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料中的油脂,看似不起眼,殊不知這才是誘魚開口的主因之一

2020-12-12 愚者論漁

我們在使用商品餌的時候,尤其是是在黑坑、池釣的時候,總會發現有這麼一種情況,就是餌料打下去之後,水面上總會浮起油花,用形象點的詞語來形容,就是水面上泛起一層油膜,而事實上,商品餌的製作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添加一部分油脂,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油脂,在實戰中,到底有哪些功效,會讓商家在製作商品餌的過程中,樂此不彼呢?

餌料的配方,迄今為止,不管是大廠還是小商家,都對其遮遮掩掩,小廠是因為確實工藝簡單,配方也是大眾化的,而大廠,可能是處於商業保密的考慮,但是不管是哪一種緣由,我們目前已知的餌料原材料,有苜蓿粉、大豆、玉米粉、豆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及各種可食用胺基酸,以及飼料添加劑;可能有懂行的釣友會疑問,這不是和家禽飼料的配方差不多麼?其實,商品餌的前身還真是畜禽飼料,當然,本文的內容並不是討論畜禽飼料的。

我國是飼養大國,所以對餌料的研究,劃分的很精細,比如飼料中的油脂,具體的功效,就有很多論文,這其中,對能馴化的養殖魚類飼料成分功效研究,則非常具體,而餌料中的油脂,主要分營養、餌料狀態、工藝制約三個方向,而在實戰中,這三個功效,都有著非常實用的效果。

一、膨化工藝的過程,加入油脂會讓材料膨化率更高

所謂的膨化工藝,就是把餌料製作材料放入密封高壓容器,隨著加溫、加壓過程,食物材料中的水分因高溫、高壓揮發,材料本身的材質變的柔軟,到了限定高壓後,容器打開,因為容器內的高壓迅速變成常壓,這個時候,食物材料的內部,分子層面的物質和材料內部的水分發生及劇烈的爆炸,膨脹率可高達1000~2000倍,膨化反應不僅導致材料的外部形態,也就是體積發生變化,材料的內部分子式也因為物理原因,發生了化學反應,比較常見的,是不溶性長鏈澱粉,轉換成短鏈澱粉、糊精、塘,在這個過程中,為了保證食物材料分子層面的結構,更好的轉化,都會在材料中添加一部分的油脂,讓膨化率更高效;

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的膨化食品,往往吃完之後,都會或多或少沾得滿手都是油脂,而商品餌的膨化過程,其實和膨化食品的膨化過程、工藝,壓根沒什麼區別,只是膨化食品是人吃,膨化餌料是魚吃,所以因為膨化工藝的原因,但凡是膨化的商品餌,都會帶著油脂,而這些油脂,都是動物油脂,如豬油、羊油。

二、餌料中富含油脂,能促進魚的生長

商品餌最早的生產目的,就是為了應用在養殖魚的垂釣,所以商品餌的很多配方思路,都是以養殖魚為基準;現代養殖科學研究中,對多種人工馴化後的魚種,人工養殖過程中,在餌料中添加不同的油脂,分別觀察養殖魚的生長周期、患病率等多層面進行研究,結論是餌料中油脂率越高,養殖魚的生長越快;

之所以這樣的研究結論,是因為魚的生長,主要是通過脂肪補充,來轉換成動物蛋白,相對於植物蛋白,油脂中富含的動物蛋白,能讓養殖魚的營養轉換,更為高效,所以淡水魚的飼料顆粒,往往都會添加不低於8~10%的動物油脂,這是一個經過科學驗證,既能有效刺激養殖魚快速生長,但是又不至於油脂率太高,導致養殖魚出現脂肪肝這種營養過剩的疾病。

而商品餌的養發過程中,則將這種思路延續下來了,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的優勢,但凡在商品餌的配方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動物油脂或者動物脂肪,如動物內臟、動物油脂,往往在實戰中,都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這其中,也許有著養殖魚回流到野外水域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則是高能量、動物蛋白轉化率高的食物,更吸引魚群搶食,這也是其他類型餌料所不能媲美的優勢。

三、餌料中的油脂,能讓餌料進水的狀態,更合適魚覓食

油的比重比水小,所以油會浮在水中;在商品餌不出,釣魚資源豐富的時候,有一種非常簡單的配方,幾乎可以做到在水域中通殺,就是香油麵餌,製作起來是也很簡單,就是白面加鹽,和成麵團後,用香油醒面,非常像做面劑子一樣,很多釣友認為,這樣的香油麵餌,是因為芝麻油的香氣,能吸引魚群進窩,屬於氣味誘魚,其實氣味誘魚只是一方面,小體積的餌團,在水中雖然霧化很慢,但是也是會霧化的,霧化的小顆粒都被香油包裹,輕浮在水底,很方便進窩魚覓食。

而現在使用的粉狀商品餌,也很好地利用了這個特點,最突出的,就是前兩年流行的小黃面,不管什麼材料製作的小黃面,都會在製作過程中,添加相當比例的油脂,這樣餌團進水之後,霧化的餌料會因為油脂的原因,輕浮在水面,非常方便進窩魚覓食、搶食,在黑坑釣、競技釣中大放異彩,而這兩年新出的商品餌,也依然保持了這種製作工藝。

結束語

自製餌,尤其是自製粉餌,效果不如商品餌,其實除了味型有些偏差,更多的,往往就是餌重中油脂比例不足,可想而知,口感不如商品餌,營養不如商品餌,霧化後因為比重,直接沉入淤泥,不方便魚群覓食,諸多因素組合,且全是缺點,那麼誘聚效果不好,這也就不奇怪了。

相關焦點

  • 名不虛傳的4個羊油餌料,夏季誘釣的效果非常棒!
    如果夏季把羊油添加到低窩料裡的話,是對誘大魚的效果非常棒的。先把羊油練成油脂,撈淨油渣,注意別煉太狠,油渣變黃即可,以免羊油帶焦糊味;鐵炒鍋先加熱,放入粉狀的小片麥麩翻炒到出香味。徐徐加入羊油,不停小火翻炒,待油脂和麥麩充分吸融;但麩子還是粉狀的就可以了,然後剷出冷卻,在把冷卻的羊油麩子塊用手揉碎!
  • 冬天釣魚促開口效果好的輔助餌料
    在冬季釣魚,主要有兩個難點,一是尋找魚窩,二是讓魚開口。冬季時,魚群都不愛活動,常常躲在一個位置很久不挪窩,找到了魚窩所在就成功了一半。如果釣友們憑藉多年釣魚經驗找到了魚窩,魚不開口,則更讓釣魚人惱火。那麼,冬天釣魚時魚口不好怎麼辦?答案是只能通過調整餌料來刺激魚開口。
  • 誘魚秘方:味型餌在餌料中的不同比例
    一款餌料在不同地區,不同水情等等情況下,是不可能一個配方就能通殺的,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改變餌料的味型,狀態等等,這樣的餌料才有效果。我們平常開餌,味型無非幾種,香,腥為主,餌料中的味型,起到刺激、吸引周圍的魚群進窩,好留魚、聚魚的效果,餌料不同的味型,狀態吸引不同的魚,這個也是起魚的關鍵。餌料無非是引魚開口,好起到決定性作用,不管是餌料中香型餌還是腥型餌的比例,再或者說是餌料中蛋白餌的比例,這些都是起魚的關鍵。
  • 釣鯉魚,什麼餌料聚魚味型最好?釣鯉魚,什麼釣魚小藥誘魚最快?
    鯉魚是最常見的淡水魚之一,鯽魚、鰱鱅、鯿魚、草魚和青魚等都屬於鯉科魚類,被釣友們廣泛垂釣。鯉魚比較貪吃,容易上鉤,野生大鯉魚稍微狡猾一些,但是也不是非常難釣。最難釣的魚,是黑坑鯉魚,在黑坑釣到魚不難,釣到很多的鯉魚卻很難,因為黑坑屬於競技釣魚,要想從眾多的釣友中脫穎而出,不但要具備不錯的釣技,還要有較好的餌料配方,基礎餌料和釣魚小藥必須過硬才行。下面,我來說下釣鯉魚味型最好的餌料和誘魚最快的釣魚小藥。
  • 冬季釣魚,餌料如何搭配效果最佳?
    冬季天氣寒冷,選擇餌料時,不能像天熱天那樣隨便。如果不重視餌料的搭配使用,那你就會時時走空。如何在冬季選擇餌料,今天就和各位聊聊怎樣使用,效果最佳。魚兒和人類一樣,遇到天氣變化,胃口也就會變差,也很少吃東西,我們在冬季釣魚,就要想辦法讓魚開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魚類愛吃東西,也就是要用對餌料,才能讓魚上鉤。那麼怎樣選擇餌料,魚兒才能喜歡吃呢?
  • 黑坑中的誘魚之道,不會這些誘魚套路,坐等打龜!
    臺釣是非常注重誘釣一體的釣法,誘釣一體也是臺釣的特點所在。誘釣一體並非只是簡單的不打窩,通過頻繁的拋竿抽窩那麼簡單,或者抽窩只是誘魚技巧之一。誘而釣之,怕是釣魚的精髓所在吧。搜易聊聊臺釣的誘魚之道,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釣魚:熟悉麝香的誘魚機理,巧妙搭配餌料,聚魚不難!
    麝香的的誘魚機理餌料之所以呈現出麝香味,要麼是添加了麝香粉或麝香酒,亦或者是有麝香作為主材料的其他誘魚劑,但無論是哪種形式,麝香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麝香主要源於林科動物馬麝、林麝等,成熟雄體香囊裡的乾燥分泌物,在源頭註定了產量稀少。
  • 提高餌料適口性進而讓魚開口的方法有哪些?
    餌料的氣味和味道不夠好或者較差也會讓魚難以開口,釣魚開餌就和炒菜做飯一樣,飯菜不合口味,魚也不會開口的。水中的營養物質過剩,水體很肥也是魚不愛開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釣魚餌料中添加糖,可以把餌料中的不舒適味道給覆蓋掉,從而讓鯉魚和大鯽魚等喜歡甜食的魚類更好地開口吃餌。釣鯉魚的糖類很多,白糖、紅糖、黑糖和果糖等等,但是果糖的效果是最好的。
  • 麝香餌料裡大有文章,發揮誘魚效果的不一定是「它」!
    麝香在餌料中的應用先說「純正」麝香類餌料,它多數用在水溫低的深秋、冬季,這時的鯽魚、鯉魚活性低、攝食慾望低落,需要外界給予「強刺激」,才能激發它們的進食積極性。比如冬季多用腥味餌料就是這個原因,而麝香同樣有類似的效果,麝香的氣味分子在水體傳播範圍廣、穿透力強,關鍵是它可刺激魚的中樞神經,提高魚的興奮度,從而增強魚耐低溫的能力,這時自然有興趣開口覓食。其中麝香藥酒在冬季應用最為廣泛。問題的核心是,真正的麝香太過稀少,價格昂貴,筆者曾接觸的一位漁具店老闆,花費2萬元才買到一小塊真麝香。
  • 超誘真的那麼神奇嗎?居然被人稱為萬能餌料!看看釣魚高手怎麼說
    超誘這款餌料相信很多釣友都不陌生,每當想到超誘的時候,肯定就能嗅到非常濃鬱的香味,我們一般說的超誘其實是主要由小麥胚芽做成的,也有些會不同比例的摻入麥麩、雪花粉等,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種超誘,也有叫純穀物的,其基礎原料其實都沒有什麼區別,只是添加的輔助不一樣而已,不過相比於其他很多國產餌料
  • 揭秘「超誘」的5大特點,告訴你這才是一款萬能型餌料
    今天小編就來揭秘超誘的5個特點,告訴你這是一款怎麼樣的餌料1、超誘不含任何小藥,有些水域非他不可市面上餌料品牌眾多,除了一些調節狀態的餌料之外(如雪花粉、輕麩)其他餌料多少都會帶有添加劑也就是釣魚人口中的小藥。
  • 黑坑垂釣魚不咬鉤,這三招讓魚輕鬆開口,趕緊試試吧
    釣魚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比較麻煩的事情,讓人最為頭疼的事情那就是水裡有魚,可魚就是不吃鉤子.出現這樣的問題對於一些經驗比較少的釣友,不僅僅是頭疼還會影響垂釣的信心,慢慢的就會不喜歡釣魚了.今天呢我來給釣友們分享幾招應對魚不開口的技巧,掌握這些輕鬆讓魚開口把魚釣好.今天分享的這些內容是針對黑坑垂釣
  • 別上火,用這4招還是能爆護,建議收藏
    小編覺得想要消除這煩惱,除了爆護就別無選擇了。因為氣壓的關係,我們在陸地上呼吸空氣都會覺得比較悶,更別提水中含氧量沒有平時高的魚了。水裡魚星再多也沒有吃餌的欲望,有時候真的恨不能下網。但是作為一個釣魚人,下網這種沒技術含量的事情是不會做的。既然魚不開口我們就要想辦法讓魚開口,畢竟這時候魚只是略感不舒服,並不是快要死了。
  • 在現在這個難上魚的季節裡,從餌料上下功夫,魚兒才能愛吃~
    如果長時間沒魚口,我們應結合"逗釣"法,刺激魚開口。通過筆者長期垂釣和與釣友的交流中得出,鯽魚、鯉魚、鯿魚等耐寒魚類,對白、黃、紅三色最為敏感,這從專業的魚餌廠家開發的餌料色澤上也能看出,大部分餌料都是這三種顏色。冬季,由於水中浮遊生物、小魚、小蝦減少了繁殖和活動,致使水質變清,能見度高,給魚類覓食提供了視覺便利,同時也給餌料發揮色澤作用提供了機會。
  • 反狀態開餌法:浮水顆粒不浸泡,實現「立體」誘釣出全效
    針對浮水顆粒的使用,幾乎全媒體建議的方式都是提前加水,泡製到餌料無硬芯後再用,因為這能保證餌團到底和緩沉——然而,不泡水的浮水顆粒,在釣魚活動中就沒有用武之地嗎?針對滑魚就不能使用「立體誘釣」方式嗎?通過實際使用的介紹和提醒,相信許多釣友就會明白,所有餌料的使用都不是可以限制死的,浮水顆粒和滑魚的誘釣方式也不例外~浮水顆粒「泡水」與否的區別和優勢「浮水顆粒需要泡水15分鐘左右,到無硬芯的狀態再用」,這是最常見的浮水顆粒建議用法,這來自主用其搓餌和需要它緩沉
  • 梅州釣法,餌料窩料誘釣鯪魚教學,它是野釣土鯪魚的最佳釣法
    野釣鯪魚,梅州釣法詳細教學,釣獲「水中戰鬥機」的土鯪魚,本人喜歡野釣土鯪魚,清明節前後時段是作釣土鯪魚的黃金時節,今天從釣位選擇、釣法、裝備、窩料、餌料等方面就如何作釣土鯪魚。因此今天拋磚引玉的教學作釣土鯪魚,如何輕車熟路的野釣操縱號稱「水中戰鬥機」的土鯪魚。
  • 釣魚技巧:開餌原則和上餌手法,讓你的餌料更能誘魚!
    臺釣中講究調漂,也講究餌料搭配。不過話先說在前面,沒有所謂的萬能餌料配方,因為不同地區的魚進食特點不同,不同季節魚的進食情況和喜好也不同,所以在這裡用的好,未必哪裡都好使。甚至同樣一種單餌,相同的地區,在某個水庫效果好,其他水庫就可能效果不好。所以餌料搭配,主要還是要隨機應變。
  • 在餌料中加幾滴這個油,魚兒掙著來吃!
    在餌料中加幾滴這個油,魚兒掙著來吃! 原標題:冬釣魚口太輕怎麼辦?在餌料中加幾滴這個油,魚兒掙著來吃!說起釣魚,不可否認的是,蚯蚓絕對算是萬能魚餌,這可不是瞎吹的!
  • 冬釣鰱鱅的秘密,不是線組也不是餌料,這3點才是核心
    在一個鰱鱅活性不高、覓食慾望不強烈的季節想釣獲它們,自然不能採用常規思路,所以別只想著用夏天那種狂抽頻率、用餌料霧化誘魚的方法。這個假設是誇張了點,但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魚密度越高對選位、裝備、餌料、釣技的要求就越低,反之魚密度越低,可能你選的位置再好、技術再高超都沒用。如果折個中,水裡有魚但不是特別多或者明知道水裡有很多魚但不那麼好釣,那就可以研究一下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