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老師,你看,你幫扶的這一家居住環境乾淨多了,生活條件也改善了……」這是今年端午節前,同事在扶貧路上對我的調侃。雖說是玩笑話,但回想著三年來的扶貧路,心中感慨萬千。 我叫羅輝,是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修文縣六廣鎮中松村的一名幫扶幹部,中松村村民靳富(化名)是我的幫扶對象。
羅輝(左三)走訪貧困戶家了解情況
2018年7月的一天,我和同事來到靳富家,一進門,桌子上、火爐上、凳子上都布滿了灰塵,屋裡到處雜亂無章,還瀰漫著一股黴臭味。 一個瘦小的男人有氣無力地蜷縮在沙發上,我連叫他幾聲,都沒有回應,怪嚇人的,後來他終於慢慢地抬起頭來,我看到他的臉上瘦得只剩下一張皮蒙在骨頭上,氣若遊絲地跟我交流起來。 這就是我與靳富第一次見面的場景……
羅輝幫扶走訪中
和靳富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的糖尿病及併發症很嚴重,妻子因為不堪生活的重負,早在幾年前就拋下他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去了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電話也打不通。 正交流著,他的父母從地裡幹活回來了,連忙給他準備午飯。看得出,兩位老人一臉的無奈和無助。我表明來意及聯繫方式,告訴他們,有事情可以隨時聯繫我。 從靳富家回來的路上,我十分難受,非常同情這一家人的遭遇,想到一個家庭,一人病殘,兩個孩子一個六歲,另一個才四歲,毫無生活來源。所以我心裡一直在想,該怎樣盡最大的努力去幫扶他家呢?
羅輝(左二)幫扶走訪中與貧困戶一同做菜吃飯
接下來的日子,我每個月至少去他家走訪一次,宣傳黨的扶貧政策,了解他的具體困難及需求。 靳富的病情需要及時治療,我決定幫他爭取社會幫助,我聯繫村委籌資,把他送到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並把他的疾病證明及相關困境上傳到社會扶貧網,發起社會捐款,我自己先捐了500元。 幾天的時間,收到社會捐款近兩千元,可以暫時解決他住院期間的生活費用。接著,我又抽空為其向當地民政部門提交了低保申請,我把低保證親手交到他的手上,他感激得熱淚盈眶。 解決了基本生活費用後,我又想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當時靳富的大女兒剛上小學一年級,在離家三四公裡的六廣小學上學,我和學校聯繫,了解到靳富的女兒已經享受建檔立卡戶的相關教育扶貧補助,在學校還有免費的營養午餐吃。 每次去走訪的時候,我總是先到學校了解靳富女兒的學習情況,給她購買必須的學習用品,並和老師溝通,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從學習和生活上關心她。每個學期開學的時候,我總是提前給兩個孩子購買新書包和應季衣物,讓他們快快樂樂地去上學。 靳富家的居住環境整改也是我非常關注的問題,三年來,我協助他家完成了水管管道整改,還為其添置了衣櫃、碗櫃等生活用品。
羅輝在幫扶對象家中打掃衛生
第二次去他家時,我還自費購買了清潔工具,叫上兒子跟我一起對他家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大掃除。清理那些陳年汙垢和雜物,足足花費了我們一天的時間。 打掃衛生並不難,難的是怎樣保持衛生。我引導他家兩個孩子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給他們一些打掃衛生和整理房間的方法,並叮囑他們要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多幫助大人幹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現在,他全家的衛生意識有了很大的提升,環境衛生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周圍的鄰居都由衷地說:「你們的幫扶,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真心誠意的幫扶!」 由於靳富病情非常嚴重,我一直和當地村委、鄉鎮政府、扶貧辦積極聯繫,及時送他住院治療。 在他住院治療期間,我經常前去看望,送去營養品和慰問金,有時候我在想,扶貧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擔當,可能自己的親人生病了,我都無法做到這麼關心。 他住院期間,醫生悄悄地告知我和他的親人,他的病情非常嚴重,可能時間不多了,讓大家做好心理準備。 2020年6月6日,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靳富母親打來的電話,她哽咽著告訴我,兒子已經去世了,家裡為了給他看病,花了許多錢,一時拿不出足夠的錢買大米和油來操辦喪事。 當時我心裡一震,連忙向單位請假後,聯繫鎮級包保幹部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師一起購買了五百斤大米趕到他家。 當我看到兩個年幼的沒爹沒媽的孩子時,眼淚實在忍不住掉了下來,端著飯也無法下咽。 靳富去世後,兩個孩子只能由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生活更加困難了,我又到當地民政部門申請提高了兩個孩子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從原來一家三口每月645元提高到現在兩個孩子每月950元,孩子奶奶說:「你幫扶我們家,對我們就像親人一樣,我真不知道怎麼感激你!」 幾年的扶貧之路,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百姓的「真」,真熱情、真淳樸、真性情,扶貧幹部只有真幫扶、真做事才能和群眾們產生深深的情感,在今後的扶貧工作中,我將繼續用我微薄的力量幫助他們一點一點地過上好日子。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詩雨 整理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田旻佳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