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扶貧故事:幫扶熱情催人奮進

2020-12-22 大眾日報

2019年的春天,胡豔萍來到了諸城市百尺河鎮扶貧辦工作,近兩年的時間,她從對扶貧工作的朦朧認識,到深入扶貧一線,數不清入了多少戶,幹了多少活,這裡面有心酸、有歡笑、有淚水。

胡豔萍說:「扶貧工作最根本的就是幫助貧困戶解決最實際問題,在脫貧攻堅的基層一線,我發現了許多感人的扶貧故事,他們用一個個甘心付出和無悔行動,感染著我,激勵著我......」

俯下身,勇擔當,甘當貧困群眾的「主心骨」

該鎮劉家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徐永亮,始終堅持群眾問題無小事,社區一貧困戶患有精神殘疾並且沒有戶口,無法辦理殘疾證以及享受相關扶貧政策,作為社區負責人的徐永亮想盡辦法,多次聯繫相關部門,最終解決了戶口的問題。

在一次入戶走訪時,胡豔萍到了該貧困戶家,談起家中情況,他很激動:「真的是多虧了徐書記啊,我們全家都非常感激,替我家解決了這麼大的一個問題」。

「扶貧工作是個良心活,要幹好扶貧工作,一定要把貧困戶的事放在心上,把貧困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辦,他們才能信任你,接受你。」徐永亮這麼說,更這麼做,作為社區負責人,無論大事小事、不管是政策落實、環境整治、還是居家環境提升,他都能帶領村社區幹部衝鋒在前,靠前工作,用心、用情開展扶貧工作,俯下身、勇擔當,成為了貧困群眾的「主心骨」。

系群眾,用真心,把貧困戶當「家裡人」

百尺河鎮王家大村負責人王勇說:「扶貧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很能體現自己價值的工作,只要扛著這個責任,就得要幹好,把貧困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幹到貧困戶心裡,這也是我應該做到的」。

王家大村有一戶貧困戶,智力二級殘疾,與母親共同借住在村民家中,個人生活極不方便,王勇了解到情況後,自己出資,給他們在村裡租了四間瓦房,並重新裝修了一遍,當他們住到新房的那一刻,緊緊抓住王勇的手,嘴裡一直說著「感謝,感謝,感謝!」。扶貧行動一直在路上,只要真心為了群眾,感動久久留在百姓心中。

無怨言,承重壓,爭當扶貧業務的「行家裡手」

扶貧材料量大、繁瑣,而且要求嚴格。清濟庵社區服務中心主任劉相芹,一心做好本職工作,除了統籌社區日常工作以外,還要負責社區扶貧專項業務,工作重擔可想而知。今年疫情期間,劉相芹的母親因腦出血導致半邊身體癱瘓,無法自理,住院治療期間,劉相芹單位、醫院兩邊跑,在鎮裡組織召開的一次重要脫貧攻堅會議時,原本她已請假去醫院給母親陪床,但當得知會議的極其重要性,她急忙從醫院趕到參會,白天入戶走訪摸排、了解實情,晚上就在社區挑燈整理扶貧資料,周末給母親陪床,多少個這樣的日日夜夜,反反覆覆,她卻始終無怨無悔。

在她的帶領下,社區扶貧檔案材料歸納工作在全鎮一直名列前茅,受到了上級部門的一致好評。工作之餘,胡豔萍跟劉相芹聊天時問起來:「劉姐,工作壓力這麼大,有沒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劉相芹靦腆地笑了笑說:「人又不是鋼鐵做的,肯定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但是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就要擔起這個責任,一切都是為了工作,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將脫貧工作順利進行下去」。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堅守在第一線的基層幹部,有人高溫奔走,有人不舍晝夜,有人舍小家為大家,他們看起來是那麼的平凡、真誠而可愛。

胡豔萍說,正是他們的認真、他們的堅守、他們的熱情,始終激勵著自己在扶貧的路上,心懷責任,砥礪前行,努力為扶貧工作貢獻無悔的青春。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鵬 通訊員 李春鵬 報導)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我要做扶貧一線上催人奮進的「鼓手」|都勻市小圍...
    鄭紅英由於都勻市融媒體中心是新成立的單位,如何打好這場脫貧攻堅戰,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認為,投身到精準扶貧這項偉大事業中,不僅是一次自我鍛鍊、自我提高、自我升華的機會,更是一名新聞從業者的榮光。  我自駐村以來,切實履行好脫貧攻堅主體責任,不定期召開村、駐村隊扶貧領導小組會推進工作,確保幫扶力量不減弱。壓實村級及幫扶幹部責任,嚴格執行村、幫扶幹部遍訪行動,確保每名幫扶幹部每周「幫扶日」入戶。同時督促村幹部、幫扶幹部按照責任清單履行脫貧攻堅任務。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 點燃幫扶路上的熱情「火」|都勻市沙包...
    我是唐顯江,都勻市沙包堡辦事處茶園村的一名幫扶責任人。自2015年接到沙包堡扶貧站通知的那天,我輕裝簡行正式踏上脫貧攻堅之路,承擔茶園村四戶建檔立卡戶的幫扶責任。幫扶伊始,身邊沒有現成的經驗提供學習,我只好抱著熱情,投石問路,一步一腳印狠下功夫、積累經驗,用心用情擔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責任。
  •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洮南市那金鎮裡仁村駐村幹部王立軍 2020-12-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用力幫扶 扶貧扶智希望紮根|水城縣第六...
    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三尺講臺上教育工作做好後,我就會開車到水城縣新橋街道新橋社區的貧困戶家中實地走訪。  這裡是居住著去年從大山搬出的鄉親,我一直想著用真心扶真貧、辦好事、辦實事,讓他們能在新的家園安居樂業,生活有希望。
  • 【扶貧故事】雷陽:用心呵護,用愛幫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家庭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在眾多的扶貧大軍中,我只是其中小小的一員。我的扶貧故事,也是簡單而樸實,但是與貧困幼兒相處的點點滴滴,陪伴他成長的分分秒秒,卻處處充滿真情,流淌愛意。
  • 結對幫扶成「親戚」 扶貧路上心連心——中國建築集團定點幫扶康樂...
    「疫情當前,不僅要做好防控,還要實施抓好脫貧攻堅剩下的工作」……新聞發布會直播過程中,中國建築集團康樂幫扶工作隊的微信群裡聊得火熱,他們都見證了這裡攻克難關的全過程。「鞋墊書記」羅恆羅恆作為中建二局西南公司派駐康樂縣3位掛職扶貧幹部之一,從2017年8月被組織派駐康樂定點幫扶到現在,不僅用青春和汗水贏得群眾的信任和尊重,還得到一個親切的稱呼——「鞋墊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就是解心結|印江沙子坡鎮邱家村幫扶幹部龍施翼
    我叫龍施翼,是印江自治縣沙子坡鎮扶貧工作站的一名幹部。2016年10月,根據鎮裡脫貧攻堅工作安排,我成為沙子坡鎮邱家村結對幫扶幹部。初到袁華家,一位年過六旬頭髮花白的女主人熱情地拉著我的手,開始訴說她藏了多年的心裡話。   她叫張金香,是我幫扶戶袁華的妻子,也是村裡為數不多上過高中的女黨員同志。從她的言談中得知,家中共育有3個女兒,均已成家。現在只剩下年邁的老母親和夫妻倆三人守在一間半的平房裡。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專車」|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幕龍村幫扶...
    「梁書記、彭局長,你們還在搞精準扶貧工作呀?」  「代犬生,你會開車了?」  「梁書記,我會開幾個月了嘞。」  「你這老人電瓶代步車是誰給你買的呢?」  「是政府發給我舊房拆除補助款後,我請人幫我買的!4000多塊錢,方便出行。」我叫彭顯斌,是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幕龍村幫扶幹部。
  • 中國扶貧故事
    碧桂園員工、志願者、學生等參與《家園》首演2018年5月20日,碧桂園集團啟動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行動,面向全國9省自區、14個縣(市、區)3747個村實施精準幫扶,推進黨建扶貧扶志、產業扶貧扶富、教育扶貧扶智、就業扶貧扶技等「4+X」扶貧模式,努力做好黨和政府扶貧工作的有益補充,助力國家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苦與樂隨行|匯川區交通運輸局幫扶幹部...
    我叫餘明軍,是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交通運輸局的一名普通幫扶幹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2015年以來,我先後到團澤鎮四合村、高坪鎮聯豐村、芝麻鎮高原村結對幫扶4戶,回首6年的扶貧路,在苦與樂之間一路走來,虔誠而又執著。
  • 扶貧故事 | 廣州發展:像釘子一樣「釘」在扶貧路上
    即日起,「廣州國資」微信公眾號開設「扶貧故事」專欄,通過扶貧一線鮮活的感人故事,展示廣州國資國企精準扶貧、合力攻堅的進展與成效、亮點與經驗。 三年時間裡,他將時間化作了95萬字的扶貧工作日記、超過20萬字近100篇扶貧工作動態報導、一冊名為《扶貧路上》的詩影集……以真誠、熱血和激情對粵北山區這片土地傾注了大量的熱情與智慧,以實際行動踐行造血式扶貧,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是一種愛的傳遞丨鎮遠縣大地鄉嶺崗屯村幫扶...
    我幫扶的貧困戶是鎮遠縣大地鄉嶺崗屯村春木樹組的村民。劉文光戶是我幫扶的其中一戶。第一次來到劉文光家時,我被眼前的場景震驚了:黑漆漆的屋內各種雜物堆得凌亂不堪。於是我就動員他家的人和我一起打掃衛生,收拾屋子。我與劉文光聊天后得知,他家裡有五口人,其中他的二兒子和孫女是智力殘疾。
  • 情暖扶貧路——藍田縣焦岱鎮政府幹部李林的幫扶故事
    在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他不忘初心,任勞任怨,受到了幫扶戶和群眾的一致信賴,成為鄉黨們信得過的「自家人」。駐村幹部李林得知這一情況,以幫扶路上不漏一人的工作熱忱和村組幹部一起上門去做趙明正的思想工作。經過多方治療他女兒病情得到了控制。住院期間的治療費用,經健康扶貧一站式結算全部予以報銷。
  • 中國企業扶貧故事 | 海底撈「養大」的孩子,教育幫扶從幼兒園到大學
    海底撈公益扶貧項目負責人表示,除彌渡縣之外,海底撈還吸納了來自全國各貧困縣的勞動力。截至2020年10月31日,海底撈在職員工中,有1473人來自廣西隆林、雲南鎮雄等5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際上,海底撈對員工子女教育問題的幫扶已持續15年。早在2005年,海底撈開始向員工子女提供教育補貼,2007年則從制度上進行明確並延續至今。目前,海底撈針對普通員工(3年以上工齡)子女的教育補貼覆蓋幼兒園至大學本科,根據教育階段的不同,補貼金額為2000元至5000元不等。
  • 【我的扶貧故事】沿河駐村幹部任義多:四年駐點幫扶四個貧困村
    走得最快的是過去了的時間,來得最慢的是未來到的時間,回首間隙,我已在扶貧道路上走了四年有餘。  我叫任義多,是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官舟鎮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一名脫貧攻堅「戰鬥員」。  2017年春,異乎尋常地冷。我接到組織上的通知,到官舟鎮瓦廠壩村駐村。
  • 中信銀行扶貧一線故事:幫扶謀長遠 光伏下「金蛋」
    2017年8月,中信銀行開始在甘江頭鄉張家山村開展扶貧幫扶工作。「第一次來到村裡,看到深山大溝,內心是動搖的。說是幫扶,沒有第一手資料,只能挨家挨戶走訪,用了3個月才走遍了全村。」中信銀行蘭州分行扶貧幹部、張家山村第一書記李國義說。張家山村平均海拔2700米,屬高寒陰溼地區,全村自然條件差,村民生產生活分布在附近3個高山上,從一個山頭到另一個山頭要走兩個小時。
  • 扶貧「政」行動 | 徐宏斌委員:書法大家萬裡扶貧 成為文化幫扶「愛...
    扶貧「政」行動 | 徐宏斌委員:書法大家萬裡扶貧 成為文化幫扶「愛的迴響」 2020-10-20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真愛付出 我心無悔丨修文縣六廣鎮中松村幫扶幹部...
    「羅老師,你看,你幫扶的這一家居住環境乾淨多了,生活條件也改善了……」這是今年端午節前,同事在扶貧路上對我的調侃。雖說是玩笑話,但回想著三年來的扶貧路,心中感慨萬千。  我叫羅輝,是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修文縣六廣鎮中松村的一名幫扶幹部,中松村村民靳富(化名)是我的幫扶對象。
  • 中國企業扶貧故事|海底撈「養大」的孩子,教育幫扶從幼兒園到大學
    海底撈公益扶貧項目負責人表示,除彌渡縣之外,海底撈還吸納了來自全國各貧困縣的勞動力。截至2020年10月31日,海底撈在職員工中,有1473人來自廣西隆林、雲南鎮雄等5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際上,海底撈對員工子女教育問題的幫扶已持續15年。早在2005年,海底撈開始向員工子女提供教育補貼,2007年則從制度上進行明確並延續至今。目前,海底撈針對普通員工(3年以上工齡)子女的教育補貼覆蓋幼兒園至大學本科,根據教育階段的不同,補貼金額為2000元至5000元不等。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不脫政策 幫扶一直在路上|記興義市泥凼鎮...
    我叫唐忠,2019年7月下沉到興義市泥凼鎮學校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擔任前沿指揮所工作人員,也是學校村3戶12個貧困人口的結對幫扶人。我想既然來了,就要沉下身、安下心,實實在在為村民做些事,真正把扶貧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