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緩期兩年,到底啥意思?兩年後再執行嗎?可能你的理解是錯的

2020-12-16 小羊讀詩

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國的法律體系則越來越完善了,一般的案件結果都會公布大眾。在如今的法院判決裡,我們往往會聽到「死刑緩期2年執行」的這種處決結果。那麼這裡的所謂「緩期2年執行」就是指死刑推遲2年再執行嗎?

答案還真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這個「緩刑」的意思並不是推遲執行,平時的理解都錯了。先來看幾個真實案例。1995年,河北發生了1起女子被人殺害的案件。後來有個叫聶樹斌的人有重大犯案嫌疑,於是他就被判了死刑,2天後他就被依法處死了。

其實兇手另有其人,而他是被冤死的,因此聶家人也在堅持上訴,希望洗刷其冤屈。2013年,真兇王書金跳了出來,並承認了犯罪事實。2017年,外界強烈要求法院重審聶樹斌案,終於整個事件還原了真相:兇手就是王書金。

雖然聶樹斌恢復了清白與名譽,可惜人卻死了,1996年4月9號,呼格吉勒圖也因有殺害同村女子的嫌疑被警方抓獲,並後在6月10號就被處死了。不過到了2005年時,又冒出了個叫趙志紅的人跑去自首。

後來這個趙志紅也差點就被依法處死了,還好後來法院弄清楚了整個事件的原委,換了呼格吉勒圖的清白。其實國家頒布的「緩刑兩年」處理就是為了避免出現這些事件的處理方法,這個「緩刑」的處理往往會出現3個結果,下面一起來看。

1979年,我國的《刑法》添加了「死緩」的處決方式。所謂的「緩刑兩年」不是指2年後執行,而是說法院方會在這2年的時間裡對犯人進行考察。假若這個犯人表現良好,認錯態度積極,那麼就有機會由「死刑」變成「無期」。

我國的「無期」也就是25年有期,而這個犯人要在25年的服刑期裡仍然積極改過,那麼就能減刑,到時候還可提前出獄。當然這樣的情況需要犯人表現十分良好才行。

但有的犯人屬於那種冥頑不靈的類型,他們就算被判了「死緩」也依然不知悔改,而這些人就會被國家依法處死。前面2種情況都好說,但第3類人就很難判斷了。

有的罪犯十分狡猾,他為了脫罪而假裝積極改過,目的就為了混減刑不死。這種現象很多,也不好判斷。可看出來,這個「死刑緩期2年執行」原來和咱們想像的不一樣,最後可能出現這3種情況。

相關焦點

  • 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真是兩年後執行嗎?恐怕我們都錯了
    導語: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真是兩年後執行嗎?恐怕我們都錯了對於死刑犯,古代有「秋後問斬」一說,而現代有緩期死刑一說。有人就疑惑了,判死刑就判死刑,為什麼要延緩一段時間再執行呢?其實,這主要是想給死刑犯一個改錯的機會。
  • 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是兩年後再執行嗎?可能你理解錯了
    觸犯的法律的人便要實行相應的處罰,我國最嚴厲的刑罰便是死刑了,一般都是對犯下重大刑事案件的人所實施的。死刑自古便有之,而且在我國古代死刑的執行方式也有著很大的不同,處了最常見的「處斬」之外,還有凌遲,這種刑罰最開始在遼代急,執行方式是將犯人零刀碎割,手段極為的殘忍,堪稱第一大酷刑。除此之外還有烹刑、腰斬等等,聽名字就讓人不寒而慄。
  • 死刑緩期2年,是啥意思?是2年後再行刑嗎?恐怕你理解錯了
    導語:死刑緩期2年,是啥意思?是2年後再行刑嗎?恐怕你理解錯了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一般都會看見一個鏡頭,死刑犯一旦被判刑之後都會有一句話叫做「秋後問斬」。如今現在是一個新時代,如果有被判死刑的人,那也不是馬上就能夠行刑。一般在法庭上最常見聽到的話是犯人被判死緩,簡單的說就是死刑緩期。這種制度適合用在本來應該判處死刑,但又不是必須立刻執行的犯人身上,固定期限在2年的時間。那麼這個意思是否在兩年以後執行死刑呢?恐怕你理解錯了。其實它不是這個意思,這還要看犯人的具體表現了。
  • 死刑緩期兩年,到底啥意思?是2年後再行刑嗎?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我們都知道死刑自古以來都是最嚴重的刑罰了,我們常常在古裝劇裡面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推出午門斬首」,其實這句話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謠言!午門其實並不是斬首的地方。
  • 死刑緩期2年,是啥意思?是2年後再執行嗎?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但是我們會經常聽到死刑緩期執行2年是怎麼一回事情呢?是2年後再執行死刑的懲罰嗎?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因此死刑緩期的時候,也是讓案情得到更加清楚的證據,畢竟判斷一個人的生死是一件極其殘忍的事情。通常死刑緩期一般情況都是兩年後才進行的,期間如果你在兩年期間表現努力,
  • 死刑緩期2年執行是啥意思,2年後再執行嗎?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這是什麼意思?是指推遲到兩年以後執行嗎?那為什麼會有這個規定呢?其實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1995年河北省一婦女慘遭姦殺,聶樹斌作為重要嫌疑犯被判處死刑,然而判決僅出來兩天,他就被執行了死刑,但是其家人因為蒙冤,一直不斷的上訴。
  • 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是2年後再行刑嗎?恐怕你的理解是錯的
    要說現代司法體系裡最嚴重的刑罰,自然當屬死刑了。在我國,死刑還分兩種,一種是死立執,一種是死緩。顧名思義,死立執便是死刑立即執行,死緩則需要等待相當長的一段緩刑期,才會執行死刑。
  • 死刑緩期2年執行是什麼意思?2年後再執行嗎?一般人都會理解錯
    是指推遲到兩年以後執行嗎?那為什麼會有這個規定呢?其實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相較於西方國家,我國的法律體系發展較慢,,1979年才在《刑法》當將死緩作為刑法制度加入,但是緩期兩年並不是代表兩年後就要被執行死刑,這兩邊就相當於是一個考察期,兩年期滿,會有三個結局。
  • 死刑緩期是啥意思?過兩年才執行死刑?別再傻乎乎的被電視劇誤導了
    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應該就是死刑,普遍存在於各國的刑罰之中,早在五帝的時期,便作為最嚴厲最殘酷的處置犯人的方式出現。而目前世界正流行,減少死刑,甚至廢除死刑。而死刑一般是處置蔑視生命,隨意剝奪其他人生存權利的人。不過,現在已經出現了緩期兩年的規定。
  • 死刑緩期2年執行是2年後再執行嗎?一般人都理解錯了
    讓公民有更加強烈的主人公意識,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我們經常能聽見法院宣判「判處死刑緩刑兩年」,這是什麼意思?是指推遲到兩年以後執行嗎?其實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相較於西方國家,我國的法律體系發展較慢,,1979年才在《刑法》當將死緩作為刑法制度加入,但是緩期兩年並不是代表兩年後就要被執行死刑,這兩邊就相當於是一個考察期,兩年期滿,會有三個結局。
  • 死刑緩期2年是什麼意思?不要再弄錯了,不是兩年後再執行死刑
    這樣的生活能夠如此和平,離不開各種條約、各種法律法規的約束,無論是誰都要為了自己的言行負責,就像中國的刑法中,死刑也是從古代延續下來的,不同的是現在的刑法程度是根據一個人的犯罪嚴重程度來劃分的,但是在古代,可能一個人沒有犯太大的錯,很有可能就是殺頭之罪,甚至是株連九族。但是如今的死刑是一個人真的最大惡極,不可饒恕才會判處死刑。
  • 死刑立即執行很好理解,緩期2年執行是什麼意思?是2年後再執行嗎
    關於死刑的處罰,我們經常都會聽到「死緩」這兩個字,這是法律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不過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判了死刑了還會出現死緩的情況?早兩年往兩年不都是要執行死刑嗎?緩期2年執行又是什麼意思呢?
  • 死刑緩期2年執行是什麼意思?2年後再執行?一般人都會理解錯
    死刑緩期2年執行是什麼意思?2年後再執行?一般人都會理解錯自從有人類社會以來,就有律法的存在。因為只有律法的束縛,才能保持社會的相對安穩。所以對於那些罪行惡劣的,都會判處死刑。對於死刑犯的處罰,各個時期都有所不同,在古代,死刑的執行方式非常殘酷,最常見的就是斬首,那種場面又血腥又恐怖。很多死刑犯人可能還沒有被執行就被嚇死了,所以人們覺得那樣的方式非常不人道。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判死刑犯的概率不斷減少,而對死刑犯的處罰方式也在不斷減輕。到晚清的時候,斬首等一些殘酷的刑法逐漸被廢除。而建國以後,我國執行死刑都是採用槍決。
  • 死緩2年是啥意思?是兩年後再行刑嗎?可能和你理解的不太一樣
    不過隨著法制的改革和進步,我國也在2011年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八)當中,取消了13個犯罪的死刑,體現了對生命的珍視。相信不少人都在電視屏幕上聽到過法院這樣的判決,宣布被告人xx罪名成立,處以「死刑緩期二年執行」。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是兩年之後再執行死刑嗎?當然不是,作為我國獨創的一種法律制度,可能和你理解的不太一樣。
  • 死刑緩刑兩年,是什麼意思?兩年後執行嗎?答案很簡單
    最近有人在諮詢死刑緩刑兩年,是什麼意思?兩年後執行嗎?其實答案很簡單的。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死刑是分為死刑和緩刑兩種的,前者就是立即執行。如果被判定死刑之後,因為沒有沒有達到立即執行的最低限度,一般會採取緩期的規定。在這兩年之內如果表現良好的話會出現減刑的現象。
  • 死刑緩期2年執行是啥意思?是2年後執行?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那麼,你知道死緩代表著什麼嗎 ?曾經就看到過一則消息,具體是一個人因為殺害一名女子,最後被判處死刑,而且這名男子生活中完全是一個陽光開朗的人,家人一直都不相信他會犯下這樣的過錯,最後十幾年後案情水落石出,原來是冤枉了一個人,最後這個人也得昭雪鳴冤。
  • 死刑緩期2年執行是啥意思?是2年後執行?其實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按照我國當下的法律,死緩代表著的就是在判處罪犯死刑之後,延遲執行死刑。那麼死緩兩年則代表著,延遲兩年之後再對罪犯執行死刑。那麼這時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要推出這樣的一條法律呢?    在20世紀末的時候,我國的法律體系中還未推出死緩的相關條例。當罪犯被判處死刑之後,就會被立即槍決。在這種法律體下之下,最會導致誤判的情況。但自死緩的法律出臺之後,我們的法律體系就更加的完善了。
  • 死緩是什麼意思,是過兩年後行刑嗎?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死緩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特別是那些喜歡看刑偵類影視劇的朋友,死緩一般全稱是「死刑緩期兩年執行」,那麼這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般人都覺得說是等兩年之後再執行死刑,如果這麼想的話,那就錯了。當時我們國家成立了之後,出現了很多的損害國家利益的人,這些人普遍群眾意見不是很大,但是卻難逃死罪,所以就出現了死緩這個說法,也就是說不用立即執行,這個辦法從古代就一直存在,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有秋後問斬之類的說法,意思就是到時候根據具體情況再決定。
  • 死刑立即執行,到底啥意思?最遲多久行刑?恐怕和你理解的不一樣
    世界上最古老刑罰之一就包括了死刑,指的是行刑者基於法律賦予的權利,來結束一個犯人的生命。而死刑因為生命的不可再生性,成為了刑罰體系中最為嚴厲的一種。而被判決這種刑罰的人都是因為犯下了嚴重罪行,比如說謀殺,現如今我國的死刑執行一般是分作了死刑立即執行還有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兩種情況。那麼,這兩種方式都有什麼區別的呢?
  • 死緩是緩期後執行死刑嗎?並不是這樣的
    死刑全稱為「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是執行死刑的一種制度。法律規定:對於應該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允許的範圍內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的同時宣告緩期2年執行。這是我國獨創的一種法律制度。那麼死緩適用於那些情況?適用死緩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罪該處死;二是不是必須立即執行死刑的。那麼對於被判死緩的罪犯是如何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