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這是河南省駐馬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汝南縣委書記彭賓昌經常說的一句話。曾擔任過市公路局長、交通局長的他,對道路始終有一種特殊情結。近年來,汝南縣始終把交通扶貧放在重要位置,2016年以來累計投資4500萬元,對全縣1527公裡農村公路進行全面養護和保通,養護合格率100%。2019年5月,汝南縣實現脫貧摘帽。
2019年,汝南縣以創建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為抓手,新改建、擴建130公裡農村公路,全縣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100%。今年5月,汝南被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等命名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11月17日,在駐馬店市年終綜合考評中,汝南縣排在第1名,市政府為汝南縣縣長劉軍民、副縣長梅楊,時任交通運輸局局長倪紅衛3名同志各記二等功一次。
「現在黨委和政府真好!致富路修到家門口,大客車開到俺村頭!」在汝南縣最偏遠的南餘店鄉門莊村萬裡橋村民組,村幹部高更臣激動地說。他們這裡與正陽縣、平輿縣交界,以前去縣城很不方便。「現在路修好了,車也通了,『萬裡長橋通天堂』再也不是傳說了!」
南餘店鄉黨委書記張釗遠介紹,近兩年以創建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為契機,全鄉累計投資1650萬元,新修27公裡道路,實現村與村、各自然村道路暢通。同時,藉助修建安羅高速南餘店下路口的東風,把南餘店與全國高速路網貫通,昔日「雞鳴聞三縣」的偏僻之地頓時插上騰飛的翅膀,展現勃勃生機。
東官莊鎮黨委書記賴英傑實實在在嘗到了創建「四好農村路」的甜頭。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當地群眾自發種植花木,全鎮花木面積5萬餘畝,帶動周邊鄉鎮發展花木10萬多畝,成為全國聞名的「花木之鄉」。前些年,由於道路不暢,花木外銷一度出現困難。「現在好了,以建設『四好農村路』為抓手,全鎮新建、拓寬128.8公裡道路,硬化道路修到田間地頭。道路通達百業興,今年全鎮花木產值預計超5億元,隨著花木交易市場的建成使用,我們鎮將會湧現更多百萬元、千萬元花木經紀人。」賴英傑自豪地說。
道路通達不僅方便了群眾出行,而且帶來了經濟騰飛。在實現行政村通車率100%,站亭、站牌建設率100%的基礎上,為運營好農村公路,縣裡以招標的方式引入社會資本方,投資2000萬元,政府每年補貼550萬元左右,購置43臺新能源客車,開通了「鄉鎮環村一元公交」。投資500萬元,在全縣公路沿線建設了74個農村客運候車亭和193個農村客運候車站牌。對全縣16個鄉鎮客運站進行升級改造,現已高標準建成老君廟、羅店王橋兩個綜合服務平臺。同時,在客運站點開展快遞物流、電商、土特產配送和汽車維修等業務,運用農村客運車輛配送農村物流到村,增加農村客運車輛的收入和站點收益,實現以站養站,保障站點可持續發展。在全縣所有行政村設置了郵政投遞點,實現了全縣行政村村村通郵,滿足了群眾寄、收郵件的需求。
「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群眾誇獎」。在實現脫貧摘帽,完成「十三五」各項任務後,汝南縣將繼續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中央和省、市領導下,讓工作更出彩,讓人民更滿意。
記者 李向東 通訊員 付忠於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