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浦東濱江的1862時尚藝術中心再過幾天就將迎來運營一周年,在過去的一年中,建築空間獨特的1862努力尋找定位,主打「小眾商業劇場」概念,以前沿、時尚、跨界、創意為特色,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先後登上這個舞臺,在上海的各大演出場地中形成鮮明定位。
4月19日,1862時尚藝術中心發布了2019年演出季,主題為「生活萬歲Vive La Vie」。 當晚,一臺在阿維尼翁戲劇節上備受青睞的「總體戲劇」《生活萬歲》成為開幕大戲。而整個開幕現場也被布置成濃濃的法式風情,讓現場觀眾紛紛拍照留影。
接下來一年,1862演出季以小型藝術節為策演思路,推出五大主題,包括絕對1862(Absolute 1862)、無處不劇場(More Than Theater)、現場音樂季(1862Live)、親子合家歡(Beyond Age)、華語新生代(Bravo Asia),涉及先鋒話劇、詩歌音樂劇場、電音、跨界古樂、流行歌劇、物件偶劇場、肢體劇、現代舞等多種創新形式,力求打破語言、地域、文化、年齡的壁壘。據悉,全年演出季的劇目共42臺,逾80場演出。
《生活萬歲》絕對1862(Absolute 1862)集結了1862全年演出季的旗艦節目。「生活萬歲」「愛情萬歲」「青春萬歲」成為三大主題。
其中開幕大戲《生活萬歲》是一支融合歌劇、舞蹈、戲劇、馬戲、阿卡貝拉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總體戲劇」。瑞士導演安德魯·皮涅阿率界面劇團(Interface)及歌劇新秀喬安娜·海蒂娜首次來到亞洲舞臺,此次在1862的演出也是他們在國內的唯一一站。
而法國創意喜劇《愛情萬歲》,融合了幽默表演、視覺幻象、肢體、雜技、魔術與音樂等手法,將觀眾置身於寓言世界般的白日夢中。
而以「青春萬歲」為主題的「1862春天詩歌音樂劇場」將呈現三臺世界首演的原創劇目,他們並不僅僅是商業演出,更是一個聯動戲劇、文學、音樂、視覺藝術等領域藝術家跨國、跨界合作的文化事件。
《我把活著歡喜過了》由88歲的日本「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鋼琴家谷川賢作、民謠歌手程璧聯袂呈現,以詩人一生的回憶為線,用音樂與詩歌縫製出往事的織錦。谷川俊太郎本人將親自朗讀其不同時期的代表作《春的臨終》《自我介紹》《二十億光年的孤獨》等,這將是一臺無法複製的演出,戲裡戲外,舞臺與現實,呈現出人生的真實色彩與溫度。
《此刻無須知曉生死》是一臺跨文化、跨時空的文本與聲音實驗場,瑞典詩人雅典娜·法羅赫扎德、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甘德、中國彝族詩人阿庫烏霧、中國詩人王寅將與九名中外音樂家聯袂登場,用各自的母語對話古老的樂器——尺八、簫、口弦、馬布、月琴以及最前沿的電音。
《時間美人之歌》則是一場聽覺的盛宴,德國詩人亞歷山大·古姆茲、古巴詩人維克多、斯洛維尼亞詩人阿萊西·希德戈、中國詩人翟永明將把充滿費洛蒙的詩句重新排列,築構起音與詩的三度空間。
作為年度壓軸,太陽馬戲的傳奇之作《藍人秀》將於12月底登陸1862,這颱風靡世界的美國演藝界「國寶級」酷炫大秀將在上海演出十餘場。
《哈姆雷特》無處不劇場(More Than Theater)的作品形式新穎,有來自國內外各大藝術節的熱演劇目和劇團。
兩年前曾攜《水漬》參加烏鎮戲劇節的巴西國寶名團倉庫劇院,成立25年間獲得了超過30個國家級獎項。今年,同班人馬將帶來扛鼎之作《哈姆雷特》。倉庫版《哈姆雷特》試圖探索這部莎士比亞經典劇目與當代社會之間的聯繫,扮演哈姆雷特的女演員帕特西亞的表演被譽為「雄偉、理性與感性並存,將被載入史冊」。
法國幽默物件劇場《大鼻子情聖》改編自法國殿堂級插畫師海貝爾·朵梅拉的同名繪本,三名演員操縱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件,運用絢爛的東方系視覺、豐富的文學遊戲、熟練的肢體、逗趣的手法,讓生活道具有了靈動的性格色彩,微小而深遠,幽默而富有詩意。
去年在烏鎮戲劇節好評如潮的「凡人劇場」《大眾力學》在結束德國邵賓納劇院邀請展之後,將在上海完成「收官」。該劇由中國青年戲劇導演中堅力量李建軍執導,聚焦普通人在短暫表演時空中所建構的儀式感和獲得的共情。
《音樂蛋奇幻夜》親子合家歡(Beyond Age)板塊是1862為全年齡段觀眾精心選擇的一組「小而美」的作品。
其中,法國奇幻親子劇《音樂蛋奇幻夜》是一部無語言的音樂戲劇,三位資深的表演藝術家將普通物件點化為神奇樂器,配以歌劇名段的人聲吟詠。
義大利蔬果影畫戲《沙拉裡的玫瑰花》改編自布魯諾·穆納裡,一位被畢卡索稱為「當代達·文西」的義大利藝術家的童書作品,講述了一名廚師長和他的助手如何用蔬菜和顏料,把廚房變成花園的神奇故事。
法國動畫電影音樂會《不怕大灰狼》以1943-2014年間多部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等國的優秀動畫電影為媒材,兩名音樂家用十幾種器樂撐起一支小型樂隊,用現場音樂進行演繹,在豐富細膩的視覺呈現與嘉年華般的歡慶氛圍中,讓觀眾看到世界的溫馨與美好。
《梁祝》華語新生代(Bravo Asia)是1862為華語地區青年創作者打造的開放式展演平臺,力推青年文化與原創作品。今年,劇場與香港康樂與文化事務署、香港藝術發展局合作推出「香港藝術月」,邀集了3臺不同類型、代表當代香港表演藝術發展水準的優質劇目來滬展演。
三部作品分別是香港舞蹈團的舞蹈《四季·梁祝》、鄧樹榮戲劇工作室的話劇《麥克白的悲劇》、美聲匯合唱團的流行歌劇《當莫扎特遇上達·龐蒂》,希望藉此打造長期、良性的文化交流機制。
《超常識機械》主題藝術節在去年取得了極大反響,通過對劇場空間功能與現場表演形式的顛覆性拓展,1862打破單一的鏡框式舞臺與傳統觀演關係,將劇院轉化為live house音樂空間,聚焦國際前沿跨界音樂演出,成為音樂人發聲、孵化、展示、交流、跨界的舞臺。
今年Live現場音樂季的節目包括,日本明和電機樂隊音樂會《超常識機械》、日本歌手藥師寺寬邦演唱會《和-wa》、央吉瑪演唱會《蓮花秘境》、西班牙古樂女王阿娜·阿萊凱德中世紀古風音樂會《冰與火之歌》、比利時黑森林樂隊音樂會《幻遊》。
1862時尚藝術中心總經理李豔表示:「2019年的演出季策劃注重劇目品質與數量的嚴格把控,避免在擴張規模的同時,導致策演理念的缺席。」
五大主題的小型藝術節外,1862還將推出劇場「三日」「二月」「一年」的創新形態展演活動。
「三日」指「62表演藝術開放日」「法語香頌饕餮日」「藍色聖誕全城狂歡日」。
「二月」指「春天詩歌月」「香港藝術月」,是1862時尚藝術中心與本地及跨地域的官方和獨立藝術機構進行的深度合作,合作單位包括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藝術發展局、中信出版社等,圍繞演出季主題藝術節,首度嘗試多主題場館、全藝術門類、跨媒體宣傳的方式。
而貫穿一整年的1862PLUS藝術加料活動以「互動性」「親身體驗」「雙向溝通」為核心,提供藝術家與觀眾情感交流的延伸空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