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江圖書館的外牆上,貼滿了黃江鎮2019年第十五屆讀書節「鳳鳴杯」暑假繪畫比賽的獲獎作品。色彩繽紛的畫作把黃江圖書館裝飾成夢幻童話世界,也因此吸引了家住黃江的羅先生一家三口駐足欣賞。
「暑假到了,我們經常陪孩子過來圖書館看書。」羅先生告訴筆者,女兒剛開始上小學,課餘時間喜歡畫畫,因此趁著暑假多借幾本繪本故事書,以進一步培養女兒的課外興趣。
暑假來臨,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紛紛開啟「暑假模式」,黃江圖書館成了不少親子的好去處。據黃江圖書館館長劉傳佐觀察,近期來館閱讀、借書的讀者比平時增長了40%。劉傳佐介紹,為迎接暑假閱讀高峰期的到來,圖書館從市圖書館新調撥了3000冊圖書,同時還推出暑假電影欣賞、繪畫比賽等活動。書香、畫意、影像組成「暑假文化大餐」,豐富了黃江廣大青少年的暑假生活。
●遊宇軒
調撥3000冊新書滿足讀者需要
走進黃江圖書館,室內布置現代簡約,寬敞整潔,一處處書架錯落有致,還有木質桌椅供讀者閱讀。暑假期間,圖書館每天早早滿座,讀者以青少年居多,他們沉浸在書海當中,自覺保持安靜,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每到暑期,黃江圖書館就會迎來閱讀高峰期。除從市圖書館新調撥了3000冊的圖書外,在設施方面,劉傳佐預判到少兒圖書室桌椅數目不夠,及時增添了桌椅,滿足了讀者需要。
筆者從黃江圖書館了解到,該館2018年藏書量已突破10萬冊,達到國家文化先進鎮圖書館藏書的要求,其中經濟、少兒、自然、科學、哲學、文學及醫藥和工業技術類的書籍各佔10%。據透露,今年暑假結束後,還將有一批總值10萬元的新圖書入庫。
為讓讀者利用圖書資源更加得心應手,該館還對全館書架進行了重新標識,設置各類圖書導引,使圖書標引更加規範。更讓讀者感到滿意的是,黃江圖書館已全面實現圖書採編、流通、檢索自動化管理,圖書館的各項內務統計都已實現電腦操作、有序化管理,建立館藏書目資料庫數據已近10萬條,同時為讀者免費提供了25臺一體機電腦作為公共查詢檢索及信息共享專用。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為讀者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服務。
據統計,該館2018年全年共接待讀者17.5萬人次,新辦借閱證901個,借閱圖書雜誌共92373冊;該館還開展了網絡學堂等多種活動,幫助讀者查閱學習資料、播放視頻,為讀者提供電子信息服務5610人次。
除每年增加投入、添置新書外,黃江圖書館還陸續開展數十項活動,並一直在做閱讀推廣工作以提高自身知曉率,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閱讀需要,活動包括「少兒故事」演講比賽、中小學生小桔燈杯現場作文比賽、「4·23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東莞地區公共圖書館讀書知識系列展覽活動等。
2017年8月以來,黃江圖書館還邀請英語老師到圖書館親子互動室開展「星期天快樂學英語」免費活動;每逢周二上午,黃江圖書館舉辦「快樂寶貝專場開放活動」,專為全鎮各個幼兒園開放,不少幼兒園老師帶小朋友到圖書館看書、做手工等;圖書館內的展覽室也會不定期展示書、畫、攝影作品,以高雅藝術進一步陶冶讀者情操。
「黃江的讀書氛圍越來越濃了。」 劉傳佐說,現在無論從借閱量還是現場情況,都明顯可以看出,來圖書館看書、借書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在周末,人常常爆滿。
隨著黃江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優秀人才和優質教學資源聚集在此,劉傳佐認為,這對黃江營造濃厚書香氛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今黃江的外界形象完全不一樣了,開始逐漸有了自身的文化底蘊。」劉傳佐說。
暑假繪畫活動參與人數創新高
「這個暑期,我們為孩子們準備了幾個活動。」劉傳佐介紹,由黃江圖書館承辦的2019年第十五屆讀書節「鳳鳴杯」暑期繪畫比賽,得到各學校、幼兒園和家長的熱烈響應,參賽人數多達300餘人,創下歷年新高。
7月13日和14日,數百名孩子安靜地坐在黃江圖書館內,一筆一划描繪自己心中的「美好生活」。筆墨言志,丹青傳情,此次繪畫比賽給少年兒童書畫愛好者搭建了一個展示才華和自我風採的舞臺,極大地激發了全鎮學生對繪畫的興趣。
暑假期間,黃江圖書館安排了暑期觀賞電影活動,每周二、四、六下午3時會播放一場免費電影給小朋友們看。影片大多具有教育意義,由東莞圖書館提供。當播放《無敵破壞王》《小黃人大眼萌》時,孩子們捧腹大笑的同時又感受到濃濃溫情;當播放《小兵張嘎》時,孩子們時而忍俊不禁,時而義憤填膺,一顆顆小小的愛國心受到觸動。
「今年和以往一樣,我們會舉辦『書香之家——讀書家庭』評選。」劉傳佐告訴筆者,該項評選活動以家長和孩子們暑假期間在圖書館的借書量為評選標準,借書量前10名則被選為本年度 「讀書家庭」。作為獎勵,黃江圖書館將送每戶「讀書家庭」一套熱銷書。
「孩子的學習潛力是驚人的,暑假的兩個月不能浪費,一定要多閱讀。」劉傳佐稱,此舉同時能夠激發市民讀書、愛書、藏書的熱情,倡導以科學、文明、健康為中心的家庭生活方式,催生一批藏書豐富、閱讀氛圍濃鬱的家庭。
□胡芳家庭
讓孩子通過閱讀擁抱更為廣闊的世界
「哇!又可以去圖書館看書了!」牽著母親胡芳的手,即將出發到黃江圖書館看書的胡小莉(化名)歡呼雀躍。對於胡小莉來說,每逢周末下午跟隨母親到黃江圖書館待上兩到三小時,似乎是她永遠不會生厭的活動。看到才上一年級的女兒對閱讀散發出濃厚興趣,胡芳感到很欣慰。
與黃江圖書館管理員張偉蘭打過招呼後,胡芳與胡小莉便分頭行動。胡芳最近熱衷於讀人物傳記,她認為讀人物傳記,像在旁觀別人的人生,儘管傳記中沒有環環相扣的劇情和沒有天馬行空的奇詭構思,但因為真實而吸引人。在他們的故事裡,胡芳汲取迎接未來的勇氣。
胡小莉最喜愛讀故事繪本。「繪本像朋友一樣讓兒童在美圖、美文中成長,我鼓勵她閱讀這種書籍。」胡芳說。繪本以畫為主,字少而畫面豐富,以畫傳達故事情節,符合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
母女兩人足足看了3個小時後,高興地抱著幾本「戰利品」回家。「回家後有什麼節目?當然是先看上個把小時書。」胡芳介紹,自己從事外貿行業,現居住在常平鎮與黃江鎮交界處,與丈夫育有一子一女。在每天的工作和學習時間之餘,泡上一杯香茗,入書海中品味思想的精華,於書中咀嚼文字的芳香,對於胡芳一家來說,不僅只是興趣愛好,更像是他們家堅守的一種生活方式。
「女兒的閱讀方向我暫時不會多加幹預,一切以興趣為主導。」胡芳告訴筆者,她希望孩子什麼書都看,能成為博學多才、眼界開闊的人。
「黃江圖書館的氛圍非常好,環境也很舒適,我女兒很喜歡。」胡芳把黃江圖書館當成了她一家人的讀書陣地。「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態度很好,新書到了會特地通知我。我們以後還會常去。」胡芳說。
□陳秀妹家庭
每天至少進行1小時親子閱讀活動
「我有意識地讓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習慣。」陳秀妹在黃江已經居住超過13年,現與丈夫育有一子一女。近一兩年來,她已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周五都會帶著大女兒林夏(化名)到黃江圖書館看書或借書。
陳秀妹告訴筆者,5歲的林夏目前看的書以圖畫書和故事繪本為主。「孩子的想像力非常豐富,成年人還是少加幹預較好。」在對女兒的閱讀指導上,圖畫較多的部分,陳秀妹會先讓林夏自行看圖說故事,再講述自己的理解;字多的部分,則由陳秀妹負責讀,林夏傾聽後再慢慢識字。
「每周五去黃江圖書館看書已經成為我們倆的約定。」陳秀妹說,林夏也已形成條件反射,有時甚至會主動催促母親帶她去看書。值得一提的是,黃江圖書館一次最多能借20本書,陳秀妹每次借書必定會借滿20本。「故事繪本讀起來很快,每次多借一點,防止無書可讀。」陳秀妹說,「一周20本書,全買下來會有經濟上的負擔,圖書館真的給予了我很大的便利。」
回到家後,陳秀妹會將新借的書一一放到書架上。這個書香家庭足足有數百本藏書,需要3個書架才裝得完。每天晚上8時過後,陳秀妹一家必定會進行至少1個小時的親子閱讀與互動,這1個小時也是林夏最期待的睡前故事時間。
每天晚上在不知不覺中,時鐘的分針就已走過一整圈,這時林夏往往已在父母溫言細語的故事聲中安謐睡去。
□呂雪輝家庭
每周末借書,堅持近10年
「在這邊生活10多年了,我每周末堅持帶孩子到黃江圖書館看書借書。」呂雪輝仔細一算,才驚奇地發現自己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將近10年。
呂雪輝與丈夫育有二女一子,大女兒剛剛高中畢業,最小的兒子沈一平今年才12歲。「我們家3個孩子都喜歡看書。」呂雪輝說,她也常常到圖書館借書給孩子們讀,教孩子們識字,並培養愛看書的習慣。「據大女兒和二女兒的老師反映,她們的寫作水平都很好,看來是因為以前的閱讀積累。」呂雪輝坦言,兩個女兒的閱讀量都比不上沈一平。他從2歲開始,便聽呂雪輝一字一句地講故事,因此3個孩子當中,屬他最痴迷看書。
呂雪輝告訴筆者,沈一平目前愛讀少兒文學和科幻類書籍,到了圖書館就停不下來,完全沉浸到書海中。若呂雪輝不喊他回家,他甚至能在圖書館待上大半天。
呂雪輝每次都會借10本書回家,而沈一平閱讀速度較快,不厚的書一晚上就能讀完。「一旦到睡覺時間還沒看完一本書,他寧願熬夜到凌晨兩三點,直到看完為止。」呂雪輝無奈地搖了搖頭,同時也露出欣喜的笑容。「好歹熬夜是為了看書,而不是幹別的無聊事。」呂雪輝告訴筆者,沒有看完書的沈一平,任憑怎麼叫都不肯睡覺,久而久之便由著他的性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