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懂上次寫臍帶血的文章《臍帶血到底要不要存?這個問題就算挨打也必須講清楚!》,有位媽媽留言諮「胎盤能不能吃的問題」,很多媽媽點讚表示想看相關話題:
好吧!本懂就滿足各位小仙女嘍!今天就來聊一聊:胎盤一般都是如何處置的?能吃嗎,吃了真的能大補嗎,有沒有什麼壞處?
生完寶寶後,胎盤去哪了?
一般來說,正規醫院在孕婦入院或臨產前,都會徵求個人或家屬胎盤的去留問題。
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則同意交由醫院處理。在籤字同意「不要」後,娩出後醫院會定時統一對這些胎盤進行處理。
假如要求自己帶回去,花樣兒就多了:最常見的是拿來自己吃或者給家人吃;還有做成胎盤膠囊; 放冰箱保存以及埋了的……
吃胎盤,全世界都流行!
很多人會說吃胎盤是中國的「專利文化」。
關於胎盤「流行」的起源,有一說法,2200年前,秦始皇為了長生不老,曾食用童男童女,後發現胞衣(胎盤)長生之效更為顯著,就將胎盤吸納為「皇室養生聖品」。時間久了,民間也逐漸相信「胎盤是個好東西。
而如此相信著的遠不止中國。
在英國,1998年,他們一個「國民大廚」曾登上BBC第四頻道,對胎盤進行烹飪。當時一名女士剛生完寶寶,他將那名寶寶的胎盤搭配蔥蒜,擺在麵包上,作為慶祝孩子新生的晚宴的重要前菜,20個親朋好友在餐桌前分享了這一美食。
此後,許多媽媽都跟上了他的腳步,開始烹飪胎盤,常見的烹飪方法包括製成冰沙、膠囊、酊劑,以及,作為牛肉的替代品……
食用胎盤的擁護者的廚藝腦洞也是讓本懂嘆為觀止:
胎盤餅乾
胎盤「意面」
胎盤Taco?!直接嚼啊!
竟然有人寫一本菜譜:胎盤的25種吃法!
相比之下,國人經常採用燉湯、煮粥、煎炒、或是做成肉丸的處理方式。國內很多新手媽媽在坐月子期間,都吃過婆婆或媽媽強制要求的「胎盤餐」。
吃胎盤不如吃牛肉!
有些媽媽可能會疑惑,「大自然的進化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許多哺乳動物都會吃掉自己的胎盤,人類作為哺乳動物為什麼不能吃掉自己的胎盤?」
其他動物吃掉自己的胎盤,是為了防止暴露行蹤,所以要把胎盤處理掉!這是動物的生存需要!人已經進化到生物鏈的頂端,確定還要吃胎盤?
胎盤是一塊有一定營養價值的肉!
不可否認,胎盤中確實存在一定量的營養素。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胎盤和我們身體中的其他內臟一樣,都是一塊有一定營養價值的肉。
和我們日常飲食中的豬肉、牛肉、動物內臟等一樣,胎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一定量的鐵、鋅、硒、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
胎盤的營養價值是否明顯高於其他我們常吃的肉類呢?
鐵:來自2015年美國內華達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由新鮮胎盤製成的膠囊就算按照每日推薦的最大劑量服用,所提供的鐵大約只有2.2毫克,相當於80克瘦牛肉或者10克豬肝所提供的鐵。
鋅、硒等營養素:胎盤中含有的鋅、硒等營養素的含量更微不足道,不可與牛肉、豬肉、豬肝等蛋白質相比。
B族維生素:由於B族維生素對溫度非常敏感,可能在胎盤加工的過程中受損,導致最終被我們消化、吸收的量寥寥無幾。
貧血相關的指標:同樣來自2017年美國內華達大學的研究發現,新媽媽在產後服用胎盤製品並不能顯著改善血紅蛋白等與貧血相關的指標,因此並不建議新媽媽將胎盤作為唯一的鐵來源。
總的來說,並不建議各位新媽媽以及其他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士將胎盤看作存在奇效的營養品。
中醫裡,有一味叫紫河車的,就是以胎盤為原料啊?
要知道,藥用的「紫河車」,並不是直接取新鮮胎盤洗淨便吃,而是經過炮製後才可入藥。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2015年版《中國藥典》把紫河車及相關中成藥關在了門外,其被逐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安全風險」,因為紫河車作為藥材尚缺乏相關病毒檢查,可能存在安全風險。
吃胎盤可能存在健康風險!
吃了胎盤對人體到底有多大益處還有待確定,不過如果萬一吃到有傳染病的胎盤,那傷害就絕對很大。
即使是健康的準媽媽,除剖宮產外,胎盤的娩出必須經過產道,肯定會受到多種細菌汙染,被人鮮食後都有不同程度的潛在危險,若不經嚴格的消毒,也會傳播一些傳染性疾病。
因此從安全角度上講,建議不要吃。
吃胎盤的注意事項
好吧,如果看完以上建議還是覺得嘗試吃一下,本懂我也不反對,反正是你的胎盤,你想咋整就咋整~
本懂還是想請你注意:
病婦胎盤、黴爛胎盤、不潔胎盤,均不可食用。
患有傳染病的孕媽(如B型肝炎、C型肝炎、愛滋病等),其胎盤內會含有相應病原體,由於胎盤中有大量血液,消化系統有潰瘍或其他傷口者食用此類胎盤後,可能導致食源性、血源性傳染病。
鮮食時熱加工時間要足夠長,以有效殺死病原微生物。
如果自己把握不好,可以諮詢中醫專家,不要盲目進食。
Dr.懂說:
胎盤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更多的是不確定性。不推薦吃胎盤,也沒必要吃胎盤。
"那還有什麼貴婦胎盤膏什麼的,明星都在用,效果很好……」別人的貴婦範兒,靠的不是貴婦胎盤膏,靠的是貴婦生活!
PS,
小仙女們,#生完孩子你們都是怎麼處理胎盤的呢?#留言區聊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