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爺們兒注意啦,咱縣裡的『紅馬甲』已經到了,大伙兒有推車的推著,有鐵鍁的扛著,有掃帚的拿著,走上大街,繼續建設咱美麗新家園了……」11月24日一大早,山東省昌樂縣紅河鎮上皂戶村的「大喇叭」又響了起來。
記者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現場看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隊伍衝鋒在前,「大喇叭」裡播放著鼓勁的節目,鎮村幹部、村莊老少齊上陣,村內外湧動著一股勁兒。「這股勁兒的背後,離不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融媒體中心發揮的作用。」紅河鎮黨委書記王建書說。
昌樂縣委書記劉裕斌介紹,2018年以來,昌樂抓住列入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國家試點的機遇,堅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融媒體中心「融合發力」,通過志願服務「點單+派單」、文明行為「實踐+傳播」等形式,與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相結合,與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相結合,在「講好昌樂新故事、傳遞昌樂好聲音」過程中,取得了「提振農民精氣神,助力鄉村大發展」的效果。
「點單+派單」,一個平臺實現志願服務「精準送達」
起勢、野馬分鬃……最近這段時間,在朱劉街道山坡村廣場上,村裡的德額太極拳隊隊員們在跟著專業老師練習動作。
「之前都是從網上下載教程,我學會了,再教大家。」山坡村婦女主任李素華說。如何讓隊員們學到更規範、更專業的動作?李素華萌生了聘請專業老師進行現場教學的想法,但是專業老師從哪裡請呢?
聽說「愛昌樂」APP搭建了點單派單志願服務平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李素華填報了點單信息。第二天,志願服務者就主動聯繫李素華確定培訓時間和地點。
「『愛昌樂』APP作為昌樂縣融媒體中心自主研發的融媒技術平臺和移動客戶端,是一個渠道豐富、覆蓋廣泛、傳播有效、可管可控的移動傳播矩陣。」昌樂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賀玉潔說,「利用此平臺,我們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過程中,讓鄉村根據自身需求在融媒技術平臺上『點單』,再由文明實踐中心『派單』,既實現了資源共享、互相借力,又充分發揮宣傳與服務兩大功能,『兩個中心』融合發展,實現了志願服務的精準送達。」
「實踐+傳播」,互動融合實現「兩個中心」相得益彰
說起「兩個中心」互動融合,昌樂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於洪波介紹:「新時代文明實踐湧現出了好人好事,就在融媒體中心上多渠道傳播。同樣,融媒體中心出了好節目,就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進行演出,並融入各項活動中,放大傳播效果。」
利用融媒體中心陣地優勢,凝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展合力。昌樂依託融媒體「聲、屏、報、網、兩微、一端、一抖」以及3000餘臺「村村響」大喇叭傳播矩陣,全方位、高密度、立體化宣傳各地的文明實踐活動。同時,在各個平臺設立「紅黑榜」,既弘揚傳播好人好事,又揭露不文明行為。
藉助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優勢,增強融媒體中心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昌樂依託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場所,紮實開展春節晚會、「文明之夏」演出、抗疫防疫最美逆行者評選等「講、評、幫、樂、慶」文明實踐活動,通過融媒體中心同步進行線上直播,讓群眾享受到直播、點單、回放等服務,還可以關注投票、點讚留言等。
互動推進、融合發展,實現「兩個中心」相得益彰。目前,昌樂已打造120個特色文明實踐站所,370個行政村實現文明實踐站全覆蓋。
「結合+助推」,讓文明力量全方位融入鄉村振興大潮
黃金籽西紅柿、火山小米等產品在電商平臺供不應求,集約化育苗中心、田園綜合體等項目正緊張有序地建設……走進喬官鎮唐家店子村,立刻就能感受到這片熱土上湧動著的鄉村振興大潮。誰能想到,幾年前的唐家店子村還是一個「失信村」。村集體想盤活資產,村民想發展高效設施農業,都因為貸不到款而有心無力。
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過程中,唐家店子村樹起誠信「紅黑榜」,同時編排很多誠信節目,在鄉村大舞臺上演出,在村「大喇叭」裡廣播……經過幾年努力,唐家店子村良好的村風民風換來了縣農商行的重新支持。喬官鎮黨委書記孫國偉介紹,資金問題解決,村情民情理順,唐家店子村黨支部順勢成立潤海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推動農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和品牌化發展,窮村、亂村成功變身文明村、樣板村。
「『紅馬甲』『紅袖章』等帶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規民約』『道德銀行』等提升文明達標村創建水平……在昌樂的鄉村振興大潮中,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春風化雨的作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負責人趙曉春說。
同樣,融媒體中心依託「愛昌樂」APP,建立群眾訴求快速響應機制,納入18項民生服務,100多家部門入駐「民生熱線」,在線回應民生訴求。今年以來,收到各類民生信息1.5萬餘條,回復率和辦結滿意度均超95%。
【來源:農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