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入史冊的答卷怎麼來的?

2021-02-18 央視焦點訪談

2020年,極不平凡極其特殊。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外部環境風高浪急,經濟發展備受衝擊。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可以說,我們在極不尋常的年份創造了極不尋常的輝煌。

 

回顧極不平凡的2020年,7月16日這一天無疑是值得記住的一天。這一天上午10點,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如約召開,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等待中國2020年二季度和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數據的發布。3.2%,2020年二季度中國GDP增速終於由負轉正,從一季度急劇下滑的-6.8%大幅拉升了10個百分點,中國經濟實現了漂亮的V型反轉。

2020年,中國經濟能在二季度實現V型反轉,讓全世界很多人都大跌眼鏡,這是因為大家都明白,2020年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對的困難和挑戰是前所未有的。有人說中國經濟面臨著「三重衝擊」:一是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二是世界經濟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三是一些國家對中國的遏制打壓全面升級。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說:「中國經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和撞擊,工業的增長速度降到了40年來最低點,消費的增長速度降到60年來最低點。」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說:「面臨的是內憂外患的格局,是經濟社會同步停擺的格局,這個困難度是歷史上沒有面對過的。」

面對空前衝擊,中國這艘巨輪如何破浪前行?又如何兼顧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尤其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發展任務之重更甚以往。危難時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一開始就「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控制疫情,為中國經濟復甦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劉元春說:「疫情阻擊戰持續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使很多企業能夠熬過這個『冬天』,但是一旦超過三個月,有大量企業的資金流、原材料、貨物流等就會崩潰,就會出現大量的市場主體倒閉,從而導致出現一些難以修復的損傷。」

在一手抓防控的同時,一手抓發展也從未放鬆。從全國一盤棋優先保障防疫物資生產,到落實分區分級分行業精準復工復產,還有一系列紓困惠企利民生的超常規政策也緊鑼密鼓出臺。4月,在「六穩」基礎上,猶如及時雨的「六保」政策迅速出臺: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同時一攬子對衝政策周密精準,力度空前:增加1萬億元財政赤字,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資金直達縣市基層,直接惠企利民;為市場主體減稅降費2.5萬億元,推動金融系統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1.5萬億元。 

劉元春說:「一攬子政策方案是科學的、精準的,這個度能夠讓我們擺脫目前的這種困局,沒有像以往大水漫灌,沒有出現過熱的狀況,也就是說物價水平沒有出現飆升。二季度GDP能夠馬上轉正,並且達到3.2%,這說明中國經濟的產業鏈供應鏈沒有受到實質性傷害,市場主體保持生產能力,整個循環保持相對暢通。」

在一攬子政策的精準驅動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二季度由負轉正,但很多人擔心這種復甦的勢頭能不能延續?能不能激活市場內生的力量?2020年10月19日,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公布,三季度GDP增長4.9%。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這標誌著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經濟已經率先復甦。到2020年底,更加喜人的數據陸續公布,1月至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都實現了年內首次由負轉正。1月至11月,民間投資增長0.2%,增速也實現了年內首次轉正。

劉元春說:「民間投資的復甦,表明中國復甦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表明整個市場主體信心已經全面恢復,也表明非政策性市場主體內生動能已經產生,因為如果對未來的預期很悲觀,投資會進一步收縮,只有對未來投資收益預期看好,大家的信心得到回歸,才能夠標誌市場真正全面復甦。」

除了民間投資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另外還有三個經濟指標也在顯示2020中國經濟復甦磅礴的動能。從企業利潤看,到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實現由負轉正,持續到11月,同比增長15.5%,保持了兩位數較快增長。從財政收入看,到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實現由負轉正,同比增長4.7%。從居民可支配收入看,前三季度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3781元,扣除價格等因素影響,實際增長0.6%。收入增長帶來消費回暖,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從8月到11月,實現連續4個月的正增長。

回眸驚心動魄的2020,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壓力測試,中國經濟展現了前所未有的韌性和抗衝擊能力,但是在這個特別之年,很多人懷疑中國經濟還能否保持高質量發展的成色,答案是肯定的。從民生就業看,2020年前11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到11月,城鎮調查失業率降至5.2%,連續4個月下降。從經濟結構優化看,高技術製造業支撐作用凸顯。2020年上半年,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的背景下,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5%和0.4%。到11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8%和11.4%,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3.8和4.4個百分點。

姚景源說:「一方面,實現了正增長,另一方面,結構在優化,比如在整個增長當中,高新技術領域、高科技領域的增長速度大於傳統領域和傳統產業。」

劉元春說:「我們這些部門,抓住了疫情所帶來的化危為機的新契機,也就是說高技術裝備行業,是這次疫情阻擊的堅實物質基礎,同時也是躲避疫情、開展線上教學、線上辦公、線上銷售、線上社會活動的技術基礎和物質基礎。」

盤點2020中國經濟的亮點,還有外貿出口和使用外資。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外貿進出口從2020年6月份起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到11月,出口增長21.1%,貿易順差754億美元,創下自198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很多港口出現出口運輸貨櫃一箱難求的現象,與一季度出口急劇下降11.4%形成鮮明對比。使用外資方面,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資預計全年減少40%背景下,2020年1月至11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3%,從4月開始實現連續8個月的同比正增長。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使得中國不僅成為世界抗疫物資的製造中心和供應中心,同時也是支撐世界經濟走出陰霾的寶貴力量。

 劉元春說:「外需還保持很強勁地增長,為開啟新發展格局戰略提供了絕佳的戰略時機,2月份、3月份武漢全面封城,全面停擺,在4月份進行全面復工復產,5月份進行經濟復甦,這個過程實際上是超級危機演練,使我們對基本盤、供應鏈、國內大循環進行了很好的檢驗,因此我們要抓住戰略緩衝期,進一步夯實供應鏈產業鏈,疏通內部大循環,從而為我們在疫情後,融入到新的全球化格局中提供新的基礎和增長點,也為我們在大國博弈中取得戰略性先機,從這個方面來講,它具有史詩般的戰略性意義。」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這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背後,是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這「五個根本」是我們2020年的寶貴收穫,也是我們邁進新發展階段,實現新的更大發展的關鍵。

 

----

您有新聞線索,請聯繫我們:

熱線電話:010-85859595

郵    箱:85859595@cctv.com

或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評論員: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高度評價一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在極為不利的條件下能夠交出這份沉甸甸的答卷,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是十分了不起的,完全可以載入史冊!創業維艱,奮鬥以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歷經艱難險阻取得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績,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戰的結果。
  • 2021廣東公務員申論每周一練:無愧歷史和人民 中國2020答卷世界矚目
    「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參考答案2020年註定是要註定是要載入史冊的一年。年初兩個月新冠肺炎的衝擊讓整個國度幾乎停擺,但是在國家領導人科學決策和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的努力下,我們迅速控制住了疫情,並且在其他國家陷入疫情泥潭不能自拔之時,通過減稅降費、復工復產,推動系列改革和發展,保障了脫貧攻堅戰等歷史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 2021年甘肅公務員申論每周一練:無愧歷史和人民 中國2020答卷世界...
    「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問題:請你結合時政,談一談經濟會議中「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這個評價的認識。【參考答案】2020年註定是要註定是要載入史冊的一年。
  • 人民滿意 世界矚目!2020年我國經濟工作怎麼樣?
    2020年收官,中國經濟交出怎樣的答卷?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這為明年經濟工作把脈定調,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劃重點」。
  • 今年我們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答卷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的答卷。
  • 滿意答卷如何做出?明年如何開一個好頭?這個會議指明方向
    各界人士表示: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今年我國經濟迎難而上,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鼓舞人心、振奮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明了進一步做好經濟工作的方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必將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 2020中國答卷的五個根本_時政新聞_新聞中心_瀋陽網
    2020中國答卷的五個根本 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2020-12-18 22:01   極不平凡的2020年,中國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來之不易的成績背後有何「成功秘訣」?
  • 一張世界矚目的經濟答卷
    陳 彬攝(人民視覺)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回升,市場銷售持續回暖……疫情下,中國交出了一張世界矚目的經濟答卷。今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是如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哪些民生福祉?這些成為網友最近熱議的話題。
  • 向市民報告:辦家門口好學校 給人民群眾交一份滿意答卷
    向市民報告:辦家門口好學校 給人民群眾交一份滿意答卷 2020-12-21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經濟耀眼答卷的「密鑰」
    穿越驚濤駭浪,中國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中國經濟為何能展現強大韌性?中國經濟耀眼答卷的「密鑰」是什麼?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在習近平心中,人民重若千鈞。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 《焦點訪談》聚焦汾河完美蛻變
    《焦點訪談》聚焦汾河完美蛻變 2020-08-16 0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傾情焦點吟誦十年 觀眾為焦點訪談寫下3508首詩
    相信走過了十年曆程的《焦點訪談》,在王德生這樣的電視觀眾的風雨守望中,一定會不辱使命,疾步前行,為黨的宣傳工作殫精竭慮,為人民的事業奔走呼號。  (邊巍)  相關連接——  (一)  【《焦點十年吟》作者王德生簡介】  王德生,1946年7月生於湖北省英山縣。大專文化。
  • 株洲天元區:書寫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
    在建設特色鮮明宜居幸福的現代化新區進程中,天元區委、區政府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位置,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全區發展規劃,搶抓機遇,創新思路,著眼優質、著力均衡,全力推進教育現代化,以「奮進之筆」書寫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 「工作重心向教育傾斜、項目資金向教育傾斜、技術力量向教育傾斜。
  • 代表王士嶺3月5日晚登上央視《焦點訪談》,聽聽他都說了啥
    3月5日晚,央視《焦點訪談》刊發了題為《 啟航新時代:新時代 新作為》的報導,來自臨沂的全國人大代表接受了央視記者的採訪,王士嶺認為:「報告當中對今年的工作部署措施有力,對群眾期盼的改革政策、企業關心的大政方針,都體現得清清楚楚,特別是高質量發展,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也是重中之重。」一下為報導全文。
  • 佛山南海教育向南海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南海召開2020年全區教育大會暨「南商教育基金」獎教獎學大會,區4套班子領導出席,給書寫「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答卷的優秀團隊和個人最高禮遇。作為一年一度的教育界盛會,南海每一年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接受人民檢閱。過去一年,南海全力打造「品質教育,學在南海」教育品牌,全面提升南海教育品質,爭當全省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取得豐碩成果。
  • [焦點訪談]體驗水立方
    進入[焦點訪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2月24日播出):點擊觀看視頻>>>     水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結構工程,它集建築學、結構力學、精細化學、材料科學與計算機技術等為一體,建造出具有標誌性的空間結構形式。水立方佔地6點2公頃,它的牆身和頂棚是用2萬多根鋼管連接而成,有1萬個節點。水立方的牆面就像一團無規則的泡泡。這個泡泡所使用的材料是ETFE膜材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聚氟乙烯」。這種新型的環保材料,具有很強的抗壓性。
  • 書寫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楚雄州近年來教育工作綜述
    教育為先」從一句口號、一個理念,轉變為一個個具體的項目、一項項有力的政策措施,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教育精準扶貧成效明顯,書寫了令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為全州城鄉居民素質提高、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營口全力以赴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抓住教育質量、師德師風、群眾滿意三大環節持續發力營口全力以赴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記者高漢雷報導 名校錄取喜報連連,高校錄取率同比提高……今年高考季,營口教育向莘莘學子和社會各界交出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教育質量不盡如人意,師德師風存在問題,部分從業者責任心不強,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教育頑疾,一直是營口市委、市政府的一個「問題導向」,也是群眾關注的焦點。「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營口市以人為本,牢牢抓住教師這個主導因素,牢牢抓住教育質量、師德師風、群眾滿意三大關鍵環節,持續發力,不斷提高教育資源質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營造良好教育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