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在出生之後,大多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有吃手的習慣,對這一現象,家長朋友們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家長認為,老輩人都說了:「小孩手上三斤蜜,非得都吃完了才好。所以這應該是沒事的啊!」有的家長則認為,老人的觀念都是舊思想了,不僅不科學,而且吃手還容易使寶寶感染細菌,導致寶寶們出現拉肚子等疾病!其實,寶寶吃手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需要我們做好必要的保護,並且及時給予糾正。
問題一:寶寶吃手的時候應該做好哪些保護?
在寶寶吃手的活動中,首先要保障的就是寶貝的手部衛生。爸爸媽媽們要經常為寶貝洗手,保持小baby的手部乾淨。在保持手部乾淨清潔的同時,也要保障寶貝口部、唇部及其周圍的衛生,保持其清潔乾燥以免發生溼疹。
其次,就是為寶貝提供安全衛生的物品和玩具。寶寶在室內的玩具要經常檢查,不要有配件或飾品鬆動或者脫落的現象,以免小傢伙們將其誤吞入口中造成安全隱患。同時,要為寶寶選擇無毒無鉛的玩具,並經常進行清洗消毒。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寶寶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媽媽們可以為他們戴上小手套,這樣不僅避免了寶寶愛抓傷自己,還能避免孩子咬傷手指,造成感染。
問題二:寶寶吃手的時候還應注意什麼?
媽媽們在寶寶睡醒之後,不要讓他單獨留在床上太久,以免寶寶感到無聊而把手放進嘴裡,進而養成吸吮手指的習慣。
同時如果寶寶已經出現喜歡吸吮手指的傾向,那麼要儘可能及時地把他的手指輕輕從嘴裡拿出來,或者把衣袖拉長遮蓋著手指,並用玩具或其他東西吸引他的注意力。
如果您的寶寶咬手指或者咬指甲現象非常嚴重,並且一直持續,小編則建議家長們儘快諮詢專業的醫生,全面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確定寶寶體內是否缺少相應的微量元素,再為寶寶適量補充。
並且,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平日裡多引導孩子做手工,讓孩子體會到動手帶來的樂趣,改變寶寶一直吃手的習慣。
問題三:不同年齡的寶寶應怎麼糾正吃手問題?
如果您的寶寶處在3-4個月的月齡,家長們可以引領著寶寶,拿著他們的小手去觸摸眼前色彩鮮豔、帶有聲音的各種玩具,慢慢地開發寶寶的視覺、觸覺、聽覺,時間久了,寶寶便會喜歡上這種觸摸感,並且會主動去做。
如果您的寶寶滿半歲了,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著抱著寶寶,鼓勵寶寶主動伸手去夠取玩具,當寶寶小手夠取技能增強了,就會以更大興趣去探索和認識周圍各種新奇的物體和玩具。這樣,寶寶忙起來就顧不上吃手啦。
如果您的寶寶超過1歲,甚至2歲了還對「吃手」情有獨鐘的話,家長就一定要重視了。據調查研究顯示,1歲6個月的寶寶中,有19.2%的寶寶有吃手的習慣;3歲寶寶中,有10%的寶寶仍愛吃手;而3歲6個月的寶寶中,保留吃手習慣的比例下降至7.8%,年齡大的寶寶出現吃手現象很有可能是有對應的疾病。
我們要主動尋找寶寶吃手的原因,是因為家庭關係不夠融洽,或者是因為對寶寶的限制過多,還是因為身體有其他疾病,如果不是疾病導致,則可以用轉移興趣的方法,讓孩子淡化吃手,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最後慢慢改掉壞習慣。
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當您的寶寶在吃手的時候,千萬不要嚴厲呵斥和打罵,不要讓孩子的幼小心靈受挫。當然,也不能假裝看不見,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如果錯過了矯正的最佳時期,很可能會讓吃手成為一種長大後仍然持續的不良習慣。