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海嘯丨海嘯專家:這一次與印度洋和東日本海嘯是同等規模

2020-12-20 澎湃新聞

「從視頻記錄來看,我認為這次海嘯的威力和2004年印度洋以及東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海嘯是同等規模的。」

9月30日,日本東北大學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海嘯工學研究室的今村文彥教授,就印尼發生的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災難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如是說。

當地時間9月28日下午,印尼中蘇拉威西省發生7.7級地震並引發海嘯。印尼官方9月30日確認,海嘯目前已經造成832人死亡。印尼副總統優素福·卡拉(Jusuf Kalla)前一日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稱,遇難者或將達到數千人。

今村文彥所在的研究室是世界上唯一一所從工學領域研究海嘯的專業研究室,研究內容包括地球科學、地質學、減災工學、災害情報等領域。研究室致力於國際災害以及災害引起的各項課題研究,對海嘯研究十分專業,並進行海嘯數值解析速報等。今村文彥教授主要研究災害科學、國際海嘯防災技術開發以及轉移、歷史地震和海嘯遺蹟調查、流體波動數值計算(以海嘯為首)以及地形等研究內容。

今村文彥所帶領的研究隊伍通過研究9500名東日本大地震海嘯遇難者驗屍記錄,在傳統意義的預防災害與避難研究基礎上,進一步致力於發生海嘯時如何生存的「生存學」的研究。今村文彥教授多次接受到日本媒體採訪,發表眾多海嘯研究相關的學術論文。

海灣地形放大海嘯威力

在分析此次地震及海嘯的成因時,今村文彥教授認為,和一直以來原因一樣,橫向錯位地震是引發大規模海嘯的主要原因。

此外,今村文彥認為,海底地面發生了滑動以及帕盧灣本身特殊的地形,也是海嘯威力被放大的原因之一。

今村文彥教授的觀點與此前一些專家和媒體的看法不謀而合。據香港《南華早報》, 帕盧位於一個狹窄的海灣的盡頭,這個海灣長約10公裡,寬約2公裡,這種口袋型的地形使得海浪在向城市衝去時破壞力被放大。

「由於這個海灣,所有湧來的海水都集中在一起,然後水位被推高,」印尼亞齊大學(University of Syiah Kuala)地球物理學家Nazli Ismail解釋說。

帕盧灣地形示意圖 。印尼氣象局 圖

Nazli Ismail表示,他對於在中蘇拉威西地區發生海嘯感到很驚訝,因為中蘇拉威西位於一個滑動斷層上,發生的地震通常會帶來水平方向的移動,並不會排出大量的海水。相反,如果地震發生在俯衝帶,當一個板塊俯衝到另一板塊之下時,會排出大量海水。

未能及時避難加重災情

根據印尼官方9月30日的消息,海嘯目前已經造成832人死亡。從目前傳播的災區圖片和視頻,地震和海嘯造成的破壞觸目驚心。

「從視頻的記錄來看,我認為這次海嘯的威力和2004年印度洋以及東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海嘯是同等規模的。」今村文彥說,傷亡之所以如此嚴重,原因之一就是「除了地震以外還有破壞性的海嘯」。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域爆發大地震並引發海嘯,超過22.6萬人喪生。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級地震,引發巨大海嘯,15895人死亡。

印尼官方的說法印證了今村文彥的推斷。根據印尼減災署30日的消息,絕大部分的死者是在地震後引發的海嘯中遇難的。

此外,今村文彥認為,地震發生後帕盧市沒有及時組織海嘯避難是一大原因。

「三個多小時前有小地震,那個時候是沒有海嘯的,這樣的情況致使海嘯避難有遲緩的可能性。」今村文彥推斷說。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報導,當地時間昨天下午約2時(北京時間下午1時)發生第一次地震,震級為6.1級,約4小時後再發生7.5級地震。兩次地震的震中都是位於中蘇拉威西省首府帕盧以北78公裡。第二次地震引發了海嘯。

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BMKG,簡稱氣象局)在地震發生後最初發布了海峽警報,但是半個小時之後又取消了警報。路透社報導, 29日印尼社交媒體上出現大量批評聲浪,許多人責問該機構是否過早解除海嘯警報。

印尼氣象局則表示,他們遵循標準操作程序,根據距離最近的潮汐感測器提供的數據,決定解除警報。氣象局主管拉瑪特指潮汐感測器錄得的海平面變化「並不顯著」,海浪高度為6公分,對帕盧不算是巨大海浪。

今村文彥從日本預防地震海嘯的經驗出發表示,在日本因為建築物具有一定耐震度,沿岸也建設了防潮堤,能夠對抗一定程度的震度,同時也可以減小海嘯進入市區的可能性。但是,像這次芮氏7.5級地震的震級是很難判定是否會引起海嘯的,所以今後海嘯預警方面在日本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相關焦點

  • 日披露印度洋海嘯防災漏洞 預測海嘯將光顧日本
    此次印度洋大地震發生兩個小時後,海嘯才到達印度和斯裡蘭卡,而類似的震源如果在日本附近的太平洋海域,由於日本距離震源很近,最快只要10分鐘,海嘯就會襲擊日本海岸。到時候日本高知縣的一些地方會面臨10米以下海浪的挑戰。海嘯將會導致近9萬棟房屋倒塌,死亡人數將高達1萬人。
  • 海嘯
    更具體地說,海嘯與平常的海浪和風暴潮一樣,同屬「重力(表)面波」,即海水質點運動的振幅隨深度衰減的重力波。雖然海嘯與平常的海浪和風暴潮一樣都是重力表面波,但是它與海浪和風暴潮有著明顯的不同:(1)成因不同。平常的海浪或風暴潮是由海面上颳風或風暴引起的,而海嘯大多數是由海底的突然上下變動引起的,兩者的成因不同。
  • 英語網絡課例:印度洋海嘯
    除此之外,他們還參與到全球師生協作教學的群體交流中來,和全球的協作式教學的教師們共同組織策劃、協作研究,共同設計並實踐案例。其中,《英語網絡課例:印度洋海嘯》就是他們不斷實踐、完善的案例之一。   導言(Introduction)  2004年12月26日,世界關注的自然災難印度洋海嘯襲擊了南亞和非洲東海岸的部分國家。人們總是會心有餘悸地提出疑問:類似的海嘯會捲土重來嗎?
  • 印尼附近海域發現新的海嘯風險,強大洋流是幕後推手
    很快,強大的海嘯接踵而至,10米高的海浪席捲了印尼的一些海邊地區,甚至遠至波斯灣的阿曼、非洲東海岸的索馬利亞等地都受到波及。這場自1900年來規模第二大的海嘯,最終造成了22.6萬人死亡,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一次海嘯災難。
  • 印尼巽他海峽發生海嘯 專家:初判由火山噴發引起
    印尼巽他海峽發生海嘯 專家:初判由火山噴發引起 原標題:   中新網12月23日電 當地時間22日晚,印尼巽他海峽發生海嘯,法新社引述印尼國家減災署發言人蘇託波言論稱,巽他海峽海嘯導致的遇難人數已經上升至168人,另外有有
  • 海嘯究竟多可怕?你應該知道的世界海嘯意識日
    海嘯並不常有,卻是致命的。根據聯合國2018年公布的數據,在過去100年裡,58場海嘯奪走逾26萬人的生命,平均每場海嘯喪生4600人,超過其他任何自然災害,尤以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死亡人數最多,14個國家22.7萬人遇難。
  • 印尼萬丹發生海嘯怎麼回事 印尼萬丹海嘯是什麼原因產生的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當地時間22日晚,印度尼西亞巽他海峽附近發生海嘯,目前已造成222人死亡,超過700人受傷,數百棟房屋建築受損。中國駐印尼大使館發布聲明說,目前暫時沒有收到印尼方通報中國公民傷亡的報告。
  • 23萬人喪生、距今15周年……史上最嚴重海嘯泰國沒有遺忘
    整理丨Ai泰國邦來源丨泰國媒體2004年12月26日海嘯襲擊安達曼海岸,波及沿岸14個國家,23萬人在海嘯中遇難。其中泰國六個府受到海嘯襲擊,遇難人數5400人,8000餘人受傷,還有很多人在海嘯中失蹤。如今,距離海嘯發生已經整整15周年。
  • 印尼又一次沒能規避海嘯之災,預警機制為何難奏效?
    與人們熟知的地震海嘯不同,這次海嘯的誘因是火山噴發。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BMKG)確認,位於印尼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喀拉喀託之子(Anak Krakatau)火山連續數月噴吐火山灰和熔巖,其西南側出現0.64平方公裡的土地塌方,這引發了水下滑坡,最終誘發了海嘯。
  • 因扎吉自傳(二十五):在馬爾地夫,我遭遇到了印度洋海嘯
    翻譯說明:       一、所有黑白照片均翻拍自原書,全部對應各自章節編號;       二、所有注釋及其它照片或者影音文件,均為譯者自己添加;      三、所有翻譯文字、章節標題儘量忠實原著,但有部分修改或者修飾;241、海嘯那段擔憂的日子,我永生難忘。
  • 海嘯後,印尼華人渴望新家(圖)
    管克江攝  一年前的印度洋海嘯奪走了1000多印度尼西亞亞齊華人的生命。一年後的今天,記者第四次探訪亞齊,走進了廢墟中的華人區。  周氏父子:在難民營中艱難生活  35歲的亞齊華人周志林每天只有3件事可做:吃飯,睡覺,坐在門口發呆。
  • 印尼海嘯距峇里島較遠 主要旅遊地未受影響
    印尼海嘯發生地距峇里島上千公裡  海嘯發生後,記者從中青旅遨遊網、眾信旅遊等旅行社獲悉,截至目前,相關旅行社在印尼的遊客生命及財產均安然無恙,部分客人已處返航或在返航過程中。攜程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海嘯最嚴重的印尼萬丹位於爪哇島最西部,離峇里島等主要旅遊目的地較遠,海嘯影響範圍有限,海嘯地區無攜程旅遊團隊以及自由行客人。
  • 日本疫情未結束,北海道或發生9.3級地震,30米高的海嘯!
    根據研究表明,此次預測是對日本・千島海溝地區6000年間海嘯堆積物分析得出的結論。據推算,該地每隔350~400年就會發生一次特大地震。海溝型地震運動作用示意圖上一次發生同等規模的大地震是在17世紀,距今已有400年,已經進入再次發生特大地震的關鍵時期。從長遠來看,特大地震的發生是必然的。
  • 海嘯科普_發現者地震特刊_網易探索
    地震令海底板塊滑移,引發海水大規模逆流   ◎ 2001年6月,秘魯南部發生芮氏8.4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至少78人死亡,經濟損失約3億美元。
  • 中國科大古海嘯研究獲突破!揭示廣東南澳島千年前曾遭南海海嘯襲擊,證實中國歷史上曾發生過海嘯衝擊大陸海岸帶事件
    該研究以《南澳宋城:被海嘯毀滅的古文明遺址》為題發表於《科學通報》。論文的第一作者是楊文卿博士。近年來,發生在印度洋和日本的特大海嘯以及最近襲擊印尼的海嘯給受災國家帶來了巨大損失,嚴重威脅海岸帶安全。過去對於中國大陸沿海是否發生過海嘯一直缺乏明確的認識,這制約了沿海地區災害風險的準確評估,不利於沿海港口、核電站等重要設施的建設以及「一帶一路」規劃的執行。
  • 166名印尼僑民在日本東北部地震海嘯災難中失蹤
    中新網3月17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印度尼西亞外交部長馬提(Marty Natalegawa)表示,496名印度尼西亞僑民住在日本地震、海嘯3個重災區,印尼政府相關單位已與330名僑民取得聯繫並確認平安,其餘的166名則下落不明。
  • 孩子是印尼外海地震引發海嘯的最大受害者
    專題:東南亞和南亞數國發生地震海嘯   我要留言    12月26日印尼外海地震引發的海嘯已經波及了長達2800英裏海岸線的10個國家,在受災的所有國家中  布埃克描述了樹叢中那些毀壞了的建造物和汽車。他說,他曾看到4具屍體,包括兩名斯裡蘭卡人,一名是老婦,一名是年輕女子,一名看上去只有「5歲」的西方男孩。   「我的孩子在哪裡?」   在受災的所有國家中,孩子無疑是26日因地震引發的致命海嘯的最大受害者。
  • 關於正確認識與防範地震海嘯的措施與建議
    」的提案,我局黨組非常重視,牟光迅局長立即召開會議,就提案內容進行研究部署,現就落實情況答覆如下:    一、2004年12月26日印尼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巨大海嘯災難後,我局根據中國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及時組織專家結合海南實際研討預防和減輕地震海嘯的措施,並完成《南海大震監測系統及海嘯預警實驗研究項目建議書》。
  • 日本福島發生7.1級地震,中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海嘯信息
    來源:新華社東京2月13日電記者:郭丹據日本氣象廳消息,日本福島東部海域13日晚間發生7.1級地震。東京地區震感強烈,晃動時間持續約1分鐘。日本氣象廳消息說,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23時08分(北京時間22時08分),震中位於東經141.8度、北緯37.7度,震源深度60公裡。日本氣象廳未就此次地震發布海嘯警報。
  • 日本預告 9級大地震 30米海嘯
    日本內閤府周二(21日)公布有關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的預測,警告日本以東海域有可能發生達到芮氏9.3級的大地震,和近30公尺高的海嘯。 預測還說其中2011年曾因海嘯導致嚴重核事故的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將有可能再被海嘯襲擊,核電站營運商東京電力表示,將會研究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