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正名公投」彷佛是一面「照妖鏡」,「公投」日子愈接近,相關政治人物就愈是「原形畢露」。如眾所知,「獨派」團體本來是想用「厚黑學」中的「敲鍋法」,把問題搞大,利用這個「公投」案逼蔡「政府」向墨綠選民表態;不料所謂的「討厭民進黨」卻想落井下石,透過網絡「呼群保義」,叫大家用「砸鍋法」,乾脆弄個爛攤子,叫蔡「政府」來收拾。
蔡「政府」看情勢不妙,趕緊放消息,說「政府」已經透過管道向國際奧委會表明,即使「東奧」通過,也不會改變目前臺灣以「中華臺北」名義,出席各種國際賽事的現狀。這分明是想用「鋸箭法」,把自己的責任先推乾淨。據報導,蔡英文日前在一位「獨派」大佬慶生的場合,曾經轉述她與「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會面時,莫健表示:美國對「東奧正名」幫不上忙,還說可能藉此將臺灣踢出國際奧委會。
莫健的說法實在令人傷感。蔡英文常常喜歡誇耀:說她在國際社會上也是「棋手」,不是「棋子」。
請問:就「東奧正名公投」而言,蔡「政府」的處理方式,到底是「棋手」,還是「棋子」?
「東奧正名公投」的領頭羊紀政在這個緊要關頭,也出來表態了。她說:萬一我選手遭到停權禁賽,臺灣還可以「自己舉辦國際性比賽」;再不濟我選手仍有可能「以個人身份參賽」。第一個方案顯示:她對蔡「政府」懷有堅強無比的信心。但她在這個節骨眼講這種話,蔡英文到底該頒給她一張「褒揚令」,還是該叫安全單位徹查她的說話動機,恐怕會叫蔡「政府」舉棋不定。
至於第二個方案,顯得這位紀大小姐真的是不食人間煙火。她自己參加過多少次的國際賽事,請問:有哪一次是「以個人身份參賽」的?她難道不知道自己在國際賽場上的輝煌紀錄,耗用了多少公家資源嗎?今天她要叫年輕選手「以個人身份」報名參加國際賽事,未免太不人道吧?
紀政和趙士強都是「行政院體育發展委員會」的「委員」,但兩人對「東奧正名」的態度完全相反。趙士強質疑:「日本次級團體響應此事,但真的發生事情時,他們會出來嗎?」所謂「次級團體」,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那幾個「右翼」團體。趙士強不好意思追問的問題:「他們即使站出來,又有用嗎?」這是最令人傷感的問題。
「墨綠」的朋友為了追求「獨立」,不惜緊抱美國和日本的大腿,簡直就是「以美日興亡為己任」。可是到了緊要關頭,美國和日本總是叫「在臺協會主席」或那幾個「右翼」團體出來說些不痛不癢的混話,置臺灣生死於度外。「東奧正名公投」這面照妖鏡能不能讓臺灣人民看清楚臺灣處境的客觀事實呢?不管這個「公投案」會弄出什麼樣的結果,這才是最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
(作者為臺灣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本文摘自臺灣《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