新繳納該門課程的費用,擇機重修。
近日,一則譯自澳媒的題為《雪梨大學商學院大量中國留學生掛科》的報導,引發廣泛關注。報導稱,雪梨大學商學院碩士課程此前一次1200人參加的必修課程考試中,有數百名學生不及格,中國學生佔了八成,超過了300人。中國學生為此聯名申訴,校方給出的回應是「中國學生英語不過關,且學習太被動」。8月9日下午,南都記者聯繫上了參與該課程的4位同學,並對其中的兩位聯合申訴發起人進行了採訪。
雪梨大學商學院BUSS6000課程歷年掛科率,其中2015年最高,超過10%
根據2013年校方透露的數據,雪梨大學有大約5萬名學生,其中大約有4000名中國留學生。
基礎必修課大量掛科
雪梨大學商學院碩士課程一年級的BenZhang告訴南都記者,此次掛科事件涉及兩個年級的兩門課程:一年級《商業的批判性思維》(BUSS5000)掛科309人(申訴發起人稱,這一數據僅為籤署聯名信的人數,校方並未公布明確的掛科總數);二年級《商業成功學》(BUSS6000)掛科42人。兩門課程的掛科率分別為37%和10.6%。而雪梨大學商學院官方數據顯示,上一年度,這兩門學科的掛科率分別為5%和1%。
7月13日公布成績當晚,BUSS6000課程掛科的同學率先組成了申訴團隊,並於次日向學院該課程的教學組提交了申訴書,同時向第三方機構———雪梨大學學生維權組織雪梨大學研究生代表協會(SydneyUniversityPostgraduateRepresentativeAssociation,SUPRA)求助。
「我們不理解為什麼這麼多的同學,會同時在一門並不算難的基礎課程上掛科。」一年級的JackLai是BUSS5000課程申訴團的發起人。他對南都記者說,在雪梨大學商學院,高掛科率並不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因為有些科目難度確實很大,但這次難住眾多同學的是兩門基礎必修課。
學生否認英語能力不足
BUSS6000課程申訴團發起人然息(化名)認為,掛科率的飆升或許與這一學期學院推行的新考評機制有關。據了解,2015學年第一學期,上述兩門課的考評均開始實行DoublePass制度,意味著這兩門科目的平時成績總分和單項期末考試成績須同時及格才能通過,而之前則是看這兩項按比例計算相加的總分。
「我們理解學院的初衷是想督促同學不放鬆期末學習,因為以往確實發生過有些同學平時成績不錯,期末階段鬆懈的先例。」但讓Jack覺得困惑的是,教學組對於這一政策的改變似乎也沒有做好充足準備。他告訴南都記者,在考前複習課上曾有同學向老師提問考試的題型和要求,任課老師的回答卻是模稜兩可。「老師甚至還讓我們自己到網上教學系統(Blackboard)上去提問。」
與Jack不同班的Ben向南都記者稱,因BUSS5000課程的選課人數多,學院安排了很多老師,可每個老師的授課內容以及對考試要求的說法各不相同,最後卻是統一閱卷。
南都記者看到,商學院院長助理弗羅斯特博士(DrGeoffreyFrost)在給SUPRA的回信中寫道,英語能力不足是導致學生掛科的原因之一。對此,Jack表示,校方的說法有些不公平。「雪梨大學的入學要求中,英語一項的要求是雅思7分,並不算很低了。即便是通過CET進來的,那也是學校這裡通過認可的呀。」
Jack表示,學校教學質量總體很高,但學校相關方面輔助工作沒做好,「這次只是對教學改革不適應。」
複議結果推遲至月底公布
雪梨大學商學院常務副院長約翰·謝爾德7月27日與4名申訴學生代表見面,稱將在開學第一周內(即7月31日前)公布成績複議的結果,並承諾若複議成功將會全額退回重修學費。
令申訴同學不滿的是,校方一再推遲申訴結果公布的時間。然息說,在與院方會面時,副院長承諾開學第一周內公布成績複議結果,但如今已是第二周,仍毫無音訊,同學們的重修已經開始。據悉,校方最新更正的公布時間為8月31日。「學校承諾好的時間節點卻一再不能遵守,這讓我們很失望。」9日下午,南都記者以郵件方式向雪梨商學院發出採訪請求,但未收到回應。
10日上午,第三方機構SUPRA工作人員Adrian在回復南都記者的郵件中稱,SUPRA正副兩位主席將於11日會見學校高級管理層,進一步討論此次中國學生的集體維權事宜。
爭議
掛科與雙考核制度有關?
然息認為,掛科率的飆升或許與這一學期學院推行的新考評機制有關。據悉,2015學年第一學期,《商業的批判性思維》和《商業成功學》的考評均開始實行DoublePass制度,這意味著這兩門科目的平時成績總分和單項期末考試成績必須同時及格才能通過,之前的考評機制則是看兩項按比例計算相加的總分。
在接受澳洲媒體採訪時,雪梨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謝爾德教授表示,BUSS6000和BUSS5000這兩門學科的雙重測評政策是為了確保考生的質量,也是國際上廣為公認的專業認定原則。
考試評分標準不夠清晰?
據學生介紹,因BUSS5000課程的選課人數多,學院安排了很多老師,可每個老師的授課內容以及對考試要求的說法各不相同,最後卻是統一閱卷。「很多同學在複議的時候看到評分標準,才知道答卷中概念書寫是佔一定分數的,然而老師在考前告訴我們不需要寫概念。有些同學恰恰是差了那幾分就可以及格了呀!」申訴的學生認為,既然學院希望開展統一考試,應該提前在教學組內做好溝通。
BUSS5000課程也存在類似問題。然息說,針對一題多問式考題,考卷給出的評分標準不夠明確,「有同學在舉例分析上花了很大筆墨,但複議才知道這不佔很大分數,反而,第一問名詞解釋才是得分大頭。」
中國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
南都記者注意到,商學院院長助理弗羅斯特博士(DrGeoffreyFrost)在給SUPRA的回信中,對於中國學生缺乏批判思維的評價,也遭到了申訴團的廣泛質疑。
然息認為,「這樣的說法未免有些一竿子打死,我覺得只是中西方認識事物方式存在差異。」第三方機構主席克裡斯·瓊斯表示,院方未提示可能存在語言問題的學生參加針對性課程輔導,也是一種失職。
校方意在重修費?
南都記者從申訴同學處了解到,雪梨大學商學院一門課的學費為4750澳元,折合人民幣約2萬多元。如果學生未能通過畢業要求的核心課程,就必須無條件選擇重新繳納該門課程的費用,擇機重修。對此,網絡上存在一些質疑的聲音,是否校方覬覦學生的「重修費」,所以故意讓這麼多留學生不通過考試。對此,BUSS5000和BUSS6000兩門課程申訴團的負責人均表示,不相信學校會黑心圈錢。
7月27日,雪梨大學商學院常務副院長約翰·謝爾德、院長助理弗羅斯特博士與4名申訴學生代表見面,院方稱若成績複議成功將會全額退回重修學費。當時,另有兩名第三方組織SUPRA成員在場證明。
看法
BUSS5000申訴團團長JackLai:
學校的教學質量總體很高,這次只是對教學改革不適應,包括教學組和學生。其實,學校教育改革,提高課程要求,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在異國他鄉求學挺不容易的,新聞出來以後被那麼多同胞誤解甚至嘲諷,內心非常沮喪,但好在也有很多人真的願意幫我們,最後不管結果怎麼樣,也算為自己抗爭了一把。SUPRA的老師說,以往中國學生遇到這種事總是忍氣吞聲,我們這樣的集體維權還是第一次。
BUSS6000申訴團團長然息:
很多人或許對留學生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覺得都是出來「混」文憑的。這樣的學生當然有,但在悉商真的是少數。另外,有人質疑為什麼掛科的80%都是中國學生,那是因為中國留學生在商學院的佔比本身很大。
其實我們的課業壓力挺重,課前有大量閱讀要完成,課後還有測驗。尤其是上學期掛掉的那門《商業成功學》,我們幾乎每周都需要小組討論,花的時間和精力很多,卻沒有收到與努力相對等的結果。
雪梨商學院女生小貝(化名):
我的這門課是pass。現在爭議這麼大,說白了是因為這門課的考試形式太虛,都是主觀題,也沒有標準答案,大家心裡就會不服:為什麼明明水平差不多的人過了,自己卻掛了呢。
國內教育專家熊丙奇:
發生在雪梨大學的這起中國留學生大比例掛科事件,其實不必做過多的解讀。這就是學生沒有達到課程的要求沒有通過需要重修而已。另外,還有人認為,學校考中國學生批判性思維,是為難中國學生,應對中國學生降低要求,這種論調才真是對中國學生的歧視,也是對大學培養質量要求的不尊重。
澳洲高等教育聯盟主席JeanieRae:
大學確實不能給能力不夠的學生輕鬆放行,但在這起事件中,我覺得學生們受到的對待似乎有些不公正。我希望雪梨大學可以更有誠意地來解決這件事,如果是已經收了學費,最終因為一場考試而把學生們掛掉,這看起來似乎有些見利忘義。如果真的是學生語言能力不夠,那當初又是如何把他們招進來的?
澳大利亞網友NickiMantova:
高等教育需要的是辯證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靠在書本和教授上課的筆記中尋找答案是不行的。那也是為什麼擁有高學位,並不等於擁有解決問題、影響社會的智慧。
(文/衛佳銘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