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於世界來說,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份,對美國而言則更是如此。高達400萬的新冠確診人數已經是讓美國社會不堪重負了,多種天災卻在這個時候同時襲來,東部熱帶風暴,中部洪水,西部的加州山火已經燒了一周。很不巧的是,連地震也跑來湊熱鬧。根據中國地震臺網的正式測定:7月22日14時12分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近海地區,發生了7.8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公裡,震中位於北緯55.05度,西經158.50度。
地震發生後,美國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立刻發布了海嘯預警,提醒臨近地區人群主義及時避難。隨後美國地質調查局發布報告稱,在強震發生之後震中區域內又發生了多次餘震。其中較大的一次發生在當天下午16時13分,為5.9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所幸的是,地震發生地周圍沒有大中型城市,所以可能造成的損失也會小得多,這種7.8級的大震如果是發生在美國本土的話,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疫情肆虐的當下無異於滅頂之災。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在地震發生後的半個小時,日本氣象廳就發布了大範圍海嘯的預警,稱從當地時間晚上8點開始到第二天,太平洋沿岸地區將會出現持續性海嘯。我們知道日本福島縣在2011年時曾發生為極為罕見的9.0級超強地震,但因為震中並不在陸地,所以地震造成的損失其實並不是特別大,但地震引發的巨大海嘯卻對日本東北沿海的巖手縣,宮城縣,福島縣等地造成了毀滅性破壞,並且直接造成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
因此後續的影響會有多大, 還得看海嘯是否會造成大的災害,現在還不能太早下結論。另外這段時間以來。全球各地都是地震頻發,其中一些級數還不低,但好在震中不是在海上,就是周圍沒有大量的人口集聚,所以危害都不算大。但是地震發生的地點,人類是無法預測的,下一次是否還會有這麼好的運氣,誰都無法保證,所以加強防範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實上,今年世界各國都不太順,包括我國在內的亞洲多國都因為持續的強降雨,而導致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印度則是更為悲慘,一面要積極抗洪救災,一面又面臨大規模的蝗蟲侵襲。
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今年的一系列事件也正好印證了這句話。2020年過後,新冠疫情結束之後,國際格局必然較之2020年之前大為不同。另外,人類在面臨自然災難的時候,其實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缺乏團結,一盤散沙。美國就是典型的負面案例,疫情肆虐之際,首先想到的卻是當逃兵,退出世衛組織,不願承擔國際責任。這種自私的行為將會使得美國一步步淪為孤家寡人,最後自己有難的時候,其他國家將不再願意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