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嚴重宜手術切除
圖/新華社
受訪專家/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專科主任醫師 文衛平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李紹斌
腺樣體肥大是很多10歲以下兒童常出現的問題,由於腺樣體堵塞了後鼻孔處,導致孩子打鼾、張口呼吸、鼻竇炎或中耳炎反覆發作。有些家長擔心小孩太小,不忍心讓孩子做手術,只願意接受藥物治療。耳鼻喉科專家稱,年齡不是腺樣體手術的首先考慮的問題,做不做手術關鍵看病情。
腺樣體肥大
常引起睡眠時缺氧
腺樣體是位於鼻咽頂部的一團淋巴組織,跟扁桃體的組織類似,外形似半個剝皮橘子,其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專科主任醫師文衛平說,腺樣體自孩子出生後就已發育,6-7歲時最大,一般10歲以後才逐漸萎縮。成年後基本消失。
在兒童時期,腺樣體可因炎症的反覆刺激而發生病理性增生,稱為「腺樣體肥大」。文主任說,腺樣體肥大常常還伴有扁桃體炎和鼻竇炎,甚至還會並發滲出性中耳炎。
一旦出現腺樣體肥大,往往會堵塞後鼻孔及咽鼓管咽口,患病兒童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鼻塞(鼻音重)、睡眠時張口呼吸、打鼾、睡眠呼吸暫停(睡眠時缺氧)等症狀。
症狀與鼻炎相似
常被誤診誤治
由於腺樣體肥大所致症狀與鼻炎相似,所以不少兒科醫生因為沒有詳細檢查,會把腺樣體肥大當作鼻炎來治療。
患兒俊俊,6歲,因為反覆「鼻塞、流涕伴打鼾一年多」而在各大醫院求診。俊俊媽媽說,近兩年來俊俊反覆鼻塞、流膿性鼻涕、反覆發燒、睡眠打鼾、張口呼吸,在醫院被診斷為「慢性鼻竇炎」,經過抗感染、抗炎、鼻竇衝洗等治療後仍不見好轉。
「其實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誤診了,」文主任指出,「一般見到孩子出現鼻塞、流膿涕、打鼾等症狀,尤其是鼻音重時,最好能夠做一個鼻內鏡檢查,看看鼻腔後部的狀況。其次,做一個X光片,看看平躺下鼻咽側位時的情況,鼻咽側位片往往能準確評價腺樣體肥大的程度。最後醫生要根據鼻腔的狀況,以及孩子的鼻音輕重,做出綜合判斷,這樣才不至於誤診。」
保守治療為先
病情嚴重再手術
腺樣體肥大可以先用鼻噴激素治療,以減輕炎症,消除腺樣體水腫,再加用抗炎藥物(例如抗組胺藥物,但不提倡使用抗生素),最後還可以用稀釋鼻分泌物的藥物。通常使用這三類藥物,大約有近50%的患兒病情能得到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除非有濃鼻涕、驗血時血象高,有明顯的感染跡象才使用抗生素,否則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另外,有一些患兒的腺樣體肥大與過敏性疾病有關,比如孩子伴發有過敏性鼻炎,那麼還需要控制過敏症狀,腺樣體肥大才得到緩解。
那麼,什麼樣病情孩子才需要手術治療呢?文主任認為,在規範的藥物治療1-3個月後,病情還沒有到改善,而且腺樣體肥大影響到呼吸,睡眠出現打鼾,需要張口呼吸,鼻竇炎或中耳炎反覆發作,甚至有睡眠呼吸暫停,則需儘早進行手術治療,否則因長期睡眠缺氧會影響到大腦和身體發育。
不過,家長所擔心的是小孩太小,不忍心讓孩子做手術。文主任說,其實,腺樣體手術並不複雜,創傷也很小,而且在全身麻醉下手術,基本不會對孩子心理上造成影響。
切掉腺樣體
會不會影響免疫力?
Tips
腺樣體和扁桃體一樣,都是淋巴組織,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不少家長認為,如果切掉的話,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功能導致以後經常感冒發燒。
文主任強調說,雖然腺樣體是一個免疫屏障,具有保護呼吸道、促進對感染發生免疫力的保護和防禦功能。但是如果這個免疫屏障自己本身容易發生感染,引起各種嚴重症狀,切掉它就成了必然的事情,況且切掉腺樣體並不會對孩子的免疫力造成多大影響。
張華、李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