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擁有優秀成績的她,首戰美本申請,卻慘遭滑鐵盧——在收到來自Top50美國大學的全拒時,她也不能相信這個結果。
面對一手的拒信,她對美本申請幾乎放棄了希望。
但一年後,這個女孩實現了逆襲——在二戰美本的申請中,她成功拿下了:
等多所令人嚮往的美國頂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這位敲開了多所排名高、錄取難的美國頂尖名校之門的女孩,究竟是如何用一年時間,實現人生翻盤、成功逆襲美本申請的?
這位實現逆襲的女孩名叫Ella,高中就讀於江蘇常州的常外附屬雙語學校。在第一次申請時,Ella就已經擁有很不錯的標化成績:託福108、SAT1400+。
正常來說,她也應該可以拿到很不錯的美國大學錄取通知書。
然而在她第一次申請時,美國Top50學校卻全部給她發來了拒絕信。
身邊的老師和朋友知道後,也紛紛驚嘆,「不至於吧」。
都說美國頂級本科申請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學生不僅要一直維持平時成績,應付託福、SAT一系列考試,還要準備課外活動、義工、競賽、申請文書等等。學業繁重的高中生以及工作忙碌的父母,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美國頂尖本科申請的門道,透徹理解美國高校的錄取標準,提前進行合理又個性化的綜合規劃。
對於首戰失敗的原因,Ella認為,是因為當初自己和父母完全不懂美本申請,把希望全盤寄托在了錯誤的留學機構上。
Ella回憶道,「第一次申請的時候,雖然高一就籤約了中介機構,但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那裡的老師沒有給出任何活動方面的具體規劃。在課外活動上,我參與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學校的社團和社會實踐。當時的申請老師是直到申請季之前,才打電話來詢問參加過什麼活動,還因為我的活動很少而數落了我一頓。」
她對第一次申請失敗的看法是:「第一次申請前,市面上太多的留學機構讓人眼花繚亂,幾乎每一家都會打著為學生量身定做的旗號。即便我們當時選擇了一家規模不小,名氣也不小的留學機構,也遇到了坑——正是因為這些規模大的留學機構擁有的學生人數多,所以總負責人對標化相對平平的學生不會過多關注,會把這些學生交給經驗沒有那麼豐富的老師負責。
最後,像我這樣沒有突出的標化成績與光輝簡歷的學生多半會淪為不值一提的炮灰。」
選擇再戰美本申請是一次博弈,需要具備十足的勇氣和堅定的決心。
第一次的申請失利給Ella帶來了巨大的挫敗感和迷茫。
但Ella內心對結果是不甘的。在她看來,根據她的能力,本應該申請到排名更加靠前的學校的。在內心掙扎後,她萌生了想再申請一次的想法。
沒想到,當她和父母提出自己的想法時,卻遭到了極力反對。
在Ella父母看來,雖然孩子沒有錄到理想中的美國大學,但也還是有可以入讀的美國大學——雖然只排在全美50名左右。
況且,第二次申請又要花一年的時間和精力,結果真的會更好嗎?也許這就是她的實力?也許出身於美國人從來沒聽過的三線城市,就是一種無法彌補的天然劣勢?如果又失敗了,豈不是白白浪費了一年時間?
父母的話讓Ella也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她猶豫了。她的gapyear僅僅停留在了「想一想」的這個階段。她終究沒有這個自信和勇氣實現。
但是在了解到PeerBang以後,Ella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和父母一起進行了諮詢——當時她還不知道接下來的一年她會有如此大的改變。
在PeerBang,老師看到了Ella的潛力,也看出了Ella家庭的猶疑。其中,Sky老師跟Ella家庭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自己就經歷了二次美本申請。第一次申請美本,錄取了加州大學伯克利。但入讀伯克利後,他發現伯克利大班課的教學模式並不是他理想中的美國本科教育。於是他毅然決定DIY重新申請,最終成功錄取2015年福布斯全美大學排名第1的PomonaCollege,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大學。
Sky老師的個人經歷給了Ella勇氣,也幫助說服了Ella的父母。專業的諮詢也讓Ella和父母對美國大學和留學申請有了全新的認識,樹立起了他們二戰美本的信心。
在第二次的申請中,Ella最亮眼的成績,就是在全美前10的頂尖文理學院裡面,她成功拿下了其中4所大學的offer。
圖片來源:美國新聞網大學排名(USNews)
真正認識文理學院
一開始,Ella和許多人一樣,對美國文理學院(liberalartscollege)了解不多,第一次的申請指導老師也沒有跟她普及探討這個選擇。所以在第一次申請中,她沒有申請任何文理學院。
但在PeerBang,Ella經過更深入的了解,才認識到其實美國的文理學院和綜合大學都是負有聲望的學校。不同的是,綜合大學一般辦學規模較大,提供本科、研究生以及博士學位的各階段教育,更重視研究;而文理學院專注於本科教育,旨在提供紮實全面的教育。
在大部分美國人心目中,文理學院被認為是美國「本科教育的最好典範」,也是許多美國中上層家庭的首選。
美國文理學院的特點:小班教學、教學質量紮實
Ella提到,在PeerBang,許多老師也是從美國頂尖文理學院畢業的。因為老師們都自己親身經歷過,所以他們更了解綜合大學和文理學院的不同之處,也讓她明白了美國文理學院的魅力。深入了解後,她發現美國文理學院的特點其實很適合她。
而在今年Ella錄取的院校中,相比大家熟知的全美Top30的綜合大學,如排名19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全美計算機專業第一的卡內基梅隆大學、以及全美最強的公立大學加州洛杉磯分校(UCLA)和加州伯克利分校(UCB),Ella最終選擇了她最喜歡的文理學院——波莫納學院(PomonaCollege)。
2019年,波莫納學院(PomonaCollege)以6.95%的低錄取率,與哈佛、麻省理工學院、耶魯等知名大學,一同被美國Niche網評為了「2020年全美最難進的前20所大學」之一。據了解,今年Pomona在中國大陸只錄取了11位學生。
如何愛上文理學院?
談起愛上文理學院,除了PeerBang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Ella說還得益於去年暑假在鎮江參加的LACTour(美國文理學院巡展)。
她說,那次巡展邀請了來自美國各個頂尖文理學院的招生官介紹學校,學生也可以在巡展上與招生官進行面對面交流,以對自己感興趣的學校有個更加全面的認識,也能清楚地了解到不同學校的招生標準和喜好。
除此之外,學生可以報名與招生官進行直接面試,給心儀的學校一個認識自己的機會。
圖片來源:中國文理學院巡展官網
說起那次經歷,Ella最感激的是,在PeerBang老師的幫助下,讓她除了面試之外,還有幸能與Pomona的招生官一起吃飯聊天,讓招生官對她多一些了解。而這次面試和閒談也成功讓招生官記住了她。
也是那一天,通過和招生官的面對面交流,PomonaCollege正式成為了Ella的夢校。
後來,收到PomonaCollege的錄取信時,她受寵若驚地發現,信上除了列印的錄取通知以外,還有招生官親筆籤寫的一段話——他還記得去年與她的交談。
當被問到為什麼比起國人熟知的綜合性大學,她更偏愛文理學院,Ella指出,相比起綜合大學,文理學院更注重的是育人。
Ella說,美國綜合大學更注重學生在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的個人能力,而美國文理學院更看重的則是學生的個人品質,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不美好現狀的潛力,以及用正能量去感染、帶動他人的能力。即使資質平平,只要擁有一顆真心,無論是否經歷風雨都能夠用愛與善意去真誠地、積極地對待和回報他人以及這個世界,也可以被文理學院發現和賞識。
Ella認為,她個人在學業上並沒有在某一方面技壓群雄,但之所以能得到這麼多優秀文理學院的認可,是因為她始終能夠與人為善,且積極地勇敢地真誠地去做出改變,讓她所處的團體更加美好。
這一點特質,在第二次申請中,她成功通過申請材料傳遞給了美國名校招生官。
每一個人都是一塊金子,在不同的地方會發出不同的光。
美國名校在申請中看重的是真實的你,找到自己的特質並展示出來是關鍵。
Ella認為,自己在第二次申請中,在背景提升和申請文書上都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
在激烈的頂尖美本申請競爭中,高標化成績僅僅只是敲門磚,是錄取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在GPA和標化兩大基石的基礎上,課外活動對錄取決定發揮重要的影響。
在找到PeerBang老師的時候,Ella也說不出自己有什麼突出特長,之前的活動背景也自認沒有太大亮點。
所以,在第二次申請準備中,PeerBang的老師首先挖掘Ella個人特點,在背景提升上進行了揚長避短的規劃。
隨著對Ella的深入了解,PeerBang的老師發現,Ella對環境科學和語言學這兩個跨學科專業很感興趣。
所以老師根據上述學科interdisciplinary(跨學科)的特點,首先規劃並指導參加了理科方向的學科競賽和科研,讓大學了解到Ella同學具備量化分析和科學研究的能力;同時通過PeerBang開設的人文社科課程對她認知問題,分析問題,及寫作表達能力進行了全面的提升。
為了讓Ella更好的了解與認識環境科學,去年暑期,PeerBang的老師還幫助Ella申請參加了由美國文理學院霍巴特和威廉.史密斯學院(HobartandWilliamSmithColleges)創辦的環境研究暑期青年學院(ESSYI)。這是一個為期兩周、難度在大學水平的跨學科項目,旨在從科學、社會和人文視角來探索環境問題。
Ella與ESSYI的同學們
這是一個比較小眾的暑校項目,並不是很多人知道。但是Ella認為她的收穫遠超想像:「ESSYI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術型』夏校,並不是每一天都在學校室內學習理論知識。有的課堂時間是拓展我們的對於環境的認知,科普現在一些熱門的環境問題以及讓大家從不同領域去認識環境問題(經濟、哲學、科學、政治)。
除此之外,我們花了更多的時間在室外,或是森林,或是湖泊,或是山川,或是沼澤。每天總有不一樣的活動。」
她說,ESSYI給她最大的感悟是——在實踐中培養、建立對自然的認識與感情,從根本建立對自然的敬畏,是這個夏校項目的意義所在。
所以,在第二次申請時,Ella有了更多的活動實踐,可以充分地向招生官展現了她在跨學科專業學習的能力和潛質。這是幫助她最終脫穎而出的重要基礎。
回憶起第一次的留學申請,Ella反映,當時的申請老師很少主動與她和父母聯繫,自己在整個申請中的參與度非常低,也很迷茫。申請文書也是在截止日期前短短兩個星期就匆匆寫完。
關於申請文書的指導,她表示也很不走心。她說,第一次申請時的老師完全沒有考慮她個人特質,而是一昧地套用模版化的志願者故事——通過援疆活動,展現無私大愛的一面。
但實際上,她對此並沒有那麼深度的參與和深刻的體會。這樣生造出來、千人一面的文書,怎麼能打動閱人無數的招生官呢?
第二次申請的文書,Ella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雕琢。
首先,在PeerBang,Ella通過跟史丹福大學哲學專業畢業的老師上以「WaysofLivinginSiddhartha/伴隨流浪者之歌探尋人生的意義」為主題的哲學課,讓她在英語寫作能力、邏輯清晰和完整度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雖然表面上風馬牛不相及,但這節哲學課給她後來的文書申請打下了很好的寫作基礎,讓她學會對事物進行更深刻的思考,開啟自我的內省。
哲學課的研討課堂
Ella:「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二周的一篇閱讀<HungerArtist>,老師在課上分析了文章主旨,但我卻對主人公的性格和人生理想有著不一樣的想法,所以我在課後寫作作業中提出了與他不一樣的觀點。老師對我的想法很感興趣,特意和我又進行了一次私下的探討。我記得他說他很認同我的觀點,但同時也提醒我在寫作時要多注意基於事實,利用文中的詞句來闡明自己的想法及其合理性,並給我的文章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寫作建議,讓我的文章讀起來更令人信服。在得到了肯定之後,我對哲學的熱情也日益高漲了起來。」
其次,正是這節哲學課,啟發了她的文書靈感。一次課後,哲學課老師和她談起她在課堂上不敢和同學分享自己觀點的問題。美籍老師對此很不解,想和她一起找到根本原因,幫助她跨越障礙。正是這次對話,讓Ella開始了自我思考和剖析——她想到了,這可能與自己兒時的一段經歷有關。
最後,Ella選擇了向美國大學展示最真實的自己——在申請文書中,她將「不敢表達觀點」的性格特點與兒時一段經歷聯繫起來,講述了一個自我發現和認知的故事。
儘管這並不是什麼有新聞價值的故事,但卻最真實、最能展現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在PeerBang老師的指導下,文書反覆修改,花費將近2個月的時間,經歷上百個版本,最終成就了她自己滿意的文書。
還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對晦澀文本的研讀、小班課堂的發言討論、課後學術寫作不斷錘鍊,Ella的英語能力也突破了瓶頸。這反映在Ella第二次申請提交的標化成績上,讓她得以更自信地對美本前30發起衝擊:
在這一年裡,Ella收穫的不僅僅是學業上的精進,更多的是對自己全新的認知。她說,這段經歷讓她整個人都開朗了起來。
回顧這一年,Ella認為最大的收穫,還在於加深了對自己的認識,以及改善了和父母的關係。
回憶在二戰美本申請的這一年,Ella用了「非常精彩」四個字來形容。
她說:「在PeerBang,每一個人申請的每一個小細節都可以得到導師百分百的關注,專業及負責程度有目共睹。從活動到文書到專業,甚至到生活習慣,只要出現問題就可以諮詢導師,而導師們驚豔的地方就在於他們24小時靈魂在線,隨時準備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當然,PeerBang最可貴的也正是高質量的導師資源。每一位老師都畢業於美國知名高校,有極高的價值觀素養和極廣的視野,培訓學生不僅是學習申請,更是習慣,思維模式,思想深度,以及正確的價值觀,而我個人在這一年更是受益匪淺,不僅是習慣以及自我管控方面的提升,更是自我認識的提高,思維習慣的改善,也正是因此,我才能夠擁有今年的成績。」
而且,Ella坦言,這一年,她的家庭關係上也發生了極大變化。
Ella笑著說,在第一次申請時,父母是典型的「直升機父母」,對她的學習生活是各種嚴厲「死抓」。這讓父母和她都很疲憊,關係也很緊張;
但在決定通過PeerBang開始第二次申請後,父母就完全處在一種「放手」的狀態,很多事情不管了。這一年,她獲得了更多空間可以自主探索,父母也樂得輕鬆。最重要的是,這讓她與父母的矛盾減少了很多。
在被問到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變化時,Ella說:「可能是因為父母看我在學習上比以前更主動了,對PeerBang老師們的指導也很信任,所以就沒有以前那麼著急了吧。」
對於這種變化,Ella很開心地說,慶幸自己當時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和父母一起來PeerBang諮詢。感謝PeerBang的老師當時說服了她的父母,給了她勇氣,讓她擁有如此精彩的一年。
「今年申請收穫了那麼多好消息,父母也看到了我的成長,他們對我以後獨自去美國留學,也更放心了。」
如果你也想在美本申請中挖掘個人特質,在千萬份申請中脫穎而出,那麼,請來參加PeerBang接下來的講座分享。
北京時間:7月20日(下周一)晚上8點,Ella的申請老師——Sky老師,將和大家分享關於美國大學的申請規劃要點。
Sky老師是本文Ella同學的申請老師。他今年不僅幫助背景單一的Ella斬獲了多所美國頂尖大學,還幫助了熱愛電影的學生巴喬成功拿到了史丹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波士頓學院等十幾所名校Offer。(巴喬的申請故事請參見:《用電影,斬獲了斯坦福、賓大、範德堡等名校Offer的男孩》)。
如果你有其它問題想要了解,也可以在講座中和Sky老師進行互動哦!
關於PeerBang
PeerBang由美國頂尖大學校友2016年創辦和組成,致力於通過長線規劃、系統培養,幫助中國孩子升學英美頂尖學府,並成為獨立人格、自由精神、對社會有用的人。
Ella在第二次美本申請時,尋求了PeerBang團隊老師的專業幫助,明確升學目標、提前規劃,提升了學術能力和活動背景,反覆修改申請文書確保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