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諸城市百尺河鎮:「扶貧公益崗」託起扶貧新希望

2020-12-20 騰訊網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對於貧困群眾而言,最為重要的是要有穩定的增收渠道、可靠的政策保障和長效的防返貧機制。在山東省諸城市百尺河鎮扶貧工作中,實現了把貧困群眾「扶上馬」之後還要再「送一程」,確保脫貧攻堅成果持久有效。

走進百尺河鎮為民服務大廳,一位年輕的小姑娘正耐心地跟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說道:「您的證件已經複印好了,原件您一定拿好,把申請表上的信息填全,我給上報後就可以享受補貼了。」

她就是百尺河鎮後桃元王甜甜。母親在她小的時候因病去世,家中還有一個正在上學的姐姐,父女三人相依為命,生活很是清苦。2014年通過精準識別,王甜甜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生在農村的她,深知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通過十餘載寒窗苦讀,王甜甜在2017年考上了大學,在教育扶貧政策的幫助下,順利完成了三年的大專學業。

2019年底,作為民政辦主任的幫扶責任人張忠波到她家走訪時,了解到王甜甜正值實習期間,為了照顧身體欠佳的父親,無法外出實習。張主任立刻想到了扶貧公益崗,回去後第一時間與人社局進行了對接,完成材料上報和審批手續後,王甜甜成為了鎮上為民服務大廳的一名工作人員。

目睹了扶貧幹部為貧困戶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如今作為負責殘疾人兩項補貼的民政助理,王甜甜深感責任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剛開始,電腦操作不熟練,對業務更是一竅不通,為了做好工作,她耐心地學習電腦操作,認真的鑽研民政業務,經常加班到深夜。每月上報殘疾人兩項補貼時,為了確保沒有遺漏,她總是一項一項核對,一條一條核實,生怕因為自己的失誤導致貧困戶少發了補貼。只要有來大廳辦理業務的群眾,她總是第一時間熱情地服務。遇上辦理業務的貧困戶,她更是格外耐心地講解政策和流程,並親自幫忙辦理。經過一年時間的歷練,王甜甜對於各項政策瞭然於心,誰的殘疾證到期該換了,誰新辦理了殘疾證公示到期了,誰該提交材料申請補貼了,她全部一一記錄下來,並認真落實。王甜甜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民政助理,把鎮上的民政工作做得井井有條。

從貧困戶到服務貧困戶這一身份的轉變,讓王甜甜更能體會到貧困戶心裡所思所想,也更能體會扶貧幹部的真誠用心。在繁瑣沉重的基層工作中,她也迷茫過、委屈過,然而想到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她所有的無助都轉化成自己前進的動力,她用自身的經歷給他們鼓舞,去幫助那些曾經像自己一樣的人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她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將這一份希望傳遞下去,王甜甜說到,「真的非常感謝黨委政府能給我這個機會讓我來歷練自己,我一定會珍惜這份工作,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

大眾報業·半島記者 遲海雯

相關焦點

  • 諸城市扶貧開發辦組織開展「諸城臨清扶貧協作」對接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學敏 通訊員 司娜 濰坊報導2020年8月25日至26日,諸城市扶貧開發辦公室牽頭組織市人社局、民政局、教體局、文旅局、林業發展中心、密州街道、龍都街道、舜王街道、昌城鎮共9個單位40多人一行到聊城臨清市開展扶貧協作對接工作
  • 扶貧先扶志,用心託起明天的希望
    扶貧減貧,一直是我國乃至全世界需要攻克的難題,在中國,從改革開放到如今,堅持奮鬥40餘年,並取得了不錯的脫貧成績,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中國有決心在2020年全面實現脫貧攻堅,讓所有的貧困人群都擺脫貧困的生活窘境。為此,我們要做的就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付出所有的努力,開始為脫貧倒計時。
  • 身邊的扶貧故事:幫扶熱情催人奮進
    2019年的春天,胡豔萍來到了諸城市百尺河鎮扶貧辦工作,近兩年的時間,她從對扶貧工作的朦朧認識,到深入扶貧一線,數不清入了多少戶,幹了多少活,這裡面有心酸、有歡笑、有淚水。胡豔萍說:「扶貧工作最根本的就是幫助貧困戶解決最實際問題,在脫貧攻堅的基層一線,我發現了許多感人的扶貧故事,他們用一個個甘心付出和無悔行動,感染著我,激勵著我......」
  • 壽縣板橋鎮:健康扶貧託起穩穩的幸福
    她興奮的告訴我們:「駐村扶貧工作隊及村兩委真是關心我們身體健康啊。」健康扶貧政策,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託起了大家穩穩的幸福。在奔小康的路上不能有人掉隊,不要讓疾病成為他們奔小康路上的「攔路虎」,為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淮南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駐村扶貧工作隊幾年來認真落實健康扶貧政策,牢牢託起人民群眾健康扶貧的底線。
  • 用心用力用情——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王增成甘願在扶貧道路上...
    還記得第一次參加扶貧會議,民政、殘聯、社保、教育、醫院等職能部門負責人輪番上陣,主要領導著重強調,會議開了一上午,筆記記了好幾張,對扶貧工作的重要性開始有了清晰的認識。到現在,當時會議中記憶最深的只有那句話「用心、用力、用情」。」今年一月份,山東省諸城市石橋子鎮入職時間不長的武裝部幹事王增成,成為石橋子鎮脫貧攻堅戰線上奮鬥的一員,說起扶貧工作,他感慨萬千。
  • 山東省2019年度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名單公示,100家
    11月28日,山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發布《關於山東省2019年度省級扶貧龍頭企業評審認定結果的公示》。  根據《山東省省級扶貧龍頭企業認定和管理實施意見》(魯扶貧組辦發〔2018〕6號)和《關於開展2019年度省級扶貧龍頭企業評審認定和2018年度省級扶貧龍頭企業資格覆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經企業申請、縣級初核、市級覆核、省級評審,擬認定100家企業為山東省2019年度省級扶貧龍頭企業,予以公示。
  • 諸城市百尺河鎮中心幼兒園:整合鄉土資源,走特色辦園之路
    >巍巍白龍山下,青青百尺河邊,山水相伴,景色優美,諸城市百尺河鎮中心幼兒園便坐落於此。百尺河鎮中心幼兒園整合利用農村豐富的鄉土教育資源,在環境創設上注重童真、童趣,打造農村特色的校園文化,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努力實踐 「源於孩子的生活,高於孩子的生活,還原於孩子的生活」的新課程理念,走特色辦園之路。
  • 「希望之家」託起新年新希望
    不幸中的萬幸是,在去年沈丘發動全縣萬餘名教師開展的「孤兒排查」大走訪活動中,她從農村走進城市,來到全縣最優質的學校,開始在「希望之家」書寫新的人生。    為了不讓孩子因貧輟學,打通教育精準扶貧的「最後一米」,去年11月,沈丘遴選4所優質學校組建的「希望之家」向孤兒敞開大門,也託起他們背後一個個貧困家庭的希望。
  • ...攻堅」託起貧困群眾的小康夢——遼寧方大集團在東鄉的扶貧實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託起貧困群眾的小康夢——遼寧方大集團在東鄉的扶貧實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杜雪琴 通訊員 羅永崗東鄉縣海拔1735怎樣找到適合東鄉的扶貧路子?怎樣找準東鄉扶貧的突破口?2019年5月,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入駐東鄉縣開展產業扶貧工作後,通過調查研究,現場論證,座談交流,把「貧」脈找「窮」根,針對性地制訂精準脫貧措施,確定了「全面幫扶、項目運作、微利持久、讓利東鄉」的扶貧模式,積極投身產業扶貧。
  • 山東省沂水縣黃山鋪鎮小松林村扶貧新動向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山東省沂水縣黃山鋪鎮小松林村自物價局成立第一書記工作組,在縣委縣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鎮委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緊密圍繞「抓黨建促脫貧」的中心工作,小松林村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 西峽縣軍馬河二中:教育扶貧,託起學生的未來
    西峽縣軍馬河二中:教育扶貧,託起學生的未來(通訊員:李賓)趙佳勇,是西峽縣軍馬河二中九年級學生。其父因意外而身亡,其後母親也因此改嫁遠走他鄉。年幼的他靠年邁的爺爺奶奶扶養。但是命運總是給他開玩笑,近年來他最親愛的奶奶也因為偏癱而讓家裡陷入了困境。家庭極度貧困。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支持下,他才得以勉強在校學習。但是面對家庭的現狀,他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有了輟學的念頭。
  • 無怨無悔的追求——記山東省扶貧先鋒郭波波同志
    郭波波,山東省汶上縣郭倉鎮郭倉村人,現任汶上縣雷沃農業機械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汶上縣沃豐家庭農場農場主。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村娃,通過自身的拼搏與努力,成長為管理上百臺農機設備、服務上萬畝耕地、助力脫貧攻堅的新型職業農民與扶貧先鋒。
  • 【本地新聞】教育扶貧,託起希望的明天
    舒老師的教育初心,映照著一名扶貧幹部特有的風採,也讓他的課堂綻放著獨有的魅力「真扶貧不辱使命,獻愛心桃李芬芳」,這是全體學生家長向這位不辭辛勞、兢兢業業的好幹部獻上的錦旗,也是舒老師三年來扶貧工作的真實寫照。
  • 「基層動態」碧流臺鎮召開扶貧公益性崗位專項整治工作會
    為做好扶貧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5月6日,碧流臺鎮組織召開扶貧公益性崗位專項整治工作會,鎮相關站所辦、各村黨支部書記和第一書記參加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上級扶貧公益性崗位專項整治工作有關文件精神,並對公益崗整治工作作了具體安排部署,要求全鎮各村要在限定時限內,完成現有公益崗的排查整治工作,準確掌握本村公益崗數量、安置人員勞動力狀況、崗位補貼發放等情況,重點梳理是否存在一人多崗、一戶多崗及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和穩定脫貧人口享受公益崗補貼政策的問題。
  • 河北:803個復工復產扶貧企業享受一次性生產補貼
    河北省出臺措施支持疫情防控期間脫貧攻堅803個復工復產扶貧企業享受一次性生產補貼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貢憲雲)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扶貧企業復工復產12月11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發揮財政職能,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財政廳及時調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政策,制定了6項政策措施,支持各地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脫貧攻堅。這些措施包括:對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帶動貧困群眾發展的扶貧車間、合作社、扶貧龍頭企業等帶貧主體,依據吸納貧困勞動力規模和帶貧效益情況,可給予一次性生產補貼。
  • 【長城評論】讓消費扶貧託起「穩穩的幸福」
    在人來人往的候車廳,智能化的掃碼開櫃,讓小鄉村走來的土特產有了「大舞臺」,這是鐵路部門助力消費扶貧的助實舉措,而這亦是舉國上下心系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即將到來的九月,為進一步推動消費扶貧行動,國務院扶貧辦等11個部門組織開展全國消費扶貧月活動,這既標誌著消費扶貧行動的正式啟動,也標誌著消費扶貧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畢節團組織服務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學生 「希望小課堂」託起孩子夢想
    銀山社區志願者梁西琴說,社區裡的孩子大多數來自偏遠山區,搬到新的環境後,很多人不太適應, 「希望小課堂」除了輔導孩子們做作業,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給孩子們養分,從心理上給孩子們幫助,埋下理想的種子,讓孩子們更好地適應新環境,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現在,銀山社區的1069名孩子正漸漸適應著城市的生活,也推開了新的人生之門。
  • 七家坪的笑聲——湖南省住建廳扶貧工作隊產業扶貧紀實
    這個貧困程度深、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的貧困村,正變為有產業、有項目、有奔頭的希望村。這一切離不開湖南省住建廳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努力。平均每月駐村24天以上,走進了655戶鄉親家中,幫扶工作隊用真心真情以及實際行動贏得老百姓的讚譽。時光匆匆,白駒過隙。
  • 長山鎮石灘村:扶貧修路帶來新希望
    湛江新聞網訊:「以前這條路是坑坑窪窪的,每逢雨季,泥滑路爛,村民趁圩趕集、出行都不便,外面的姑娘也不願意嫁進來,現在徹底改變了這種交通狀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新希望。」    據了解,在新一輪扶貧工作中,廣州市蘿崗區群眾工作部、蘿崗區信訪局積極響應廣東省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的統一部署,結合石灘村委實際,加大扶持力度,著力改善生產生活環境,為村民辦實事、謀福利,不僅對竹山村-黃竹角村(1.6公裡)、沙垌村-石灘村(1.2公裡)、石灘村-壩塘村-水尾垌村(2公裡)、盎山村-瓦瑤排村(2公裡)村道進行了水泥硬底化建設,還對石灘村委主幹道進行了維修改造區間2
  • 山東省平邑縣:扶貧資產收益歸戶確保受益安全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晨):近年來,山東平邑縣確立了扶貧資產收益權歸貧困戶的體系,確保了全縣扶貧資產的受益安全。  在工作中,平邑縣嚴格按照《山東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管理辦法》要求,明確扶貧資產在脫貧攻堅期內,收益的大部分(不低於51%)用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分紅增收,在保證貧困戶脫貧的基礎上村集體留取不超過49%的收益用於村集體公益事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