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昕宇、馬俊賢
英國物理競賽頂級金牌、英國數學競賽金牌獲得者、A-Level成績4A+、劍橋大學電子電氣工程本科、帝國理工商學院金融碩士,在90後南海學子戴瑾輝的身上諸多光環,說明他真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
上周六,「學在南海、視接國際」國際教育精英論壇暨美倫國際學校項目發布會在南海舉行,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任職英國滙豐控股的戴瑾輝與師弟師妹們分享了他的留學經歷。
面試:
用聲波振動解釋和弦
戴瑾輝是南海人,2008年畢業於南海實驗中學,後在佛山一中讀了兩年高中,2010年赴英國讀高中課程A-level。
至於留學的原因,他向記者坦言,他擅長理科但國內教育相對注重「總分」,數學、物理單項的學科優勢或難以在高考中突顯。而外國學校的學習可以讓自己「揚長」,從而考到更頂尖的大學。
他說:「未來是全球化的社會,需要視野開闊、英語好的人才,國外的文化氛圍也很好。」他在A-level課程選擇了數學、高等數學、物理和電子四科。「外國高中數學很容易,但電子則相當於大學水平。」戴瑾輝憑藉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一年之後得到四科「A+」的成績,「相當於99分吧」。
值得一提的是,戴瑾輝從小就喜歡音樂,竹笛、吉他、鋼琴樣樣精通。初中時,他就常與四五個音樂發燒友組樂隊,在發布會現場他也展示了他為劍橋大學作詞作曲並拍攝MV的作品。
戴瑾輝稱,音樂也對他進入劍橋大學提供了很大幫助。「面試時我跟面試官聊興趣,發現他也喜歡音樂,就跟他聊和弦。」他還拿出自己的傑作——可以和吉他手互動打拍子的「電子節拍器」,這神器就是他在外國為解無人組樂團之苦而自己製作的。
面試官還問戴瑾輝知不知道為什麼和弦聽起來比較和諧,戴瑾輝用聲波振動的物理原理解釋了一番,最終順利通過了面試。
求學:
為學習和社交犧牲睡眠
「當時覺得出去是一種冒險」,現在戴瑾輝也依然這麼認為,「因為沒人指導,覺得未來一切都是未知數。」他表示最大的問題是語言,A-level的學習不難但畢竟是全英文表述,學的課程又有很多學術詞彙,讓他感到有點棘手。
但家人的支持和探索世界的欲望,給了他極大動力。這個曾經去土耳其玩高空跳傘的學子很堅定,他會經常去圖書館,把陌生的單詞做成單詞表附上中文閱讀複習,也會多和外國同學交流,堅持一段時間就破解了語言問題。
順利進入了世界頂尖學府劍橋大學後,他成為一名電子工程系學生。「電子工程是總稱,包括很多科目,要學土木、信息工程等等。」戴瑾輝表示,他每天早上要先上幾十人的大課,下午做實驗寫報告,晚上再去只有幾個學生的小課,「小課就是你講述自己實驗報告的過程想法。」由於課程的忙碌,他只能犧牲自己睡眠時間加緊學習,他也笑稱自己「3S——社交(sociality )、學習(study)和睡覺」只做到了「2S」。
不過他很享受,他覺得劍橋的學習特別注重動手能力,也特別嚴謹,「上小課講實驗報告,教授們對報告的假設推論是否成立很關注,而且只在你出現錯誤時才會糾正你。」戴瑾輝稱,雖然在劍橋求學的學習壓力很大,但能讓人快速成長。
支招:
多了解國際教育課程特點
戴瑾輝的媽媽是從事國際教育近十年的黃秋豔校長,現任美倫國際學校校長。母親是優秀的教育工作者,讓戴瑾輝覺得很自豪。他說母親對他的決定是尊重的。「比如要不要參加課外補習?」戴瑾輝最終沒有去補習,媽媽也沒有逼他。正因為如此,他有更多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愛好。
在留學的事情上,母親的支持是戴瑾輝作出決定並堅持的關鍵。「我跟她會每周視頻交流,她的精神支持對我幫助很大。」對於母親,戴瑾輝表示他最欣賞的還是她的開放思維。他說:「她勇於接觸新鮮事物和信息,不會墨守成規,這對我影響很大。」
「是否選擇留學,要看個人定位和願望。」對於有留學意願的學生或送孩子留學的家長,戴瑾輝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要多了解,課程各有特點,要考慮自己適合哪個;其次要勇於以及果斷做決定,覺得適合就選擇,效率會高得多。最後是要找專業人士交流指導,這樣可以少走彎路。」
黃秋豔也表示,對於有意選擇國際教育的學子而言,選擇合適的國際課程至關重要。合適的國際課程,意味著課程內容能與意向留學國接軌,課程難度符合學生的水平,課程成績能得到國外名校的認可等,家長可提前多了解。
(原標題:他自製節拍器叩開劍橋大門)
本文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