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多小時,23人,無償獻血7400毫升!12月18日上午,零下15攝氏度,北方新報號愛心獻血車前,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員工不畏寒冷,填寫登記表、抽血化驗、測量血壓,在內蒙古自治區血液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井然有序地捐獻「青春熱血」。得知內蒙古血液中心血庫緊張,該公司積極發出無償獻血的倡議,得到管理層50多名員工積極響應,經過一上午的採集,最終有23名員工成功捐獻。
40歲的楊潔是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一名普通職員,她第一個登上獻血車帶頭獻血,穿上鞋套、戴上口罩,然後填表登記,經過初篩,坐下來擼起袖子等待採血,當看著血液順著輸液管汩汩流入血袋,她緊握的拳頭緩緩張開,並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原來,這是她第一次參加獻血,略顯緊張。「我丈夫以前是軍人,經常參加獻血活動,他也會和我說一些獻血對人體的好處,比如增加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等。今天是我第一次來參加獻血,捐獻了300毫升。」楊潔說,未來,她還會積極參加這樣的活動,也會動員身邊的人積極加入獻血隊伍。
37歲的李松是該公司的「獻血達人」,他熟稔地填寫完登記表,測量血壓,各項指標合格後,坐在工作人員對面開始獻血。李松已經記不清楚這是第多少次參加獻血了,在他看來,獻血是一項利人利己的好事,不單單可以救助病人,還能刺激自身人體造血機能,加快血液循環,排解毒素,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記者在現場看到,獻血的隊伍中,既有常年堅持獻血的黨員幹部,也有第一次獻血的青年員工。23歲的寶樂是公司裡年齡最小的員工,這是他第一次參加獻血。剛落座,看到內蒙古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拿著比一般針頭要粗的針管,下意識便往後退了一步:「不是吧,這麼粗的針頭!我都緊張了!」一句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在採血的過程中,這個大男孩全程閉著眼睛不敢看,不時問一句:「300毫升夠了嗎?我怎麼覺得半個身體的血都流完了。」旁邊的同事忍不住打趣道:「你這獻血怎麼比高考還緊張?」
看到同事們都捐獻了300毫升,在公司財務工作的郭慧玲一坐下來就「豪氣」地說:「趁著現在的血液健康,我多獻100毫升,捐獻400毫升吧。」車廂內的同事們紛紛呈膜拜狀:「還是社會我郭姐,佩服!」「郭姐從不過問江湖,但江湖上一直有她的傳說」……大家互相打趣,車廂裡不時爆發處一陣陣歡笑聲。
記者了解到,為了能夠參加這次獻血活動,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50多名同事互相督促,提前一個多星期進行準備,不喝酒、不熬夜,不吃大魚大肉……大家熱情高漲,不同的血液在這裡匯聚,為他人的生命燃起希望,傳遞著血濃於水的人間大愛。該公司的辦公室主任任俊飛是一位常年獻血的奉獻者,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前段時間通過《北方新報》看到內蒙古血庫不足的消息,便主動聯繫內蒙古自治區血液中心,組織了這次活動,希望通過無償獻血奉獻自己的一份小愛,回饋社會。無償獻血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救死扶傷,更在於倡導「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互惠互助,促進社會良好風氣,提升全社會的凝聚力。這既是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內蒙古自治區血液中心副主任方根表示,進入冬季,臨床用血壓力逐漸增大,血液中心血庫用血緊張,其中O型血僅有2000多毫升的儲存,缺口高達3萬毫升。A型、AB型同樣不容樂觀。
文·攝影/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張巧珍 實習生 劉炳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