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6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
考前一星期,最重要的就是放鬆心情~不如來看看詩詞裡的湖湘風景,不僅提供了放假後的旅行地,還複習了考點呢~
說起詩詞歌賦,我們湖南絕不會輸!!!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毛澤東《 沁園春·長沙》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 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 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 將軍白髮徵夫淚。
——範仲淹 《漁家傲·秋思》
衡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豐富,自古就有「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的流傳,說北雁南來,至此不再南飛,棲息於城南廻雁峰下……故衡陽又雅稱為「雁城」。
崖樹陰陰夾暝途,出山歡喜見平蕪。
一春客夢飽風雨,行盡江南聞鷓鴣。
——範成大 《初入湖南醴陵界》
株洲醴陵盛產陶瓷、花炮,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中國「國瓷」、「紅官窯」所在地和花炮祖師李畋故裡,是「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花炮之都」。
湘潭春水滿,岸遠草青青。
有客釣煙月,無人論醉醒。
門前蛟蜃氣,蓑上蕙蘭馨。
曾授蒙莊子,逍遙一卷經。
——齊已 《湖南漁父》
傳說舜與侍從曾宿營韶山,侍從們為舜帝載歌載舞,隨著優美的音樂舞蹈,山崖翕然,山鳴谷應,聲震林木,鳳凰聞樂展翅,嚶嚶和鳴。山間勝境,人間盛會,亙古傳誦。日久,人們便把舜帝欣賞過的音樂稱為韶樂,把他賞韶樂的山嶺叫韶山。
一登絕頂上,四覽渺無窮。日月顧瞻裡,風去變化中。
舉頭低北鬥,揮劍破蒼穹。借問雲宵路,仙梯若可通。
——林繼顯 《登金峰絕頂》
邵陽崀山丹霞地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同類異型,各具情態。跌宕起伏動感強,一景多姿,移步換形,形色氣質和諧協調。青山、綠水、紅崖交相輝映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範仲淹《嶽陽樓記》
嶽陽樓位於湖南省嶽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美譽。
嶽陽樓採用純木結構,其造型因露明的木樑柱、構件、裝修具有線條優美的表現力,顯示出中國古建築的獨特的民族風格。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總結,"洞庭秋月"、"遠浦歸帆"、"平沙落雁"、"漁村夕照"、"江天幕雪",都是唯美的洞庭啊!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淵明 《桃花源記》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裡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裡。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留有新石器時期大溪文化遺存,是《辭海》《詞源》中《桃花源記》原型地。
觥觥益陽風骨奇,壯年自定千首詩。
勇於自信故英絕,勝彼優孟俯仰為。
—— 龔自珍 《已亥雜詩》
益陽白鹿寺的名字,緣於一個神話故事。
唐代名相裴休,貶任荊南節度使時,曾幾度來益陽,小住在古木蔥鬱的江邊山上。裴休博學多能,喜歡佛學,夜深人靜,他便在山上秉燭夜讀,朗朗的誦經聲,引得一隻仙白鹿駐足聆聽,每晚只要經聲響起,仙白鹿就飛來聽經。
一天晚上,白鹿聽經的秘密被人發現,仙機洩露,再也不見有白鹿復來。為紀念仙白鹿聽經,山民便把白鹿駐足聽經的風水寶地,命名為白鹿山,在山下建了一座廟,取名為白鹿寺。
霧失樓臺,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秦觀 《踏莎行》
山、水、泉、洞、寨、崖、坦俱全,郴州高椅嶺是一塊尚未開發的丹霞地貌處女地,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丹霞地貌周邊有漂亮的水窪點綴,紅巖綠水、險寨奇澗,生態自然,美得一塌糊塗~
畫圖曾識零陵郡,今日方知畫不如。
城郭恰臨瀟水上,山川猶是柳侯餘。
驛亭幽絕堪垂釣,巖石虛明可讀書。
欲買愚溪三畝地,手拈茅棟竟移居。
——歐陽修 《詠零陵》
永州零陵文廟雖飲經風雨滄桑,但作為古建築,仍以其規模之宏大,氣勢之雄偉,備受世人矚目。
入漵浦餘儃徊兮,迷不知吾所知。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其承宇。
——屈原 《涉江》
湖南漵浦縣思蒙鄉,一個屈原起的詩意朦朧的名字,也是一個真正產生詩歌的地方,屈原詩歌《天問》《涉江》《山鬼》《桔頌》等就是在這裡寫的。
高嵋山下是儂家,歲歲年年鬥物華。
老柏有情還憶我,夭桃無語自開花。
幾回南國思紅豆,曾記西風浣碧紗。
最是故園難忘處,待鶯亭畔路三叉。
——曾國藩 《歲暮雜感》
婁底紫鵲界是都不陌生的美景了,山頂的綠樹滋潤著梯田,山中的板屋點綴著梯田。由山嶽、梯田、溪流、巖石、道路、板屋等組成一幅優美的田園風光。因山就勢和古樹環抱的木架板屋的民居,組成了紫鵲界「天人合一」的美妙自然景觀。
高考之後,有些人離開了家鄉,有些人離開了朋友,這青澀年代也就要正式宣告結束了。
所以,與最好的朋友一起,在家鄉的四處,隨性地探索,盡興地玩,好好地留住這最後的高中生涯吧!
來源 | Top趣旅行
編輯 | 吳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