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短短兩年多時間,百榮世貿商城已經吸引了5000家商戶入駐,營業商鋪超過8000間,直接帶動了大學路南四環百榮新商圈的興起。作為外遷市場的承接地,百榮是如何締造這樣一個傳奇的?
帶著諸多疑問,記者採訪了百榮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北京百榮世貿商城市場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鄭州金源百榮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國珠,他被鄭州批發業界譽為「教父」,亦是百榮世貿商城火爆背後的推手。似乎了解了他的人生軌跡,也就會從某一個側面揭示出百榮短時間內繁榮興盛的內在基因。
□記者袁瑞清
從銀基到百榮叱吒京城批發業
徐國珠說自己是一個不能閒下來的人,喜歡壓力,喜歡挑戰。這樣一個每周堅持打三次羽毛球的「運動達人」,想必身體裡蘊含著強大的動力和澎湃的激情。
時間回溯至1994年,當時正在河南農業大學工作的徐國珠面臨一個重要抉擇:要麼留在大學安享清閒,要麼辭職下海,骨子裡喜歡冒險的他選擇了後者。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當時鄭州銀基商貿城剛好落成,正在招賢納士,徐國珠就去應聘。從此,他開始了令人豔羨不已的「火箭式」晉升,剛開始擔任辦公室主任,半年後升至總經理助理,一年後成為常務副總經理,這一幹就是8年。此後,銀基商貿城成為河南批發市場的龍頭老大,徐國珠在業界的知名度也隨之高漲。
2002,銀基商貿城對面建起了一家錦榮商貿城,錦榮的老闆三顧茅廬,終於把徐國珠請去,由他親自操盤。半年後商戶全部招滿,市場經營得興旺紅火。
原來,秘訣在於一個「跑」字。徐國珠把業務拓展團隊兵分四路,東南西北分別去跑,一個市一個縣地跑,一個市場一個市場地跑,一家一家地找經銷商,一個一個地動員:來錦榮打貨報銷路費,還贈送禮品。
徐國珠說,「市場的經營者必須帶領商戶主動參與市場競爭,才能盤活資源。」多年後,他的這一秘訣將再次運用於鄭州百榮世貿商城,並深深打動了處於外遷
風口的眾多商家,百榮再一次創造批發市場發展奇蹟。
2003年,北京百榮世貿商城正在籌建招商,老闆蔣柏榮從一個商戶口中得知河南批發市場有個能人叫徐國珠,於是多次邀請他加盟。第二年,在河南批發市場歷練了10年的徐國珠把事業的主場從河南移到了北京。
徐國珠在與百榮的合作中還有一個小插曲。徐國珠在2005年曾經離開過百榮,當時他感覺自己做得不成功,主動提出辭職,沒想到臨走時,老闆極力挽留,還告訴他,百榮的大門永遠對他敞開,這讓他很意外,很感動
……
兩年後,他重返百榮,這一次,他說自己做到成功了:「2008年5月,我帶領團隊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整,因為準備得充分,7月份就全部調整完畢。這個調整,在第二年就得到了體現,一期的租金收入從原來的2個多億增長到3個多億。」
正是在徐國珠的帶領下,北京百榮世貿商城不僅補充了北京南城商業的短板,奠定了百榮作為華北市場橋頭堡的地位,而且徐本人亦成為中國批發市場行業叱吒風雲的傑出代表人物。
八年後重返鄭州 260億南區「造城」
時隔8年後,徐國珠再次回到鄭州,這一次,他的身份已是百榮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鄭州金源百榮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將掌管的則是鄭州已知最大的城市綜合體——鄭州百榮世貿商城項目。
該項目是由兩家實力雄厚的公司集體投資打造:百榮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世紀金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總投資260億元,位於鄭州大學路以東,南四環以南,京廣(鄭平)路以西的區域,總體建築面積約400萬平方米,建設周期約為7年,是一個包括大型商業、物流、寫字樓、酒店、醫院、學校、高檔住宅等在內的大型城市綜合體。
其中規劃200萬平方米的批發建築集群,批發集群業態涵蓋服裝、鞋業、食品、小商品、百貨、玩具嬰童用品、針織、家紡、婚慶用品、箱包皮具皮草、電腦辦公、通信器材、五金機電、酒店用品、汽摩配件等。建成開業後將打造一個繼火車站商圈之後的百榮新商圈。
這是二七新城目前投資最大的一個項目,也是目前鄭州已知最大的城市商貿綜合體項目。兩個全國性的集團公司,為何會共同出資,在河南、在鄭州的二七新城打造這樣的一個項目?
「河南是全國商戰的開源地,河南有良好的消費群體,豐厚的商業文化底蘊,而兩家又涉及的都有商業地產,早就有在河南做點什麼的想法」,徐國珠說,隨著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鄭州正進入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階段,發展中的鄭州迫切需要一個國際化、現代化、超大規模、具有強勁輻射力的城市商貿綜合體發揮引領和承接市內批發市場外遷的使命。
經過省委省政府、鄭州市高層領導和投資方的不懈努力,2011年11月28日,項目正式籤約,選址大學路與南四環。
機遇再一次垂青徐國珠。2012年,鄭州啟動市中心177個批發市場的外遷工作,位於鄭州南四環以南、大學南路以東、西南繞城高速以北區域的百榮世貿商城,作為離主城區最近的政府指定外遷市場承接地,受到外遷商戶的青睞。
在徐看來,百榮的優勢除了離主城區近,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規模大,規劃佔地3000畝,總建築面積400萬平方米,規劃了第五代批發市場集群、寫字樓、五星級酒店、會展中心、客運站、購物中心、住宅、學校、醫院、地鐵及公交場站等,是名副其實的「造城運動」。
這場「造城運動」背後的推手,便是被稱為「鄭州批發市場教父」的徐國珠,躊躇滿志的他將在鄭州續寫新的傳奇,從當下來看,恢宏藍圖已經在百榮描繪。
兩年8000商鋪營業百榮締造傳奇
短短兩年多時間,百榮世貿商城已經吸引了5000家商戶入駐,營業商鋪超過8000間,究竟,徐國珠是如何帶領百榮締造這一傳奇的?
與別的批發市場普遍撒網的方式不同,徐國珠的做法是一對一、點對點,走訪每一戶商家,與每一戶商家交心,為每一位商戶量身定做外遷服務,這種深入人心的真誠逐漸瓦解了商戶的戒心,從抗拒到接受再到融入,商戶們紛紛主動入駐百榮。
為了讓商戶在最短時間內培育起新市場,徐國珠帶領百榮再出創舉:斥資一個多億建設起了一個過渡市場,在樓宇式市場建成之前儲備商戶資源、營造商業氛圍,使過渡市場成為商家的孵化基地。
「待整體搬遷至樓宇式市場時,百榮商圈已經形成,商業氛圍呈現,經營商戶的客戶不但不會流失,反而會因為搬進現代化商貿物流中心而新增更多的客戶。」徐國珠如此說道。
隨後,華中食品城整體搬遷至百榮世貿商城,河南省商超供應商商會、永康商會也搬遷至此,此外,銘功路機電商圈,南三環商圈食品、百貨、洗化等專業市場內眾多商戶也紛至沓來……
百榮的集聚優勢逐漸顯示出來,比如在與百榮合作之前,華中食品城商戶有1000家,通過鄭州百榮整合食品類商戶擴大到現在的3000餘家,商戶在外遷過程中沒有被打散、流失,而是更好地聚集。
當然,徐國珠的秘訣不僅止步如此,他借鑑義烏小商品城的成功經驗,提出了「划行歸市」的管理辦法。所謂「划行歸市」,簡單地說,就是把同類商品放在同一地段經營,這樣不僅便於管理,也利於理順行業關係。
在徐國珠看來,百榮施行划行歸市,對於商戶來講,避免了因批發市場鋪位緊張,商戶需在多個市場設有多個鋪位,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如果商戶能在一個專業的批發市場中有較大的鋪位,將有效降低商戶前期投入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於下遊客戶來講,時間就是成本。若能夠在一個批發市場集群把「吃、穿、用」各品類貨品「一站式」備齊,也將節約大量的時間成本。
如今,5000家食品、百貨、五金機電、食化食品機械等行業的商戶落戶百榮,已有超過8000間店鋪火爆營業,一個新興的百榮商圈正強勢崛起,徐國珠的「造城夢」一步步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