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真愛付出 我心無悔丨修文縣六廣鎮中松村幫扶幹部...

2020-12-12 天眼新聞

「羅老師,你看,你幫扶的這一家居住環境乾淨多了,生活條件也改善了……」這是今年端午節前,同事在扶貧路上對我的調侃。雖說是玩笑話,但回想著三年來的扶貧路,心中感慨萬千。  我叫羅輝,是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修文縣六廣鎮中松村的一名幫扶幹部,中松村村民靳富(化名)是我的幫扶對象。

羅輝(左三)走訪貧困戶家了解情況

2018年7月的一天,我和同事來到靳富家,一進門,桌子上、火爐上、凳子上都布滿了灰塵,屋裡到處雜亂無章,還瀰漫著一股黴臭味。  一個瘦小的男人有氣無力地蜷縮在沙發上,我連叫他幾聲,都沒有回應,怪嚇人的,後來他終於慢慢地抬起頭來,我看到他的臉上瘦得只剩下一張皮蒙在骨頭上,氣若遊絲地跟我交流起來。  這就是我與靳富第一次見面的場景……

羅輝幫扶走訪中

和靳富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的糖尿病及併發症很嚴重,妻子因為不堪生活的重負,早在幾年前就拋下他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去了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電話也打不通。  正交流著,他的父母從地裡幹活回來了,連忙給他準備午飯。看得出,兩位老人一臉的無奈和無助。我表明來意及聯繫方式,告訴他們,有事情可以隨時聯繫我。  從靳富家回來的路上,我十分難受,非常同情這一家人的遭遇,想到一個家庭,一人病殘,兩個孩子一個六歲,另一個才四歲,毫無生活來源。所以我心裡一直在想,該怎樣盡最大的努力去幫扶他家呢?

羅輝(左二)幫扶走訪中與貧困戶一同做菜吃飯

接下來的日子,我每個月至少去他家走訪一次,宣傳黨的扶貧政策,了解他的具體困難及需求。  靳富的病情需要及時治療,我決定幫他爭取社會幫助,我聯繫村委籌資,把他送到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並把他的疾病證明及相關困境上傳到社會扶貧網,發起社會捐款,我自己先捐了500元。  幾天的時間,收到社會捐款近兩千元,可以暫時解決他住院期間的生活費用。接著,我又抽空為其向當地民政部門提交了低保申請,我把低保證親手交到他的手上,他感激得熱淚盈眶。  解決了基本生活費用後,我又想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當時靳富的大女兒剛上小學一年級,在離家三四公裡的六廣小學上學,我和學校聯繫,了解到靳富的女兒已經享受建檔立卡戶的相關教育扶貧補助,在學校還有免費的營養午餐吃。  每次去走訪的時候,我總是先到學校了解靳富女兒的學習情況,給她購買必須的學習用品,並和老師溝通,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從學習和生活上關心她。每個學期開學的時候,我總是提前給兩個孩子購買新書包和應季衣物,讓他們快快樂樂地去上學。  靳富家的居住環境整改也是我非常關注的問題,三年來,我協助他家完成了水管管道整改,還為其添置了衣櫃、碗櫃等生活用品。

羅輝在幫扶對象家中打掃衛生

第二次去他家時,我還自費購買了清潔工具,叫上兒子跟我一起對他家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大掃除。清理那些陳年汙垢和雜物,足足花費了我們一天的時間。  打掃衛生並不難,難的是怎樣保持衛生。我引導他家兩個孩子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給他們一些打掃衛生和整理房間的方法,並叮囑他們要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多幫助大人幹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現在,他全家的衛生意識有了很大的提升,環境衛生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周圍的鄰居都由衷地說:「你們的幫扶,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真心誠意的幫扶!」  由於靳富病情非常嚴重,我一直和當地村委、鄉鎮政府、扶貧辦積極聯繫,及時送他住院治療。  在他住院治療期間,我經常前去看望,送去營養品和慰問金,有時候我在想,扶貧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擔當,可能自己的親人生病了,我都無法做到這麼關心。  他住院期間,醫生悄悄地告知我和他的親人,他的病情非常嚴重,可能時間不多了,讓大家做好心理準備。  2020年6月6日,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靳富母親打來的電話,她哽咽著告訴我,兒子已經去世了,家裡為了給他看病,花了許多錢,一時拿不出足夠的錢買大米和油來操辦喪事。  當時我心裡一震,連忙向單位請假後,聯繫鎮級包保幹部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師一起購買了五百斤大米趕到他家。  當我看到兩個年幼的沒爹沒媽的孩子時,眼淚實在忍不住掉了下來,端著飯也無法下咽。  靳富去世後,兩個孩子只能由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生活更加困難了,我又到當地民政部門申請提高了兩個孩子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從原來一家三口每月645元提高到現在兩個孩子每月950元,孩子奶奶說:「你幫扶我們家,對我們就像親人一樣,我真不知道怎麼感激你!」  幾年的扶貧之路,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百姓的「真」,真熱情、真淳樸、真性情,扶貧幹部只有真幫扶、真做事才能和群眾們產生深深的情感,在今後的扶貧工作中,我將繼續用我微薄的力量幫助他們一點一點地過上好日子。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詩雨 整理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田旻佳 韋一茜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對象日子越過越好丨貓洞鄉來腰鼓村幫扶幹部...
    說起來腰鼓村扶貧的每一幕都是那麼的記憶猶新。記得第一次到村裡,幾經周折才發現原來村委已經修建了新的大樓,那裡已經廢棄。  我有一戶幫扶對象,他叫餘海軍,一家四口,與妻子育有一兒一女,十分幸福。說實話,那時我內心對他充滿了敬佩之心,想想如果我是他,我都不一定能做得這麼好。幫扶對象乾淨整潔的院壩之後,每次去他家走訪各方面情況都挺不錯的,每每問道生活是否有什麼問題,有什麼我能夠幫到的儘管說,他總是很客氣連聲答謝,也沒有提出過什麼困難。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是我的牽掛丨劍河縣久仰鎮久敢村幫扶幹部羅...
    我叫羅世興,是劍河縣政協副主席、縣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2019年8月,擔任久仰鎮久敢村的幫扶幹部。我在久敢村的幫扶戶有6戶,我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決策部署,每周到村裡與幫扶戶促膝而談,講政策,找脫貧的方法。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一同前行丨安龍縣灑雨鎮海星村幫扶幹部...
    海星村位於安龍縣灑雨鎮政府駐地西面,距鎮中心4公裡,是全縣扶貧攻堅特困片區。我叫陳清祿,根據組織安排,我於2018年9月到安龍縣灑雨鎮海星村進行扶貧幫扶工作。陳清祿(右二)與幹部們交流進村後我第一時間來到村委會,詳細了解我的包保戶的基本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的「酸甜苦辣」|赫章縣河鎮鄉雙樂村駐村幫扶...
    我叫陳瓊,赫章縣河鎮鄉雙樂村駐村幫扶幹部。  2019年7月我到雙樂村,駐村一年多來,我體會到了脫貧攻堅工作的辛酸與無悔、艱辛與幸福、付出與擔當,也品嘗到了扶貧幹部的「酸、甜、苦、辣」。自從下沉幫扶以來,大力宣傳國家政策,消除了他們曾經總是埋怨的情緒,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村民羅光友長期和侄兒子居住,覺得住的不稱心,我建議他到河鎮鄉養老院居住,現在過的很幸福,每天都笑呵呵的,他說「現在的居住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每天散散步,回來就有飯吃,有水果吃,國家的政策好啊。」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苦與樂隨行|匯川區交通運輸局幫扶幹部...
    我叫餘明軍,是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交通運輸局的一名普通幫扶幹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2015年以來,我先後到團澤鎮四合村、高坪鎮聯豐村、芝麻鎮高原村結對幫扶4戶,回首6年的扶貧路,在苦與樂之間一路走來,虔誠而又執著。
  • 「我的扶貧故事」真心付出,才能換來群眾信任丨天柱縣白市鎮白市村...
    我叫姚敦智,是天柱縣白市鎮白市村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我駐村已近四年,現擷取真情幫扶二三事與大家分享。2017年3月,剛從在職崗位退下來,新領導找我談話後,我就立馬到天柱縣遠口鎮潘磨村同步小康駐村工作一年,後又到白市鎮白市村駐村二年多至今,駐村幫扶一幹就是近四年,我堅持吃住在村,走訪在路上,走遍了村村寨寨、家家戶戶。脫貧攻堅工作的著力點就在於抓好落實。抓好落實,重在團隊齊心協力,重在堅定的執行力,重在思想認識、工作態度、工作質量和工作成效。
  • 「我的扶貧故事」從貧困戶子女到幫扶幹部丨劍河縣岑松鎮南高村駐...
    我叫吳永健,是劍河縣岑松鎮南高村的駐村幹部。  我出生於農村,是貧困農民的兒子,因母親不幸患有重病,家裡所有積蓄都用於四處求醫,加上當時本人亦在上學,這使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變得窮困潦倒。  但幸運的是,我家被評為貧困戶後得到了國家脫貧攻堅政策的大力幫扶,在幫扶單位、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我順利畢業並進入檢察院工作成為一名檢察幹警。  我深知脫貧攻堅、扶貧工作任務的遠大意義,所以當聽到縣組織部派幹部下沉農村的消息後,我第一個主動報名,申請前往基層一線開展幫扶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就是解心結|印江沙子坡鎮邱家村幫扶幹部龍施翼
    我叫龍施翼,是印江自治縣沙子坡鎮扶貧工作站的一名幹部。2016年10月,根據鎮裡脫貧攻堅工作安排,我成為沙子坡鎮邱家村結對幫扶幹部。「哪怕日子再苦再難,生個兒子是我最大的心願,只有養兒才可防老,在村裡說話才硬氣」。初到袁華家,一位年過六旬頭髮花白的女主人熱情地拉著我的手,開始訴說她藏了多年的心裡話。   她叫張金香,是我幫扶戶袁華的妻子,也是村裡為數不多上過高中的女黨員同志。從她的言談中得知,家中共育有3個女兒,均已成家。
  • 「和小朋友一起閱讀」活動走進修文縣六廣鎮
    近日,由貴陽市建設學習型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貴陽市精神文明辦主辦的「和小朋友一起閱讀」活動走進修文縣六廣鎮新明村德政小學和廣田小學,「綠絲帶」志願者、新明村駐村幹部和小朋友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活動中,「綠絲帶」志願者們在德政小學、廣田小學兩所學校六個年級13個班級做了各具特色的閱讀分享、詩歌創作和音樂互動,為568名同學每人發放一本各不相同的屬於自己的繪本和圖書,並為學校閱覽室贈送了部分圖書。
  • 我的扶貧故事|萬雅文:青春花開扶貧路 繪就「新明」新明天
    我叫萬雅文,是修文縣六廣鎮新明村的第一書記,也是全市選派的百餘名第一書記中年齡最小的,在親身參與這場脫貧攻堅的偉大戰役中,我俯身向下,紮根基層,默默綻放,為繪就好新明村的「新明天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白雲區派駐水城縣結對幫扶工作組...
    我叫鄧明禮,是白雲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2018年4月,白雲區委組織部選派我到六盤水市水城縣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水城縣轄30個鄉鎮188個村(居),總面積3607.82平方公裡,總人口96.6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4.58萬人,少數民族人口42.25萬人。
  • 「我的扶貧故事」這一路 付出了汗水 收穫了感動丨鎮遠縣都坪鎮馬...
    我叫尹秋蘭,是鎮遠縣都坪鎮一名基層扶貧幹部。2017年9月,一張汽車票,一個行李箱,我獨自踏上了異鄉的工作之旅。按照鎮黨委政府的要求,我被安排到了馬家坪村,成為該村的結對幫扶幹部。作為幫扶幹部,我始終將脫貧攻堅的使命責任扛在肩上,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畏艱難,一直投身於脫貧攻堅的一線中。「尹妹,你又來啦,吃飯了沒嘛?是沒是又到交農村合作醫療?我今年錢給你幫我去交哦。」今年11月25日在入戶走訪中廖興發老人家對我說。
  • 「我的扶貧故事」漫漫扶貧路 幫扶需堅持丨黃平縣新州鎮新莊村同步...
    經常有朋友問我,你們這些幹部扶貧都幹了些什麼,有效果嗎?對此,我也曾心存疑慮。  如今,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他們,我們做了很多實事,成效顯著!  駐村以來,通過對貧困戶基本情況的了解,我才真切體會到扶貧這項工程是何等的重要和偉大。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專車」|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幕龍村幫扶...
    「梁書記、彭局長,你們還在搞精準扶貧工作呀?」  「代犬生,你會開車了?」  「梁書記,我會開幾個月了嘞。」  「你這老人電瓶代步車是誰給你買的呢?」  「是政府發給我舊房拆除補助款後,我請人幫我買的!4000多塊錢,方便出行。」我叫彭顯斌,是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幕龍村幫扶幹部。
  • 「我的扶貧故事」真情真意做好幫扶工作丨荔波縣黎明關水族鄉西竹...
    我在西竹村5個自然寨挨家挨戶走訪村民,了解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聽取村民意見,掌握村民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練軍走訪農戶(中)我拜訪離任村幹、鄉賢寨老了解村情村史,了解西竹的發展史,請教村支兩委掌握在西竹村開展工作的難點、存在的問題,全面掌握西竹村壩區基本農田的特點,尋求產業發展的路子,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1460多個日日夜夜丨劍河縣岑松鎮脫貧攻堅...
    我叫楊蒸,是劍河縣岑松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脫貧攻堅期間,任岑松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我經歷的扶貧故事,和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些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之類的東西,寫得人多了,也就不免落入俗套。
  • 「我的脫貧故事」我兒子也成了扶貧幹部丨興仁市百德鎮銀廠村村民...
    直到2016年成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了以後,我家享受到了政策紅利,兒子上大學每年國家補貼4830元學費,加上申請的國家助學貸款,兒子上學的壓力小了許多,我身上的擔子也減輕了不少。之後,駐村工作隊幹部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圖書館的汪友歡老師給了我一個建議,現在國家政策很好,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給予5萬元的特惠貸,三年內由政府貼息。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路上喜樂多丨松桃苗族自治縣紀檢監察幹部...
    2018年10月,我被安排到多勞村三組作為石求凡的幫扶責任人。   如何做到精準幫扶?如何讓貧困戶走上致富路?如何讓貧困戶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   當日下午,我便馬不停蹄地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開展入戶走訪,收集社情民意。   我通過走訪、與村支兩委幹部交流、摸底排查,詳細了解石求凡的家庭情況。
  • 「我的脫貧故事」從貧困戶到幫扶責任人 我時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丨...
    幫扶幹部經常與我聯繫,宣傳國家政策、關心我的學習,時常到家裡看望我的爺爺奶奶,不斷地鼓勵我、引導我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為了不再添麻煩,我勤工儉學找了兼職,不僅解決了生活費,還攢了一些錢。2018年,我順利畢業。
  • 「我的脫貧故事」幫扶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丨冊亨縣納福街道者孟村...
    我叫韋昌香,是一名長期受到社會溫暖關懷的貧困群眾。有一種溫暖,叫精準扶貧。近年來,全國各地精準扶貧行動在火熱開展中,很慶幸因為有黨的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我從一個小山村搬遷到乾淨整潔的縣城裡居住了,這是我做夢都沒想過的事,我真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