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氣溫驟降,人很容易患上感冒,一些人認為感冒就是要散熱排汗,於是就想通過鍛鍊出汗來緩解感冒症狀,殊不知這是一種不可取的方式。專家表示,感冒容易誘發心肌炎,運動會加速心臟猝死的發生。冬季,感冒後哪些行為不可取?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帶您一起了解。
誤區1:運動排汗
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引起,感冒後,人體為抵禦入侵的病毒或細菌,體內的防衛系統會奮起抵禦,此時人體新陳代謝速度也在加快,如果此時再從事體育鍛鍊,體內熱量就會增加,代謝旺盛,會削弱病人抵抗力,感冒病毒反而會乘虛而入,侵犯心機。鍛鍊會增加肌體耗氧量,加重心肺負擔,容易引起急性心肌炎。
誤區2:不吃藥只喝水
得了重感冒,不吃藥只喝水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流感高發時,流感病毒可通過呼吸道的飛沫傳播,病毒一旦破壞黏膜,將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很快就會出現病菌、細菌、支原體感染。所以,對於老人和小孩等免疫力低下的人來說,如果不及時用藥,很可能會出現肺炎等併發症。
誤區3:捂汗好得快
捂汗並不適合於所有感冒,只是對初期的風寒感冒有一定的效果,風寒感冒的表現就是怕冷、不出汗、發熱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不過,要是捂過了也會適得其反。因為我們感冒的時候,很多人會沒有胃口,進食減少,體質也較弱,大量出汗很容易引起脫水和虛脫,反而使得抵抗力降低,加重病情。
誤區4:怕冷總待在屋裡
冬天免不了得感冒或流感,原因倒不一定是受寒。研究顯示,在通風不良的室內吸入病毒,可能更會使呼吸道問題惡化。相反,在室外太陽下跑來跑去的孩子,反倒不會染上病毒。開開窗戶,新鮮流通的空氣自然會趕走病毒。此外,暖氣開太強,也容易使黏膜變幹,從而削弱眼口鼻黏膜,這條抵抗病毒的第一防線。
誤區5:感冒就吃抗生素
國內感冒患者濫用抗生素的現象非常普遍,一感冒就到醫院輸液打抗生素。一般而言,感冒時除非出現黃膿鼻涕,同時伴有發熱外,不宜自行服用抗生素;當感冒症狀嚴重或者並發其他症狀時,應及時就診,在明確有細菌感染或者有併發症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抗生素。
誤區6:自行服藥或混合服藥
有些人一感冒,會到藥店憑經驗買幾種常用的感冒藥自行服用,然而卻發現上次起效的藥物,這次不管用了。其實,每次感冒症狀不同,所以用的藥也應該不一樣。另外,很多人認為感冒是小病,不需要看醫生,往往自作主張自行服藥或同時服用多種成分重疊的感冒藥,導致藥量過大。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