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效學習

2020-08-10 周洲先生

在我這漫長的一生中,沒有什麼比持續學習對我的幫助更大。

——查理·芒格

大家相不相信這樣一個觀點?同樣年齡,智商,以及其他條件差不多的孩子,學習效率有巨大差別。這樣的差別可以是兩倍,五倍,甚至十倍之多。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非常重要,答案透露出了我們對學習這件事的底層認知。而底層認知是學習結果最根本的決定因素。認知導致行為,行為帶來結果,長此以往,經過十幾年,產生天差地別的結局。



不相信這樣觀點的家長或者孩子,會做什麼?

他們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學習,會報更多的培訓班,會儘可能多做一些題,勤奮,努力,拼搏,是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詞—— 可以理解,既然認為效率沒有本質區別,產生區別只能通過增加量,拉長時間。而學校的學習,以及校外的各種補習班,他們無非提供了一種價值:熟練。



如果學習效率沒有巨大差別,何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做什麼都很優秀?

投入的時間很少,卻產出很大,輕輕鬆鬆就平衡好生活的方方面面呢?

那麼,相信學習效率可以有巨大差距這樣觀點的家長或者孩子,會做什麼?


他們會從底層認知入手,嘗試理解學習的本質,系統地學習高效學習的方法論,並且不停地訓練,找到適合自己的體系,成為最高效的群體。


高效,聰明的辦事兒,事半功倍!「凡是累的,都是不對的」,找到訣竅,磨刀不誤砍柴工等等,是他們經常說起的關鍵詞。


給大家看看冰山一角。

學習金字塔告訴我們,主動的學習,去給別人教授概念,比起被動的學習,只是聽課,效率高出18倍(因而有了著名的費曼學習法,以及西蒙學習法等等)。這樣的巨大潛在學習效率不去解鎖,卻苦苦地學習,補課,刷題,為什麼呢?

認知不改變,永遠受其所害。


Let'sface it。現在的教育環境板結一塊,學生,家長,老師,最後接受這些學生的大學,企業,都在抱怨,都深受其害,卻總覺得沒有辦法改變。為什麼?

現在學校的本質是為了競爭和篩選!在這樣的教育環境裡,我們面臨著這些方面的困境。

-1-

孩子

從很小就被送上了競技場,卻沒有人從思想到行動上去武裝他們,他們不理解學習這件事情的本質,也沒有經過方法論和思維方式的訓練,從小在這樣的賽道上,近乎裸奔!



-2-

家長

都是小白,系統研究學習的人極少,干著急幫不上忙,很多甚至都是在做負功。為什麼很多佛系家長,反而能夠培養出不錯的孩子?因為不懂就不搗亂,至少沒有產生負面影響,搞砸親子關係,破壞孩子內生的學習力和興趣!


-3-

老師

老師們既是規則制定者,也是比賽的參與者。在篩選和競爭的機制下,提升分數,提高升學率是首要考慮。大量的教學任務壓下來,升學和考分的指標壓力背在肩頭,老師無心,也無力,把「學習力」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幫助孩子認知學習的底層邏輯以及進行方法論的訓練。



-4-

培訓機構

培訓機構的根本目的也是提分——快速地提分。所以培訓機構對知識的梳理,以及知識傳輸的技巧,技術方面很在行。這樣的技巧技術能否變成學習力和品質,遷移到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這並不是培訓機構所關注的主要價值。說實話,如果孩子們都很高效,或者家長們突破了競爭,篩選這樣的思維模式,對培訓機構而言,並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如何高效學習?
    2020年,我估計在得到上的學習時間,超過了1000小時。也就是說,我每天都要在得到上學習將近3個小時。而這3個小時,基本都是利用碎片時間。有同學問我,潤總,你是怎麼學習的。今天,我就來跟你聊一聊,如何高效學習。
  • 如何高效的學習,關於整體性學習方法的理解
    這兩天買的書,陸續的到了,既然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傳統的方式學習知識,那就揚長避短的發揮自己的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的方法。今天給大家的說的是,加拿大的學霸,斯科特.揚 的整體性學習方法。這個學習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跳出學習的內容,到學習之外來看待學習,從整體中把握各個學科和要學習知識之間的關聯
  • 解讀如何高效學習
    它的書名很直白,就叫《高效學習7堂課》。7堂課的主題一目了然地呈現在封面上,分別是定位、框架、精進、聯機、復盤、輸出和遷移,看起來就乾貨十足。主題上方寫著書的定位:碎片化學習時代,人人都該掌握的7種高效學習方法。
  • 《高效學習7課堂》:碎片化學習時代,如何做到高效學習?
    那麼該如何在碎片化學習時代高效學習呢?就我個人的觀點和思考而言:在高中時代,的確高效學習有利於充分的利用時間提升自己。書中告訴我們該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高效學習的7種方法。並且作者通過個人經驗舉例告訴我們一旦掌握高效學習方法,就不容易焦慮。所以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很重要。
  • 學習沒效果?試試培養這7種高效學習能力,讓學習事半功倍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想要學習什麼知識,還是掌握某項技能,都離不開學習。因此,高效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高效學習7堂課》一書中,秋葉大叔給我們分享了高效學習的7種能力,即定位力、框架力、精進力、聯機力、復盤力、輸出力、遷移力。
  • 高效學習法丨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需要高效學習的能力
    文丨易小星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具備高效學習的能力。學生要面對鋪天蓋地的考試,職場中人要面對個人提升方面的各種挑戰,即便是家庭主婦也要與時俱進,跟著孩子的成長學習一些家庭裡的必備教育知識……可是怎麼樣才能成為高效學習的能手呢?學習可不是說你只要坐在書桌前擺好學習用具和書本就行啊,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在同類人群中脫穎而出才是我們追求的學習境界不是嗎?可是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讓自己變身為一個學習高手呢?
  • 英語高效學習?
    思維導圖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簡單卻極其高效。又叫腦圖或心智導圖, The Mind Map,是 Hyerle 博士開發的,它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使用一 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構造和分類的想法;它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 法以輻射線形連接所有的代表字詞、想法、任務或其它關聯項目的圖解方式。
  • 如何高效學習?
    算起來已經到了5月底,一個抓狂的階段即將到來——四六級要考,還有期末考試,以及備戰考研……很多同學都充滿了疑惑,我該如何去同時平衡好那麼多的學習任務?與此同時,我們個人的學習時間還是有限的,這種情況下,如何在單位時間內,進行高效學習,就顯得十分重要。
  • 如何用 iPhone 進行高效的學習?
    本文分享一些用 iPhone 學習和做研究的經驗,個人主要用於學習化學,其他方面也基本適用,面向全體熱愛學習,想了解更多知識和追求高效的朋友們。為什麼有了這篇文章?發現這東西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種致癌物,正好下個月化學有參加化學奧賽培訓那就當作先折騰看看吧,於是重新規劃了主屏幕布局,使 iPhone 成為了高效的學習工具。目前我的主屏幕布局如下圖所示:
  • 《高效學習7堂課》:碎片化時代,教你如何成為一位高效學習者
    而這些就導致了我們與那些大牛們之間的差距,原因則是我們普通人缺少一套高效的學習法。而秋葉大叔的這本《高效學習7堂課》則是告訴你如何從一名普通學習者進階成為一名高階學習者。幫助我們普通人成為一名高效的學習者,培養出自我核心競爭力。
  • 高中生學習時間總是不夠用?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關於他的學習方法,時間管理牛人Warfalcon評價: 02 堅持下去每天學習10小時,10天左右就要考試一次並通過,這個學習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說重複了33次。結合我們20小時要學一門新技能的目標,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時,短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難。高手的練習(俗稱刻意練習)每次最多1到1.5小時,每天最多4到5小時。沒人受得了更多。」就我個人而言,一天高效學習時間安排在八個小時左右,是可以執行的,但要保證利用好八個小時的高效時間。開始之前,你需要建立儀式感。
  • 高效學習的 36 種思維
    本文把高效學習的 36 種思維合併成為一篇長文。1. 目標思維2008 年,我即將畢業,那時實踐能力比較弱,對未來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我當時的首要目標就是先找份工作,解決溫飽問題,再尋求突破。2.
  • 神奇的高效學習法
    我並不是牛人大咖,網上也幾乎找不到我的其他信息合作夥伴湯世聲老師,幫助中國學生掌握高效學習方法!十幾年來,我們收到了數萬條學員的反饋:來自江蘇高一新生張俊,以前學習成績不佳常常不太理想,英語只能考40多分,在掌握了高效的學習方法後,不用早起學習,不到半年時間,考出了91分,連老師、家長包括孩子自己都不敢相信。
  • 職場中如何高效學習?這個學習法則,可能會顛覆你對學習的認知
    作為職場新人的堂妹,前幾天問我:「如何在職場中高效學習呢?離開學校後,發現原來在學校的那一套學習方法不是很有效果了。」首先我們要澄清職場學習的目的,那就是學習知識轉換為能力,實現我們的價值,從而讓我們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職場學習是帶有「功利性」的。
  • 中小學英語高效學習指導證書培訓,中小學英語高效學習指導師培訓證書,中小學英語高效學習指導師考試考證培訓!
    2、高效學習在英語中的運用 3、高效詞彙學習秘訣 4、高效語法學習方法 5、如何趣味高效學習語音 6、成為高效學習教師必備1、為什麼要高效學習?2、高效學習在語音、詞彙、語法匯中是如何運用的?3、怎樣才能成為優秀的高效學習指導師?
  • 高三黨收藏:如何長時間高效學習?
    關於他的學習方法,時間管理牛人Warfalcon評價:堅持下去每天學習10小時,10天左右就要考試一次並通過,這個學習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說重複了33次。結合我們20小時要學一門新技能的目標,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學習一門新的知識時,短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難。高手的練習(俗稱刻意練習)每次最多1到1.5小時,每天最多4到5小時。沒人受得了更多。」就我個人而言,一天高效學習時間安排在八個小時左右,是可以執行的,但要保證利用好八個小時的高效時間。
  • 高效學習的核心是基於個性化的精準學習!
    第一個部分是認識基於網際網路的數學學習,我們將探討網際網路數學學習與基於課堂的集體化學習相比有什麼區別和優勢。第二個部分是認識高效學習,我們將談到高效學習的含義、本質以及高效學習和網際網路學習之間的關係。第三個部分是開啟個性化數學學習,這部分會分析個性化數學學習與網際網路數學學習、高效學習之間存在的邏輯關係;如何藉助我們提倡的個性化學習來實現高效學習;而在個性化學習的過程中,會用到哪些網際網路學習的優勢。這三個部分的邏輯關係構成了我們今天的交流話題。基於網際網路的數學學習,首先要關注它和基於課堂的集體化學習之間的差異,特別要關注它的特點和優勢。
  • 高效學習的秘訣,設置你學習的進度條!
    如果我來闡明他們的學習方式,這樣掛科也不足為奇。他們抱著一本四級必考詞彙,經常去記憶,但是背了很久,還是在背a字開頭的單詞,甚至還停留在書的前幾頁。其一這是記不住,其二是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出現了問題。如果你也出現類似這樣的學習情況,不妨嘗試以下三種技巧:1.養成時間管理的規律時間管理一定要形成規律,如每天固定出來一些時間,做一些對於自己長期自我成長更有利於的事情。為什麼要固定出來時間呢?
  • 高效學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小習慣
    在家上網課以來,一直苦惱於自己的學習效率不高,連書也不怎麼看了。決心改變的我打算買幾本書,打開買書軟體後我開始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我無意識地瀏覽著,《高效學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學習習慣》這本書突然出現在我的眼前。這正是我需要學習的東西,所以迅速地下單購買了。買回來後我花了一天時間來看這本書。
  • 高效學習方法之一比喻法-《圍城》中精妙的比
    昨天和朋友一起參加了上海拆書幫喜樂分舵的拆書活動,拆的是《如何高效學習》。《如何高效學習》這本書的作者是斯科特·揚,該書主要講述了一位因為快速學習而成名的神奇小子,他應用自己發明的學習方法,完成了10天搞定線性代數,1年學習4年MIT課程的「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