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間,白塘河兩側數千畝的土地換了身份,成為江蘇睢寧縣省級溼地公園——白塘河溼地公園,從耕地到溼地公園,從溼地公園到下一步的建設開發,它始終拖著一條長長的影子,恍惚又沉重。由項目規劃圖可以看到,雖然有「公園」之名,但成片的洋房別墅區仍然讓睢寧縣白塘河溼地公園的「去平民化」傾向顯露無遺。
土地性質不明 園區資質成疑:
江蘇睢寧5000畝溼地公園「變形記」
倏忽間,白塘河兩側數千畝的土地換了身份,成為江蘇睢寧縣省級溼地公園——白塘河溼地公園,從耕地到溼地公園,從溼地公園到下一步的建設開發,它始終拖著一條長長的影子,恍惚又沉重。
從地理位置看,總面積約3.8平方公裡的白塘河溼地公園位於睢寧縣城西北部,北到下邳大道,南至104國道,西臨睢邳路東,東靠西環路,2009年經江蘇省林業局批准成立省級溼地公園,遠期目標是五年內創建成國家級溼地公園。
「溼地公園總共圈了5000多畝,其中差不多有4000畝是耕地,大部分都是口糧田,一年兩季,而現在很多都是被直接以荒地名義報批的。」當地某知情人向新金融記者質疑:「好好的農田怎麼就變成荒地了?這邊原來都是好地,不是他們說的低產田,他們往上報是說這邊是荒田,其實都是良田,怎麼不長糧呢?怎麼是低產田呢?都是好地方,一畝地產量大概能有一千斤,一年兩季,一稻一麥。」
伴隨著質疑,過去兩年以及未來一段不可定的時間裡,白塘河兩側的農民仍無法清晰知曉這裡已經發生、正在發生和未來將發生的變化,只一如既往地被裹挾進新一輪的地區開發熱潮之中。
租來的公園
「幾千畝水稻即將收穫,被50臺挖土機、推土機,5天軋完。」趙林化名蹲在安置小區的路邊土堆對新金融記者說。在他身後,是數十棟灰黑色為主色調的典型南方農村小高層。
這裡是睢寧縣慶安鎮鮑廟村前徐組片區整體搬遷進的白塘河溼地公園安置小區。新金融記者發現,小區不少樓房的牆體出現剝落,配以簡單的門窗,整個樓房還顯粗糙,與當地管理部門所宣傳的「新建高標準的別墅住宅區」還甚有差距。
他介紹,前徐村的農民共四百多戶人家,所有土地全被納入白塘河溼地公園,「俺們隊裡一共兩百多畝地,全部都是口糧田,溼地公園包括溝渠、道路等一共5800畝,好的口糧地差不多4000畝。從去年7月份的時候到現在已經搬出一年了。」趙林回憶,當時搬遷的時候並沒有召開村民大會,也沒有全村人籤字, 「沒有開會公示,也沒有籤字,哪有什麼不同意見。現在已經佔用了,已經開始開發了,我們說啥都沒有用,而且還沒有搬出來,那邊就已經開始施工了。」
當地另一個村的李春興化名也告訴新金融記者,拆遷時,相關部門就說在什麼地方要給我們修新房子住,「原來說三個月給修好,現在都一年了,還沒有弄好。現在就是給我們點過渡費,自己找房子租,全部都這樣,不管家裡人口多少。」
儘管被遷出,但白塘河溼地公園方面用地並非徵用或者行政劃撥,而是以租賃的形式使用村民的土地,每畝地100至1200元,青苗費600至800元,沒有了往常的糧食補貼。
根據知情人反映,目前溼地公園方面租賃土地並未徵得村民的籤字同意,相關部門「主動」為老百姓開立帳戶,並將所謂1000-1200元/畝的年租金打入後,即表示農戶已經接受轉讓條件,土地租賃行為成立。根據農戶反映,土地被租賃後,在即將收穫水稻的前一周,推土機連夜將水稻推平後才告知他們。
「去年白塘河溼地公園開發商過來沒有給錢,就把地先給佔了。當時白塘河溼地公園和所在的睢寧開發區還沒有協調好,地面建築都還沒有清理好。租地也沒有相關的合同,我們也沒有籤字,錢是對方直接打到銀行卡裡。過去佔地後還有糧食補貼,每年國家財政撥的,現在也沒有了。」高塘村某知情人說,村民不願意也沒有辦法,沒有地了就出去打工唄。他向新金融記者證實,圈佔的時候,村裡沒有開會,也沒有公告。
睢寧縣政府工作人員承認,溼地公園方面給的土地租金也是過渡性的,這些土地整理出來還是要返給農民耕種的,並表示白塘河溼地公園那邊是低洼地段,同時建設有220KV變電站一座,有14條高壓電網在此區域縱橫交錯,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壓走廊,經常會出危險。當時那個地方的口糧田是低產地,即便是風調雨順的時候,也是很歉收的地區,幾乎都是沒有什麼收益,農民已經轉為市民戶口,租金的話應該有合同。
當地某知情人認為相關部門給予的高壓電網邏輯自相矛盾,果真影響如此,那園區內未來建設的眾多休閒場所又怎麼倖免?新金融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高壓電網主要分布在白塘河西側一帶,就現場的觀察情況而言,其輻射並未對西側區域全境形成覆蓋,至於西環路東側更是一大片無遮攔的開闊地,沒有所謂明顯密集的高壓電網。
新金融記者也了解到,至少目前,慶安鎮鮑廟村前徐組片區村民的戶口還沒有轉為城市戶口,繼而從租賃使用非徵用到農民身份的保留,白塘河溼地公園土地的性質成為疑問。
我國的《土地性質分類表》將公園歸屬為行政劃撥性質的建設用地,白塘河溼地公園以租賃的形式獲得的農民集體用地,顯然土地性質仍然沒有發生改變,還是集體用地。在未轉變土地性質的情況下,土地被徵用,農民身份沒有轉為城市戶口,已經建設一年有餘的溼地公園的建設土地又屬於什麼性質?是否已經變更?如何變更?
目前白塘河溼地公園官網公示的項目批覆內容僅有2009年江蘇省林業局關於同意建立睢寧白塘河省級溼地公園的批覆,規劃所佔土地性質調整變更的信息並未公示。
「口糧田不能在土地性質沒有轉變的情況下就開始動工,不管是行政劃撥還是什麼性質的土地都需要走合法程序。」睢寧縣當地某知情人說:「無論是集體用地、承包用地還是什麼性質都需要轉為國有。有了土地證才能去施工,無論是用地規劃許可證、建築規劃許可證以及建築施工許可證,在沒有這幾個證件的情況下是不允許施工的。項目立項和土地變更使用等這些手續的辦理不能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