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公看了一本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剛看完,就精神抖擻的跑過來問我:「世界上有兩種人永遠都不會富有,你知道是哪兩種嗎?一種是及時行樂的人,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的人,另外一種,只知道把錢存在銀行的人,你覺得你老公是這兩種人嗎?」
看到他期待的眼神,我真的很不忍心的告訴他:「很不幸,這兩種你都佔了」。對於老公,我並不過多的做評價,但是不能否認的一點就是:拼搏和奮鬥這兩件事,永遠和他挨不上邊,理想或許會有,但是和大多數貪圖安逸的人一樣,享受的就是一畝三分地的小日子。
這樣的性格到底好不好?關鍵看父親對孩子未來的規劃以及期待在哪裡。自從有了孩子,家長們尤其需要反思自己,在育兒的基礎之上,是否有過成長的計劃,最成功的育兒理念往往是先育己再育人,如果父母自己不求進步,又如何去引導和敦促孩子的成長呢?
在《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書中,洛克菲勒一共寫了38封家書,分享了自己白手起家到億萬富翁過程中的一些成功經驗、人生哲學,為孩子揭示了成長、修身、處世與財富的秘密。
洛克菲勒在第一封信中,就講了一個故事:很久以前,社會上便流傳著一個諷刺紈絝子弟無能敗家的故事,大意是說,某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他繼承了2000萬,然後把這筆錢變成了100萬。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故事,在現代的社會,富家子弟正處在一種不進則退的窘境之中,他們中的很多人註定要受人同情和憐憫。
所以,洛克菲勒一直在強調一個觀點「家族榮耀在早期的優勢的確有很大的幫助,但卻不是贏得最後勝利的保障」,所以,他很清楚,快樂、自立以及優異的品格才是比財富更有價值的精神。
都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卻憑藉實力打破了這個魔咒,讓家族保持6代的長盛不衰,並且至今在美國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大程度上,離不開「教育」二字,與傳統精英教育模式不同的是,洛克菲勒自己就是孩子們榜樣,他為孩子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洛克菲勒的成功經驗和處世哲學,而洛克菲勒將一輩子的人生經歷,總結為38封信,對孩子而言就是最珍貴的寶藏。
我們現在有特別多的家長,在育兒過程中存在一個極大的誤區,費盡心力的去敦促孩子學習,美其名曰是為了孩子著想,讓他有個更遠大的前程,但是自己卻沒有做好榜樣力量,更加沒有上進的精神。
我們往往會發現,懶惰的父母總會為自己的懶找到任何藉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缺乏行動力」,喜歡維持現狀,拒絕改變現狀。其實不得不吐槽的一件事就是,許多夫妻在有了孩子以後,就有會經濟壓力,有些人開始在事業上尋求突破,並且進行多重副業,就是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有這樣的父母,在言傳身教之下,孩子大多也都是很努力刻苦;
但是卻有一些父母則恰恰相反,他們只對自己的事情感興趣,永遠都是在被動的活著,說得多,卻沒有行動力,重點是喜歡為巴適的生活找藉口,比如:身體不好、能力不足等等。試問,有這樣的父母,孩子又能學習到什麼樣的優良品質呢?
曾經有人去調查並採訪過我們國家的高考狀元,大多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以及指導下成功考學,成為別人仰慕的孩子。
在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第7封信當中寫到:你近來的情緒過於低落,這種表現讓我感到非常難過,我能真切的感受到,你還在為那筆讓你賠進100萬的美元的投資而感到恥辱和羞愧……沒有挑戰就沒有成功,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停下腳步,戰勝自己,你就是最大的勝者!我對你很有信心。
洛克菲勒對孩子情緒的觀察非常的敏銳,並且也能精準的找出孩子情緒低落的原因,這是一個家長應該要具備的基本能力,我們經常看到孩子難過、發脾氣的時候,首先應該通過客觀環境以及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去發現問題,這樣才能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調節。
在面對孩子的失敗時,最不應該的就是譴責和嘲諷,而是賞識和正向激勵。洛克菲勒的第7封信其實就是一個非常的案例,值得我們家長去學習借鑑,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人始終要保持活力,保持堅強,不論遭遇怎樣的失敗與挫折,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也就是說,我們的事業可以失敗,財富可以丟失,但是千萬別讓精神破產,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面,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會一帆風順,在面對失敗和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反省自己,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但是最不值得做的一件事就是:放棄自己。尤其是在洛克菲勒的成功公式裡面:夢想+失敗+挑戰=成功,失敗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現在大多數父母在安撫孩子情緒的時候,容易陷入兩種極端,一種是盲目的讚美,一種不分青紅棗的挑刺,兩種極端帶來的結果也是相當的極端:盲目的讚美會讓孩子迷失自我;頻繁的挑刺則會讓孩子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當中,也就是說打擊自尊,喪失自信心。
就是對孩子多說誇獎和鼓勵的話,儘量不要去用肢體及言行去貶損孩子,其實,擅長誇獎並不是很難的事情,這需要父母去多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當然 有些情形也並不適合賞識教育,比如孩子確實調皮搗蛋闖禍了,這種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予以及時改正。
其實從《洛克菲勒寫給兒子38封信》裡面,我們就已經深深地感受到,洛克菲勒不僅僅是一位商業奇才,在家庭教育上也頗有成就,其中的許多觀點既能讓成年人學習到「成功學」,也能讓我們意識到育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了解決方法,所以,這本書一度被人們稱作是「 影響世界的珍貴家書」,對於這38封信的參考價值,就像美國第十三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艾倫‧格林斯潘所說的:&34;
王思聰20歲時,王健林把這本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當作生日禮物送給了他,李嘉誠更是常年把這本書放在枕邊,比爾蓋茨也多次在公開場合推薦這本書。有想看的,可以點擊連結,19.8元就能獲得洛克菲勒的家族育兒哲學,為孩子鋪就正確的成功之路。
關注,分享更多正能量育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